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唐代宗法观念与传承制度(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 陈戍国 参加讨论

又按:向达先生著《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注:三联书店1957年版。),他提到陈寅恪先生的论文《李唐氏族之推测》(注:后来收入《金明馆丛稿二编》。收入此书的同类文章还有《三论李唐氏族问题》,下引此文不另注。),还提到女师大学术季刊第一卷第四期刘盼遂先生的《李唐为蕃姓考》一文。刘盼遂先生断定李唐为蕃姓,寅恪先生作推测之论。向达先生说:“李唐氏族,据最近各家考证,出于蕃姓,似有可信。”此亦疑似之言,未作定论。
    吾人请先就上引寅恪先生诸论言之。所谓“宇文泰当日融冶关陇胡汉民族之有武力才智者”(“胡汉六镇关陇集团”)一说,其中有胡有汉,并未指明李唐之为胡抑为汉。所谓“八大柱国家”,可以断定其中有汉,但无法断定李唐之先李虎非汉。“非赵郡李氏之破落户,即赵郡李氏之假冒牌”云云,分明亦在两可之间。
    寅恪先生的《李唐氏族之推测》一文,引言之下为“李唐自称西凉后裔之可疑”一节,谓“李唐自称为西凉李暠后裔,然详检载记,颇多反对之证据”。于是寅恪先生“择其最强有力,及足以解人颐者各一事”,表示对李唐自称为西凉后裔的质疑。其为“反对证据而又可以解人颐者”引自唐释彦宗《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下》载法琳对太宗之言,如下:
    窃以拓跋元魏,北代神君。达阇(寅恪先生注:即大野)达系,阴山贵种。经云以金易输石,以绢易缕褐,如舍宝女与婢交通,陛下即其人也。弃北代而认陇西,陛下即其事也。
    寅恪先生云:“此条女师大学术季刊第一卷第四期刘盼遂先生《李唐为蕃姓考》所引较详”。可见刘先生亦以法琳之言为论证李唐出于蕃姓的重要根据。惟细读此段文字,吾人不能无疑。试问李世民又何尝不“尚阀阅”呢?如果他真是北代贵种之后,又何必一再指示撰《氏族志》者重新排定贵族门第呢?法琳谓李唐先祖为北代胡人,并未揭示任何根据。早有汉人谓佛为外国之神,认为非天子诸华所应祀奉,当年后赵石虎因为出身胡人,对汉人此论颇不满,所以说“佛是戎神,正所应奉”。(注:《高僧传》卷第九《竺佛图澄传》。)倘若李唐皇帝亦出身胡族,岂不正该奉佛,怎么能贬佛扬道呢?联系唐初傅奕、李世民为代表的一派与法琳为代表的另一派为夷夏佛道争先后的大辩论,法琳讽谕李世民承认出生胡族的用意就很明白了。先肯定北代胡姓为贵种,而后婉劝李世民对此贵种表示认同,其崇佛自在其后,如此而已。其实,“弃北代而认陇西”,正是李世民实事求是的表现。诗人李贺自称“陇西长吉摧颓客”(注:《全唐诗》卷三九一《酒罢张大彻索赠诗》。),正是因为他不忘自己是李唐皇族后裔。即以所谓“达阇(即大野)达系”而言,李唐先世李虎曾获姓大野氏之赐,而寅恪先生《李唐氏族之推测》一文论“李唐先世与大野部之关系”一节云:“不同汉姓之人,亦赐以同一之大野氏矣。”是又安知李唐先世非汉姓之人耶?
    寅恪先生认为“李唐自称为西凉后裔之反对证据中”“最强有力者”,是《魏书》卷十八《广阳王深传》论六镇疏(注:《北史》卷十六《太武五王传·广阳王深传》文字相同。),疏文云:
    昔皇始以移防为重,盛简亲贤,拥麾作镇,配以高门子弟,以死防遏,不但不废仕宦,至乃偏得复除。当时人物,忻慕为之。及太和在历,仆射李冲当官任事,凉州土人悉免厮役,丰沛旧门仍防边戍。自非得罪当世,莫肯与之为伍。征镇驱使,但为虞候白直,一生推迁不过军主。然其往世房分,留居京者得上品通官,在镇者便为清途所隔,或投彼有北,以御魑魅,多复逃胡乡。……
    因为《旧唐书·高祖本纪》记载李熙“为金门镇将,领豪杰镇武川,因家焉”,而据李唐宗室世系可推知李熙与李冲为共曾祖兄弟,所以寅恪先生得出他的结论说:“当太和之世,六镇边戍乃‘莫肯与之为伍’之人。李熙一族,留家武川(注:按,寅恪先生《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又云:“李唐先世本为汉族,……其后并无移镇及家于武川之事。”是大学者亦有行文前后牴牾者,偶失检耳。),则非‘凉州土人’,而为‘丰沛旧门’可知。是李冲即陇西李氏,不认之为同宗,自无疑义。”
    我们对上引《魏书·广阳王深传》的理解与寅恪先生的说法多有不同。历史地理的变迁告诉我们:李暠创建的西凉,公元四二○年为北凉所灭;公元四三九年,后魏灭北凉;《魏书》之凉州正包括李暠之西凉在内(注:《通典》卷一百七十四(州郡四),《魏书·地形志下》,谭其骧先生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四册(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李沖当官任事”则“凉州土人悉免厮役”,难道不正好证明李沖利用职权关照自己的本家老乡吗?此其一。“莫肯与之为伍”云云,不过证明遭遇时运不同,地位高下有别,可能含有“不认之为同宗”的意思,但毕竟不大好说“莫肯与之为伍”就等于“不认之为同宗”。成语“羞与哙伍”大概不等于“羞与哙为同宗”吗。此其二。既然说是“往世房分”,那不就意味着“留居京者”与“在镇者”房虽分而本同宗吗?此其三也。我们认为上引《魏书·广阳王深传》正好是李唐皇族为西凉后裔的强有力的证据之一。寅恪先生英灵有知,该不会河汉斯言吧。
    又按,《旧唐书·高祖本纪》:“其先陇西狄道人,凉武昭王暠七代孙也。”《新唐书》本纪、宗室世系表说同。《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武昭王讳暠,字玄盛,……姓李氏,汉前将军广之十六世孙也。”又云:李广曾祖战死于狄道,其子奔丧,“遂家焉”。我们认为:李唐人以道家祖师李耳为先祖,实有因缘攀附之嫌,难以置信;但他们撰《晋书》(此书旧题唐太宗“御撰”)谓其先为凉武昭王,上推以李广为先祖,历历可考,应无攀附之嫌。唐初至西凉武昭王李暠在世,不过两百年,不算太长,设若曾祖说他的曾祖的事,爷爷传达他从爷爷那里听说的爷爷的爷爷的事,亲口亲耳,关于家族出身的传闻不至于偏离史实太远,其他方面的情形亦应大多可信。试问有谁能考证李广及其先祖为夷狄之人呢?李唐皇族先祖既为华族,则李唐皇族亦必为华族可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