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谭嗣同和严复设计的理想社会模式,在旗号、层次、思想资源、理论基础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 (一)都是从救国出发、以进化思想为指导而设计理想社会蓝图的。 谭嗣同是在“日新”思想的指导下追求理想目标的,而他提倡“日新”的出发点是为了救亡图存。他说:“欧、美二洲,以好新而兴。”“亚、非、澳三洲,以好古而亡”。“中国动辄援古制,死亡之在眉睫,犹棲心于榛狉未化之世,若于今熟视无睹者也”(注:谭嗣同:《仁学》,《谭嗣同全集》下册,第370、367、334、335、319页。)。所以他提出的理想社会是向前看的,不是回复到远古未开化之世。 严复是从西学救亡、后胜于今的思想出发追求理想目标的。他认为“以西学为要图,通知外国事”,既是“救亡之道”,也是“自强之谋”;“即吾圣人之精意微言,亦必既通西学之后,以归求反观,而后有以窥其精微,而服其为不可易也。”(注:严复:《救亡决论》,《严复集》第1册,第49、50、46、43页。)这里所说的“精微”,自然包括大同之学等等。他还强调“吾党生于今日,所可知者,世道必进,后胜于今而已。至极盛之秋,当见何象,千世之后,有能言者,犹旦暮遇之也。”(注:严复:译《天演论》按语,《严复集》第5册,第1360页。)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严复提出的理想社会也是向前看的,他对人们向往的“唐虞三代”提出置疑,认为“三代唐虞之治,必远过秦以来,此其说诚有不可尽信者”(注:严复:译《法意》按语,《严复集》第4册,第945页。)。至于“极盛之秋”的理想境界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他只是概而论之,认为详而论之是后人的事情。 (二)都有二级理想社会层次 谭、严二人立足于中国现实,将升平世与太平世、小康与大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分别作为自己的近期和高级理想社会目标。 1.近期的理想社会目标 谭、严二人在甲午战后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并以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为参照系,对中国封建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企望中国由贫到富、由弱到强、由私到公、由不平等到平等,其中特别强调如下几点: 第一、建学兴机器,实现近代化,以收博施济众之功。 谭嗣同主张像西方国家那样,建学兴机器:“有矿焉,建学兴机器以开之;有田焉,建学兴机器以耕之;有工焉,建学兴机器以代之。”他认为,“富而能设机器厂,穷民赖以养,物产赖以盈,钱币赖以流通,己之富亦赖以扩充而愈厚。不惟无所用俭也,亦无所用其施济;第就天地自有之利,假吾力焉以发其覆,遂至充溢溥遍而收博施济众之功。”(注:谭嗣同:《仁学》,《谭嗣同全集》下册,第324页。) 严复也多次谈及西方国家的机械化,说“二百年来,西洋制作之精,实为亘古所未有。民生日用之际、殆无往而不用其机。”并说“制造、铁路、轮船、矿务、邮电、学堂、海军等近代化事业和措施,“皆西洋以富以强之基”,应该仿效实行,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注:严复:《原强修订稿》,《严复集》第1册,第24、26页。) 第二、科学救国治国,有修齐治平之功。 谭、严二人都主张学习西方的近代科学,认为科学不仅可以救亡,而且可使国家富强。谭嗣同明确提出:“学问可以保国,有学而国乃可以不亡。”他所说的“学问”包括“政治、法律、农、矿、工、商、医、兵、声、光、化、电、图、算”(注:谭嗣同:《论学者不当骄人》,《谭嗣同全集》下册,第402、403、401页。),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并认为“无诸学无以致富强”(注:谭嗣同:《兴算学议》,《谭嗣同全集》上册,第181页。)。严复既指出“西学格致(即自然科学)非迂途也,一言救亡,将舍是而不可”,“富强之基,本诸格致”(注:严复:《救亡决论》,《严复集》第1册,第49、50、46、43页。)。又说“学问之事,以群学(指社会科学)为要归,惟群学明而后知治乱盛衰之故,而能有修齐治平之功”(注:严复:《原强修订稿》,《严复集》第1册,第18页。)。 第三、批判君主专制,向往西方民主。 谭、严二人不仅抨击君主专制,而且批判其伦理基础“三纲”。他们大胆地指出:“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注:谭嗣同:《仁学》,《谭嗣同全集》下册,第337页。)“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注:严复:《辟韩》,《严复集》第1册,第35页。)并说:“彼君主者,独兼三纲而据其上。”(注:谭嗣同:《仁学》,《谭嗣同全集》下册,第349页。)“三纲之义,正行于君主之时,正与其礼俗相得。”(注:严复:译《法意》按语,《严复集》第4册,第946页。),与此同时,他们又都主张君民共主,都强调民的权力,或说“民本君末”(注:谭嗣同:《仁学》,《谭嗣同全集》下册,第339页。),或说“民重君轻”(注:严复:《辟韩》,《严复集》第1册,第33页。),民对于君有“共举”、“共废”的大权。认为这种民主制度是“伦常中之大公”(注:谭嗣同:《论学者不当骄人》,《谭嗣同全集》下册,第402、403、401页。),是“以公治天下”(注:严复:《论世变之亟》,《严复集》第1册,第3页。),但他们又认为这种公议政事之民主制度,中国暂不能实行,还只是他们追求的一种理想目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