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神明与祖先:台骀信仰与明清以来汾河流域的宗族建构(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 张俊峰 参加讨论

该诗作以考据学家的眼光、文学家的笔调,道出了台骀先于夏禹治水的首创之功和对山西开发的特殊贡献,再次确认并弘扬了台骀作为汾神和三晋保护神的角色定位。学者朱彝尊的这一观点,在其身后广为传颂,并与之前的各种文本一起形塑了台骀的形象,成为后世讲述台骀由来的重要依据。乾隆二十年(1755)春,曲沃县令张坊重修台骀庙,“适逢上清查古昔圣贤祠墓,遂稽古核实以报。且传集一乡父老,肃容而告之。教民塑沈姒蓐黄四侯,以配神享。刻朱竹垞先生诗章,以润泽古迹”。(24)至今,在曲沃台骀庙内仍完整保存着刻有朱彝尊诗词的碑刻。
    另一位对确定台骀身份产生影响的是晚清著名学者山西五台人徐继畲的《修建雷鸣寺记》。徐氏在此文中直言“台骀于太原汾神,理地星宿,宜崇庙,貌水官,属有明禋闻之”。接着又说在宁武管涔山“旧有石洞以祀台骀之神,今于道光六年新建下殿三间,上有楼阁一间,俱奉台骀神像,鸠工口焕,斗然一新。又以石束汾源,使从龙口涌出,喷薄一溪,灌注千里,三晋第一胜境焉”。最后回溯了台骀的身世,“台骀汾神,为金天之裔,玄冥之子,封神于颛顼之世,守祀以沈姒之宗。其立庙血食于汾水之源,当必有昭显应而默佑,佑此一方者”。(25)显然,还是一以贯之地将台骀视作汾河水神和地方保护神来对待。
    文本之外,是汾河上下游各地至今仍口耳相传的有关台骀治水的传说故事。这些传说故事与上述文本交相辉映,将台骀的角色和功能以更加生动的形式呈现出来,形成了汾河流域独特的民众记忆。位于汾河上游的宁武县定河村台骀庙周边,就有台骀治水并在当地娶妻的传说。相传上古台骀治水时,从天上摘来三颗星宿,垒成“品”字状,置于象顶之上作为镇压汾魔的镇魔石,并以此处作为点将台,调兵遣将。后世这里便成为宁武八景之一的“支锅奇石”。还有传说称台骀死后葬于定河村旁,与定河村隔河相望的是阳方村。因为台骀治水时娶了阳方村民女为妻,便留下“定河爷爷、阳方奶奶”这一乡谚。至今定河村台骀庙内仍供有台骀夫妇的塑像,定河、阳方二村因此而结为神亲,相互认同,关系亲密。
    位于汾河中游的太原,则有彰显台骀治水功劳的“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传说及端午节祭台骀的习俗。相传台骀为治洪水,南北奔波。他率领民众疏导汾水和洮水时,奋战在灵石山头,白天挖山一丈,夜间山石就又长高一丈,次日还得从头挖起。消息传到晋阳湖边,晋阳百姓为犒劳挖山民众,就用湖旁的苇叶包上糯米和红枣,放在湖中的竹筏上顺流而下送给乡亲们吃。挖山民众吃到远来的粽子,备受鼓舞,终于打开灵石口,将汾水导入黄河,空出了晋阳湖。此即是“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这个在山西广泛流传的民间传说之由来。同时,这也是太原地区五月初五祭祀台骀神以及包粽子的由来。太原地区流传的这一说法,与以往人们将治理洪水功劳归于大禹,以及将五月初五包粽子作为祭祀爱国诗人屈原的说法是不同的,显示了区域社会独特的民众记忆。
    不仅如此,太原还有湖泽因台骀而得名。嘉靖《太原县志》载:“台骀泽,一名晋泽,县南十里,晋水下流汇为泽,泽广二十里,今为汾水所没,尽为民田。其旁有昌宁公庙,即台骀神也。”从历史文献来看,太原的台骀泽在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中已有记载:“初,太祖皇帝命引汾水浸其城,水自城门入,而有积草自城中飘出塞之。是时,王师顿兵甘草地中,会岁暑雨,军士多疾,乃班师。王师已去,继元决城下水注之台骀泽,水已落而城多摧圮。”足见,至迟在宋太祖赵匡胤攻打晋阳城时,当地已有“台骀泽”这一名称。
    位于汾河下游的侯马西台神村,民间流传有神仙台骀受命于玉帝,驱赶神牛,下凡治理汾河的传说。不过,其治水事迹与太原民间流传的“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的说法有相似之处,只是改变了具体地点而已,故事主题仍是在强调台骀治理洪水的功绩。(26)与宁武定河村台骀娶当地女子为妻的传说类似,在侯马西台神村同样有台骀娶当地东台神村黄姓女子为妻的故事。每年农历十月十五,台骀庙周围的六个村庄还要共同举办盛大的台骀庙会,并建有台神村、褚村、北平望、南平望、下平望、东高村六村构成的村社祭祀组织。(27)
    鉴于台骀在汾河流域的上述事迹和文化传统,历代朝廷对台骀多有加封褒奖。文献中最为常见的是:“唐有令狐楚《谢雨文》之碑。晋有昌宁公之封。宋有灵感玄应公之赠、宣济广惠之额。今则灵威素著定河之称。”(28)综上所述,无论是历代文本还是民间传说中,对于台骀的主流记载均是将其作为汾河水神乃至三晋地域保护神来加以奉祀和崇敬。这就构成了有关台骀形象的支配性话语和民众耳熟能详的口头记忆,在很长时间内流传并一直延续下来。台骀形象开始出现新的变化,发生在明代中晚期以来宗族庶民化过程的不断加剧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