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施、富说 传说,清初康熙年间,平定台湾的泉州名将施琅(泉人习称施将军,参见《泉州人名录·施琅》)有女,许配同里著名文学家富鸿基(泉人习称富翰林)之子。富、施一文一武,门当户对,但施琅的势焰和勋秩高出富鸿基百倍,而富鸿基虽科甲出身,免不了书生酸气。当亲事行礼,施家踵事增华,富家则一味俭约,两不投机,积下嫌隙。 旧例,女儿出嫁的第三日,女家亲属自其父亲以下及兄弟,应到男家会亲(俗称"探房"、"探红")。施将军预先派人去问富翰林,要行"官礼"或行"民礼"?富翰林不悦,以为施将军有意以官大压他,丢他的脸儿,然却故意约以"官礼"。 即日,施将军身穿黄马褂、绣花袍,头戴红顶、插双眼翎,率领按品级着公服的子弟,前呼后拥,依长幼次序,前来富府"探房"。到了富宅,却象没有喜事一样平常,甚至厅堂也没铺设,最奇的是天井和厅中都涂上溷泥。施将军一行站在天井中,朝靴底下俱着了溷泥,着实恼怒。 一会儿,富翰林穿着一套半新不旧的公服出来迎接。施将军一见富翰林,便双膝跪落,叩头不迭。同行的子弟们也和他一样跪下,簇新的朝服都弄脏了。 富翰林如此恶作剧,真出乎施将军意外!原来富翰林曾经七日"权君",代皇帝视朝理政。"权君"时,皇帝赐他一个"铁鼻",这"铁鼻"是代表皇帝的标记。凡任过朝臣者,见"铁鼻"便该跪下恭请圣安。施将军起初依仗自己有钦赐的黄马褂,行礼时落得占许多便宜,才定下要行官礼,没想到富翰林有这宝贝,反吃了大亏,弄得浑身泥土,败兴而归。 "探房"回来后,施将军满腹怒气,无处发泄,报复的手段,最直接的就是武力解决。那时施将军的府第在凤池境(考:施琅旧第,后为通源境,恰与凤池交界,谅是后来境界稍有变更)。于是就境内呼召子弟兵,向富翰林那边进攻。富鸿基的府第在奉圣境,也就境内呼召子弟兵抵御。 自从这回冲突后,"东西佛"的名词便由此成立,以凤池为东佛,奉圣为西佛。 (三)郑成功说 郑成功(参见《泉州人名录·郑成功》)反清,各地响应,清廷加以镇压,实行分化,遂成两派。 (四)天地会说 天地会(亦称哥老会、三点会)不同盟帮,被封建势力利用而分化。 3划分 "东西佛"的"佛",指田都元帅,又称三相公。《泉州府志·卷16》:"田帅祠在南安县北坑口长寿福地,祀唐·镇帅田某。《闽书抄》:'神名失传,钱塘人,统兵剿寇于武荣(南安)桃林(今属永春县地)间,因镇抚其地。卒葬罗溪山,甚著灵响,民藉其庇,立庙祀之,后赐庙额昭惠。'"泉州府各县,塑像分灵甚多。 泉州城内,连附郭计分为三十六铺,每铺又分为若干境。境的多寡,大约以铺的面积大小为分划。有的一铺两、三境,有的一铺四、五境不等。如集贤铺,分为桂坛、大泉涧两境。又如衮锈铺,分为通源、通天、广灵、圣公、忠义五境。(参见《泉州铺境》) 东、西分化,初时"亦祗就地势分尔"(陈步蟾《策》),东以凤池为代表,西以奉圣为代表。当东隅凤池与西隅奉圣两境首先冲突时,自然各有他们平时感情好的其他境份参入。由于"东凤池"、"西奉圣"均奉祀田都元帅,因而拥护奉圣的,称西佛;拥护凤池的,称东佛。 东西佛的区分,不是以铺做单位,是以境做单位的。后来纠众闹事,东西佛境份位置出现相互交错,其划分不以方位为标准,仍以感情联络为界限。如同属集贤铺,桂坛境为西佛,大泉涧境为东佛。又如同属衮锈铺,通源、通天、圣公、忠义四境为东佛,广灵境为西佛。所谓东佛,不一定在东方;所谓西佛,也不一定在西方。 实际上,历史上泉州几次大械斗都与田都元帅有关。清·嘉庆五年(1800年),桃源宫(祀田都元帅)上梁,西佛奉圣往贺,与东佛丰乐乡发生纠纷。同治三年(1864年)五月,东佛"五伦"抬田都元帅往坑口取火,途经奉圣发生纠纷。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南安王爷往东岳(参见《泉州寺庙·东岳宫》)取火,奉圣抬田都元帅接香,龙会等抢佛,发生纠纷。民国期间,亭店三凤乡田都元帅取火,造成黄甲街与丰乐乡械斗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