⑤ 万绳楠:《曹魏政治派别的分野及升降》,《魏晋南北朝史论稿》,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第78-92页。 ⑥ 《三国志》卷十六《仓慈传》。 ⑦ 《三国志》卷二三《常林传》。 ⑧ 万斯同:《魏方镇年表》,收于《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2620页。 ⑨ 《三国志》卷二八《王淩传》。 ⑩ 任命时间根据《三国志》相关传记及万斯同《魏方镇年表》推定。 (11) 《世说新语》“贤媛”篇。 (12) 王淩对邵陵厉公曹芳继嗣的合法性提出质疑,见于吴土鉴:《晋书斠注》卷一《宣帝纪》所引《文选》晋纪总论、干宝《晋纪》,吴兴刘氏嘉业堂刻本,1928年。 (13) 卢建荣:《魏晋之际的变法派及其敌对者》,《食货月刊》第10卷第7期,第276-279页。 (14) 《三国志》卷二六《郭淮传》注引《世语》。 (15) 万斯同不经细查,径采此说,恐讹,参见《魏方镇年表》,收于《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2621页。 (16) 万斯同:《魏方镇年表》,收于《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2621页。 (17) 《三国志》卷四《三少帝纪》。 (18) 《晋书》卷三九《荀顗传》称荀顗进言,“宜速遣使宣德四方,且察外志。”所谓“外志”,即指方镇的政治态度。 (19) 《魏书》卷六四《郭祚传》、《北史》卷四三《郭祚传》,据《北史》及文义定“魏文”后为句号。 (20) 具体时间考订的依据,参见《夫人宜成宣君郭(槐)氏之柩》,辑于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7-8页。 (21) 《三国志》卷二八《诸葛诞传》。 (22) 卢弼:《三国志集解·诸葛诞传》,北京:古籍出版社铅印本,1957年。 (23) 参见唐长孺:《士族的形成和升降》,《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24) 《三国志》卷十四《刘放传》注引《资别传》。 (25) 诸人之言论,参见卢弼《三国志集解·刘放传》征引内容。 (26) 余嘉锡谓其时士风凋零,参见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德行”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6页。 (27) 家诫即诫子侄书,见于《三国志》卷二七《王昶传》。《三国志》卷十四《郭嘉传》裴注及《太平御览》卷六百几十四均引作《王昶家诫》。 (28) 魏晋时期晋阳王氏的骨干人物王昶、王浑、王沈,在这个时期的资料记载都是隐晦不明,参见《三国志》卷二七《王昶传》、《晋书》卷三九《王沈传》、《晋书》卷四二《王浑传》。 (29) 《三国志》卷四《少帝纪》注引《汉晋春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