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世纪之交的孔子与儒学研究(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人民日报》 张岂之 参加讨论

21世纪,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尤其是孔子与儒学的研究必然有更加丰富的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预计将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较大的努力:
    加强儒家经学的研究。经学是儒学演变最重要的载体。《诗》、《书》、《礼》、《易》、《春秋》,既是孔子思想得以产生的源泉,又是孔子发挥其儒学思想的材料。孔子对于这些古代文献,都做过整理、删削、订正的工作,并且贯注着自己的思想认识和理想。他的这种对待历史文献的态度和方法,对儒家学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形成了儒学特殊的经学诠释方法。儒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对经书解释的发展。所谓经书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到宋代有了《十三经》。经书被用以箝制人们的思想,是有历史负面影响的。但是,经书类似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举凡历史、文化、思想、制度等等无一不包含其中,因此,对于经书的科学研究,实际上是对中国古代文化从总体上进行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最近20年来,虽然儒家经学著作的整理与研究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仍然不足以揭示经学演变的具体面貌。
    加强儒家与其他思想学派相互关系的研究。80年代以来,有的学人不赞成将中国思想文化的所谓“主干”归结为儒学,认为道家思想才是“主干”,并由此展开一场学术争论。许多学人有这样的共识:不能说儒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主干,也不好说道家思想是主干。中国思想文化是百家之学的总汇,有许多学派,他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有贡献。其中儒、道思想的融合表现得十分明显。从中国思想史的演变来看,有各个学派之间的论争,但更加重要的是它们相互间的融合,在融合的过程中产生新的思想体系。在战国时期,它们就有融合。后来,魏晋玄学则是儒、道、释三者相融合的一次重要尝试,再后宋明新儒学更是这三种思想相融合而又具中国儒家思想特色的思想体系。儒学与其他文化现象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注意新材料的运用。儒学研究不能轻视地下材料的发掘与运用。例如帛书《周易》的解读,以及郭店楚简的研究,对于推动易学史的研究、探讨先秦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关系以及道家和儒家的思想来源及其演变,提供了可靠的材料。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必将形成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完整的、丰富与翔实的思想文化史。
    注意传统文化精华的改造与吸取,同时对其缺陷进行深入分析,加以摒弃。有的学人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有两个最大的缺点:缺乏实证科学和民主传统。此外还有在长期农业经济和专制主义下形成的“国民积习”乃至“封建迷信”,以庸俗价值观为核心的“处世之术”等。如果对这些陈腐的东西批评不彻底,它们仍将是现代化的严重阻碍。
    长期研究实践证明,对中国思想学说的研究应重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加强理论的研究。任何历史研究都不可能仅仅是描述,它需要进一步加以理论概括,加以剖析和评价。儒学作为历史上具有丰富理论思维的思想体系,尤其需要探讨它的理论思维的历史价值和现代价值,从而为今天民族的、科学的理论思维的创造和发展作出贡献,这是历史学家和哲学家的重要任务之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