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十九世纪中叶上海租界社会风尚与民间生活伦理(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学术月刊》 李长莉 参加讨论

然而,在上海租界社会形成中,却出现了人争经商、群趋从商的风尚。那些从外地源源而来的中国居民,无论原来是商贾贩夫,还是士宦乡绅,乃至农工妇道,皆群趋而从商,有钱者自开店铺,无资者受雇于商家,导致商业的骤兴。5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人办的各种商号、店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有专门经营进口洋货的洋广货店、洋布店、五金店、西药店等,有专门经营出口生意的丝栈、茶栈及各种土货商栈,有钱庄、银号、交通运输业、搬运业及米店、布店,有种类繁多的服务、娱乐性行业,如茶馆、酒楼、客栈、戏馆、烟馆、赌馆、妓馆等。据70年代中期记载,华商只专门经营进口洋广杂货的“大小店铺,南北各市亦不下百十家”。②又据1872年《申报》报道,当时该地共有烟馆1700余家。③时人记云:“洋人租界地方,熙来攘往,击毂摩肩,商贾如云,繁盛甲于他处。”④还有“店铺林立”、“商贾云集”的记载,当非夸张。许多人离乡背井,来到此地,目的就是寻找从商谋生的职业,特别是在江、浙、闽、粤的一些地方,出现了士庶男女纷纷弃学弃农,援亲托友,流入上海,争趋从商的情形,正是此地的大量从商机会,吸引了许多外地人接踵而来。群趋从商成为此地人们的择业时尚。如出生在广东香山一个世儒塾师家庭的郑观应,自幼受到传统的教育,16岁时初试未售,虽然他以后并不乏继续应试入仕的希望,但却受父命到上海学商,此后他的弟弟们也接二连三地走上了从商的道路。在上海的商界中,这并非个别现象。显然,正统的“贱商”、“轻商”的四民观念,在这里影响甚微。
    如果我们把眼光移向民间的生活伦理,就可发现在民间的实际生活中,一直存在着与教化伦理截然不同的“趋商”、“重商”的传统。翻开史书就可以看到,自汉代以降,直至唐、宋、明、清各代,凡是经过了一段安定升平时期,都会出现人争趋商、商人大增的现象。如《汉书》记:“士庶人,莫不离制而弃本,稼穑之民少,商旅之民多,谷不足而货有余。”⑤东汉时人云:“今举世舍农桑,趋商贾,牛马车兴,填塞道路,游手为巧,充盈都邑,治本者少,浮食者众。”⑥明清两代,类似的记载更是史不绝书。这都表明彼时民间争趋从商的风气之盛。事实上,自汉代确立“重农抑商”政策时起,历代凡是大力提倡“重农抑商”之际,往往即是民间人争趋商、商业大盛之时。民间存在的这种“趋商”传统,具有民间生活伦理的内在渊源。概而论之,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基于儒家肯定现世人生欲求的“趋利”观念。如清人所说:“商贾利厚,田亩利薄,弃薄取厚,人情之常。”⑦“民未有不欲利者也,失之本则求之末,失之己则争之人。”⑧
    二、基于家族主义、“孝亲”观念的“治生”观念。如明代士大夫家规中即有“男子要以治生为急”的家训,明清士大夫的文字中,也多见“儒者以治生为先”、“学者以治生为本”等论题的肯定论述,表明经商作为治生孝亲、创立家业的手段,具有道德的基础,受到人们乃至士人阶层的肯定。⑨
    三、基于“四民各有其业”及自由流动的四民平等意识。所谓商主“通有无”,“无农则无食,无工则无用,无商则不给,三者缺一,则人莫能生也。”⑩中国四民没有如日本那样强制性的世袭继承制,四民之间是可以流动的,蕴含着平等意识。
    四、基于“尚智”传统,认为商为“智者之事”的尊崇意识。唐代元稹直指商为“智者之事”,“蠢朴愚谨不能自迁者,而后依于农。”(11)清人也说:“天下之民尽其智力以罔一切之利,不耻为厮养而耻于力田;其安于南亩者,皆柔而至愚之人,其于民盖不及什之一。”(12)可见,与教化伦理的“贵农贱商”的正统观念相反,民间基于实际经验的生活观念中,却是“贱农而贵商”的。商的地位实是在农之上,而仅次于士,特别是从“智”的角度,则与士更为接近。这种情形到明清时期更为明显,故宋明以后,民间已有“士商常相混”的趋向。
    民间这种“趋商”、“重商”传统,在上海租界地方,得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时期、任何地方都未曾有过的有利环境:一、外国租界当局以发展对华贸易为宗旨,对商业执庇护政策,而中国官方“抑商”政策则被阻断;二、开放性贸易使商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市场和巨大潜力;三、对外贸易使经商从以往的“与民争利”变为“与洋人争利”,从而确立了基于民族利益之上的“义利一致”的道德基础。民间的“趋商”、“重商”传统,就是在这种注入了新因素的社会环境下,焕发了强大的内在生命力,形成了人争趋商的社会风尚。
    上海租界随商业繁盛而来的另一个突出风尚就是争趋奢华之风。在60、70年代上海的报刊、笔记中,到处可见关于上海租界内奢靡之风大盛的记述。上至巨商大贾,下到寒士仆役,人们群趋奢华,逞豪斗富,争逐靡费,追求享乐,此风之盛常令初来乍到之人吃惊不已。当时的《上海新报》和《申报》上,连篇累牍地刊登着各种描述上海洋场繁华奢靡的文字,特别是这一时期大量刊登的出自民间文人之手的通俗竹枝词,如“洋泾竹枝词”、“洋场竹枝词”、“上海感事诗”之类,大多是描述这方面的内容,真是俯拾即是,不胜枚举。现随手拈来一条描写新富在酒楼豪宴的:
    “海味山珍任品题,新新楼上夕阳西,一筵破费中人产,忘却糟糠尚有妻。”(13)
    需要指出,这种“一筵破费中人产”的奢宴,不是确指某人或个别情形,而是一种泛指,亦即天天有,常常有,司空见惯的现象。于此可见当时奢侈风尚之一斑了。作为这种奢华享乐风气的确证,即是该地娱乐消遣业的大盛。茶馆、酒楼、戏馆、赌馆、烟馆、妓馆等不计其数。烟馆之多已如前述,再如妓馆,据1869年10月23日《上海新报》的一篇报道说,租界内较大的正式妓馆即所谓“堂名”就有数千家,加上较小无名号的“花烟间”等,妓女不下万余人。另一个比较确定的记载是,70年代初任上海知县的陈其元,曾派人对租界内妓馆进行密查,查得有名号的较大妓馆就有1500余家,其他较低等的“花烟间”、“咸水妹”等尚不在此计。(14)一至入夜或星期休息之日,这些消遣娱乐行业便一派兴旺,无论是富商大贾,还是店伙贩夫,多流连于此,挥金买乐,更有不少商贾子弟、游手之人,终日沉溺于此灯红酒绿之地,形成争逐奢靡之风。1872年《申报》载有一篇题为《销金窟歌》的来稿,有云:
    “奢华靡费至江苏之上海极矣,人之言曰:此眼前之极乐世界也,吾则名之曰:销金窟焉。二十年来,纵观盛事,遍历欢场,叹桑海之几重,乃骄淫之倍甚。暇取时事而静验之,窟之大者有三,曰妓馆,曰戏馆,曰酒馆,一日夜所销不下万数千元焉;窟之小者有三,曰清烟馆,曰花烟馆,曰女堂烟馆,一日夜所销不下千数百元焉;他物之以日计者称是,大抵一年所销不下数百万金。来游是邦者少不自检,往往失足于窟中。”(15)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