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注经、着论与修史:玄学着述体制与魏晋学术转型(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国学学刊》 刘宁 参加讨论

如前所述,《韩非子》对正名逻辑的运用,主要是从矛盾的辨析入手,而韩非之文的犀利老辣,正来自他对“名”与“名”之间,不可两存的尖锐对立的揭示。魏晋时期的“论”体文,在辨析群言时,就接续了韩非之文的“别异”,而辨析更趋精微,论证更爲恢宏。
    王弼、郭象的经典注释,在回避辨析异说这一内容的同时,也淡化了“别异”的思路,而更注重“会通”。这裹所谓的“会通”,有经学和玄学两层含义。从经学上讲,东汉经学追求博通兼采,打破家法门户之见,郑玄遍注群经、兼采古今,其对前人经说,正体现出一种“会通”的态度。在这种“会通”态度下产生的经典注释,就比较淡化“攻驳异说”的内容,以直接的取舍成说爲其特点。王弼、郭象的经典注释,其形式与东汉经学之“会通”性的注释传统,十分接近。从经学渊源上讲,王弼与东汉古文经学有直接的渊源关系,其《周易注》、《老子注》也具有鲜明的“会通”成说的特色。
    从玄理探讨的角度看,王、郭的经注,与阮、嵇之“论”体文相比,更好地体现了玄理在体用层面上的贯通性,这是“会通”在玄学意义上的体现。在经典注释中,注释者要全面回应经典以及注释传统所呈现的疑难,这在哲学意义上,正是一个本末体用如何通贯的问题。要实现这个通贯与会通,“名理”的辨析与推求,固然有所助益,但在根本上还有赖于玄理的体悟与发明。因此,在玄理的层面,倘若对体用关系有深入的会通,名理的辨析就会相对淡化。这也是王、郭经注,不采“论辩”入注的原因。
    在玄学史上,王弼、郭象的玄理思考,都体现了贯通体用的深刻追求,余敦康先生在分析魏晋玄学之发展阶段时说:“玄学思潮的演变……有一条清晰的发展綫索。如果说王弼的贵无论的玄学体系致力于结合本体与现象、自然与名教,代表了玄学思潮的正题,那麽阮籍、嵇康的自然论以及裴頠的崇有论则是作爲反题而出现的。阮籍、嵇康强调本体、崇尚自然,裴頠则相反,强调现象,重视名教,他们从不同的侧面破坏了王弼的贵无论的玄学体系,促使它解体,但却围绕着本体与现象、自然与名教这个核心进行了新的探索,在深度和广度方面极大地丰富了玄学思想。郭象的独化论是玄学思潮的合题……在更高的水平上把本体与现象、自然与名教结合在一起。”(26)可见,在玄学史上,对本体与现象、自然与名教的关系,王弼与郭象都致力于结合与通贯,而阮籍、嵇康所追求的“越名教而任自然”,则突出了两者的矛盾。追求统一的王、郭,运用经典注释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而突出矛盾的阮、嵇,倾力于“论”体之文,而在经典注释上殊少建树,这正透露出注经与着论,在思想表达上的显着差异。
    当然,魏晋时期,王、郭之外,还有很多士人,从事经典注释,例如何晏《论语集解》等,这些经典注释也并未在玄理表达上有突出建树;另一方面,王弼的玄理思考,也通过着论的形式来表达。但是,从总的情况来看,经典注释,爲王、郭贯通体用、结合名教与自然的玄学思考,提供了最好的思想表达形式,而其时蔚爲大宗的“论”体文,则不能承担这样一种独特的思想追求。
    魏晋以下,经典注释在中国的思想表达传统中,一直扮演着极爲重要的角色,朱熹之《四书集注》成爲理学经典而被悬爲楷式。从玄学时代经典注释与论文的分殊,可以看出,注释经典爲思想者深入解决体用矛盾的努力,提供了一个最充分的表达形式。在中国哲学中,体用关系作爲一个核心问题,其所涉及的内容,包罗丰富,并不能简单地化约爲本体论、宇宙论、认识论、人生观等课题,只有在经典注释中,思想者才能尽可能全面地回答体用结合所可能碰到的问题,从而做出深度的思想建树。
    二、注经、着论与修史:体式选择与学术转型
    王弼、郭象之精于注经,嵇康、阮籍之偏长着论,这不仅折射出彼此才性好尚的差异,也反映了各自学术格局的不同。在魏晋学术转型背景下观察这一差异,其间有很多耐人寻味之处。
    王弼等人的着述,多有散佚,《汉晋学术编年》结合传世目录,总结各人之着述如下(27):
    从中可见,王、郭二人倾力于注经而极少史学撰作,其中所提到的郭象《述征记》类似史着,但今本《隋志》所记《述征记》爲郭缘生撰,《编年》疑误。
    嵇、阮着述之体类则与此颇爲不同:
    从中可见,嵇、阮多有与史学相关之撰述,如嵇康《圣贤高士传赞》,阮籍《宜阳记》、《秦记》等。高贵乡公二年,司马昭辅政,以阮籍爲侍中,典着作,与王沈、荀顗等人共撰《魏书》。(28)这一任命,也是阮籍具有史才的反映。
    王、郭与嵇、阮,对史学撰述的不同态度,是一个透视彼此学术格局差异的重要角度。魏晋学术格局,相对于两汉发生了显着的变化,而经史关系的转变,则是关键所在。魏晋史着繁盛,目录学上出现了“史部独立”的现象。反映在士人之着述格局上,则是从汉代的经、史不能兼擅,转向经、史并重情形的大量出现。
    汉代士人的着述涉及多种类型,但如果用魏晋以後目录学经史分部的标准来观察,会发现其中经史并重的情形比较少见。西汉之经学家,极少史学着述,而史家如司马迁,也没有经学方面的撰作。西汉末年的刘向、扬雄等人,格局稍见拓展,但东汉以後,在经学着述繁盛的格局中,经、史之间的分立,又突出出来。东汉大量的经学家,其着述于经学卷帙衆多,于史学,或全无涉猎,或仅一、二短制厕身其间。其中专力经学,而于史学几无涉猎的经学家,最有代表性的,有郑衆、贾逵、郑玄、何休等人,据传世文献,可知其着述目录如下:
    东汉士人,其着述以经学爲主,仅稍稍涉及史着的,则有马融、服虔等人:
    这类作者之史着,如马融《列女传注》、服虔《汉书音训》、许慎《史记注》都是训诂注释之作,与其经学着述形式,颇多接近,独立性并不明显。
    东汉留意史学着述者不多,班固、应劭、胡广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他们在史学撰述上成就卓着,而像应劭、胡广等人,经学方面几无任何涉猎:
    当然,东汉士人偏长于经、史之一端的着述格局,并未消失,东晋时也有像范宁这样专精经学,像习凿齿这样偏长史学的例子,其着述如下:
    在经、史偏重一端的着述格局被延续的同时,东晋有大量士人表现出经、史并重的着述取向,这就是魏晋学术转型的重要体现。处于东汉与东晋之间的三国西晋,则是这个转型的过度阶段。汉末以来,士人的史学着述热情,就开始增长,王粲《汉末英雄记》十卷、曹丕《列异传》、曹植《列女传颂》一卷、《画赞传》五卷等都是士人作史热情的体现。着述能综括经、史的情形也逐渐增多,西晋学术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学人皇甫谧,其着述括囊经、史,博涉子、集,其格局已完全不是经、史偏擅的规模:
    汉末三国时期,是一个新旧交织,错综复杂的时代。东汉那种专力经学,对史学绝少涉足的着述格局,在当时仍很多见:
    以上多爲当时有代表性的经学家,专力于经学着述;与此同时,史学撰述越来越多地吸引士人的兴趣,不少人的着述出现综括经史的现象:
    在魏晋学术经史关系演变的大背景下,不难看到,王弼、郭象专力经学而不涉及史学的着述结构,比较接近东汉经学家的传统格局。在三国时期,这一格局被一些与东汉经学有密切渊源关系的经学家所继承。对史学着述表现出兴趣的士人,往往与东汉经学学术传统较爲疏离。王弼与荆州经学的阙系,正体现出与东汉经学传统的密切联系。与之形成对照的是何晏,何晏着述兼综经、史,其格局与王弼颇爲不同,较爲疏离东汉经学传统。比较而言,何晏之格局,更切合魏晋後的学术新变,但其玄学造诣却未如格局更爲传统的王弼那样深厚。身处西晋的郭象,在经史兼擅之新格局更爲流行的时代环境裹,仍然独重经学而无留意于史学,而同样是在传统的格局下,郭象的经典注释,对玄理做了深入的发明。偏长于着论的嵇康、阮籍等人,显然与魏晋以後经史并重的新格局更爲接近,他们对玄理的阐发,体现出与王弼、郭象颇爲不同的面貌。
    经学与史学在魏晋时期交织出的复杂关系,深刻地影响了士人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王弼、郭象专意经学,与嵇、阮等人经、史兼综,对“史”的回避与融摄,与其玄理思考的联系,无疑是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