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初官制看李世民夺位的基本条件(3)
二 武德时期,在地方上李世民经过长期培植,也形成了很大的势力。武德四年,李世民平定王世充后,唐朝在洛阳设置了陕东道大行台,(注:《元和郡县图志》卷5河南道一,《旧唐书》卷38《地理志一》。)以李世民为行台省尚书令。陕东行台省的设官仿中央尚书省,有尚书令、仆射、左右丞、诸部尚书、郎中、诸监、主事等。官员的品秩“同于京省官员”,只是员数略少。其它行台省官员品秩“各降京师一等,员数又减焉”。 (注:《通鉴》卷189。)行台省尚书令被赋予很大的权力,对辖区内之事,无所不管。主要是:一、拥有统兵征伐权。二、拥有选拔任命官员的人事权。三、拥有司法与专杀之权。四、拥有财权。五、拥有监察权。(注:参见拙著《论隋唐时期的行台省》,《魏晋南北朝隋唐史》1993年第7期。)陕东行台省管辖区域非常广大, 当时规定:“其蒲州、河北诸府兵并受节度。”胡注:“复以河东郡为蒲州。河北,谓大河以北,黎、相之地。诸府,诸总管府。”(注:《通鉴》卷185。)唐初,“凡边要之州,皆置总管府,以统数州之兵。” (注: 《通鉴》卷185。)李世民在这一广大地区进行了多年的苦心经营,《旧唐书·房玄龄传》载:“贼寇每平,众人竞求珍玩,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谋臣猛将,皆与之潜相申结,各尽其死力。”当时房玄龄任陕东道行台考功郎中,他的行动也是李世民的意愿。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有时甚至不惜得罪高祖及其妃嫔。史载:“时太宗为陕东道行台,诏于管内得专处分。”(注:《旧唐书》卷64《隐太子建成传》。)“贵妃等私从世民求宝货及为亲属求官,世民曰:‘宝货皆已籍奏、官当授贤才有功者。’皆不许, 由是益怨。”(注:《通鉴》卷190。 )唐高祖报怨说:“我诏敕不行, 尔之教命州县即受!”还曾对裴寂说:“此儿典兵既久,在外专制,为读书汉所教,非复我昔日子也。”(注:《旧唐书》卷64《隐太子建成传》。)秦府集团中的许多重要人物,都是在平定王世充前后这一时期网罗的,如程知节、秦叔宝、杜淹、刘师立、李君羡、田留安等。陕东行台省的重要职任大都由其心腹人物充任,如屈突通为行台右仆射,温大雅为行台工部尚书,殷开山为行台兵部尚书,皇甫无逸、史万宝前后任行台民部尚书,于志宁检校行台左丞并知膳部郎中,房玄龄兼行台考功郎中,杜如晦为行台司勋郎中等。李世民多留居长安,陕东行台省事务由屈突通主持。由于屈突通忠于李世民,引起李建成不满,一度被召回长安,“隐太子之诛也”,复“驰镇洛阳”。(注:《旧唐书》卷59《屈突通传》。) 益州行台省的尚书令也由李世民充任。武德三年四月颁布的《秦王益州道行台制》说:“蜀郡沃野,田惟井络,控取邛笮,临制巴渝;求瘼宣风。朝寄尤重,总司岳牧,是属懿亲。”(注:《唐大诏令集》卷35。)可见这个行台省非常重要,直接控御巴蜀地区,必须由皇室至亲出任尚书令,所以当时高祖又选择了李世民。益州行台省管辖益、利、会、泾、鄜、遂六总管所属的数十州广大地区。胡三省说:“是时,益州行台所统,起蜀,跨陇而东北。”(注:《通鉴》卷188 武德三年四月条注。)所辖区域跨今川陕甘三省,在京城长安北、西、南三方面划了一个半圆形,所以它也担负保障京师安全、防御突厥的责任。李世民因为经常领兵征讨,平时也多留居长安,益州行台省由行台左仆射窦轨实际负责,并“许以便宜从事”之权。(注:《旧唐书》卷61《窦威传附窦轨传》。)《新唐书·袁朗传》把窦轨划入太子东宫集团,是错误的。益州行台省实际仍是李世民的势力范围。《新唐书》之所以把他划入李建成集团,是因其在武德元年一度担任过太子詹事之职,这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如果说曾在哪里任职就属哪个集团的话,那么,窦轨任职于东宫只是很短一个时期(不到一年),而长期(从武德三年至九年)却在李世民任尚书令的益州行台省任职,就更应该属秦王集团了。笔者认为重要的应该看本人的行为和倾向。窦轨早年跟从李世民经略关中攻下长安,武德四年平定王世充时,窦轨率益州行台军队在李世民指挥下参战,建立了比较密切的关系。据《旧唐书·韦云起传》载:“隐太子之死也,敕遣轨息驰驿诣益州报轨,轨乃疑云起弟庆俭、堂弟庆嗣及亲族并事东宫,虑其闻状或将为变,先设备而后告之。云起果不信,问曰:‘诏书何在?’轨曰:‘公,建成党也,今不奉诏,同反明矣。遂执杀之。’”韦云起当时为益州行台兵部尚书。这段史料很能说明窦轨到底属于哪个集团。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被立太子,“自今军国庶事,无大小悉委太子处决。”(注:以上均见《通鉴》卷191。 )唐高祖此时已被软禁,授予窦轨的这道诏书实乃出自李世民之意。李世民在政变成功后,马上向窦轨通报情况,可见二人关系之密切程度,同时也有让他做好防变准备之意。 李世民在地方的势力并不仅此,他还兼任凉州总管,“使持节凉、甘、瓜、鄯、肃、会、兰、河、廓九州诸军事。”(注:《唐大诏令集》卷35“秦王兼凉州总管制”。)即李轨原所据之地。从武德元年至九年六月,李世民一直充任雍州牧之职。雍州是京畿地区,开元时改为京兆府。李世民充任京畿雍州地区的行政长官,对他培植私人势力乃至在后来的政变中都起了不小的作用。据《旧唐书·高士廉传》载,武德五年,其任雍州治中,“时太宗为雍州牧,以士廉是文德皇后(即李世民之妻长孙氏)之舅,素有才望,甚亲敬之。乃将诛隐太子,士廉与其甥长孙无忌并预密谋。六月四日,士廉率吏卒释系囚,授以兵甲,驰至芳林门,备与太宗合势。” 与李世民在地方上的强大势力相比,李建成、李元吉集团的力量则要弱小得多。李元吉虽曾一度担任过襄州道行台省尚书令,(注:《新唐书》卷79《巢王元吉传》。)然在武德七年就废去了这个行台省。(注:《元和郡县图志》卷21《山南道二》,《旧唐书》卷39《地理志二》所载亦同。)从这年至武德九年李世民夺得太子止,全国尚存的只有李世民任行台尚书令的陕东道与益州两个行台省。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