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经世思潮与洋务运动(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河北学刊》 周积明 参加讨论

作为清王朝统治集团一翼的洋务大吏,中枢人物李鸿章也屡屡申述“变易之道”。在同治十三年(1874年)清廷海防讨论中,他引述《易经》关于“变通”的理论,分析中国面临“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指出“不变通则战守皆不足恃,而和亦不可久也”。只有“力排浮议,以成格为万不可泥,以风气为万不可不开”(36),才是唯一的出路。李鸿章所谓的“不可泥成格”,“不可不开风气”并非在一般意义上谈变易,而是以西方变中国,他在一封书信中说:“不得已舍陆登舟,用夷变夏,……图在后与之为无町畦,而求自强之术。”(37)对于传统儒学的夷夏大防的观念来说,李鸿章的言论,无疑是一个有力的突破,而这一突破的理论基础便是《周易》曾系统阐发的因时变通之说。
    然而,与儒学的保守性格相一致,中国古代的变易思想具有极大的局限性。《周易》在阐发“穷变通久”观念的同时,还强调宇宙万物的变化是有规划、有秩序的,变化正是在这秩序中体现出来,诚所谓“天地设位,而易行乎中矣。”后来,郑玄作《易赞》及《易论》,把《周易》所阐发的“易道”概括成三层含义:“易一名而含三义:简易,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简易”指掌握了宇宙变化的总规则,预测人生变化就简单明了;“变易”指从宇宙万物到社会人生永远变化不息;“不易”指变化的规则、秩序不变,如“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之类。在“易道”变与不变二重思想的浸润下,洋务派的变革主张也以“变易”与“不易”相结合为内核。郑观应便一再强调说:“中,体也,所以不易也。圣之经也。时中,用也,所谓变易也,圣之权也。”“道为本,器为末,器可变,道不可变;庶知可变者富强之术,非孔孟之常经也。”(38)洋务派的殿军张之洞更把洋务派的变易观阐发的淋漓尽致。他首先引经据典论证变通之道:“变通趣时,损益之道,与时偕行,《易》义也;器非求旧,惟新,《尚书》义也;学在四夷,《春秋》传义也;五帝不治乐,三王不袭礼,礼时为大,《礼》义也;温故知新,三人必有我师,择善而从,《论语》义也;时措之宜,《中庸》义也;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孟子》义也。”在旁征博引中华元典,证明变易的必要性与合法性的同时,又申明道:“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机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39)“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论证正是从这种“变易”与“不易”的双重理论中引伸出来。
    洋务派的“变易”观尽管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但他们从自然的运动和历史的发展来说明变的规律,并以此为依据强调变革的重要和紧迫,论证洋务运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从而为这个运动的展开,创造了有利的思想背景。由此可见,变易观念作为洋务派寻求变革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根据殆无疑义,而这一观念又是实学传统中的题中自有之意。
    
    面向现实,注重实效的务实精神和因时通变的观念奠定了洋务运动的思想基础,然而,儒学是一个复杂的意识形态系统,其中既包括有利于促进变革的实学思潮,又包含以保守与固步自封为特征的反实学思想倾向。洋务运动时期顽固派同洋务派的论战,固然往往牵涉到派系纠纷、权力争夺,乃至个人意气,但就其思想性质而言,实际上潜伏着实学思潮与反实学思潮的冲突。
    和洋务派一样,在清王朝统治危机日深的局势下,许多顽固守旧人物对清王朝的命运十分关注,其程度不亚于洋务派。他们同样鼓吹自强,鼓吹努力挽救中国的败亡命运。因此,海外论者以“自强”二字来概括19世纪60年代中国大地上出现的近代工业化浪潮,实不能揭示洋务运动的特定内容和洋务派同顽固派的根本性区别。
    然而,顽固派虽然鼓吹自强,但他们所提出的自强之道,一是重道德而轻物质,决不考虑这种道德主义的实际功效;二是泥于成格,反对变易,决不考虑这种“成格”是否合乎客观实际需要。其要害诚如洋务派人士曾纪泽在伦敦《致丁雨生》的信中所说:“吾华清流士大夫,高论唐、虞、商、周糟粕之遗,而忽肘腋腹心之患,究其弊,不独无益,实足贻误事机。”(40)而这样一种思想主张势必与洋务派的务实变革路线处处发生冲突。
    同治六年(1867年),恭亲王奕奏请同文馆招收翰林和进士出身的五品以下京外各官,遭到顽固派的猛烈抨击。纵观顽固派的言论,大致有两大焦点:一是“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精神、伦理要远远高于“采西学、制洋器”一类的“机巧”;二是祖宗“夷夏之辨”的成法不可变易,如果变易,“忠义之气自此消矣,廉耻之道自此丧矣,机械变诈之行自此起矣”(41)。奕以实学的观念痛驳顽固派的攻击,他指出,自中国交通以来,士大夫不是袖手旁观,就是“徒以道义空谈,纷争不已”。目前,和局虽成,但中国的危机并没有消失。为筹思长久之策,只有富国强兵,兴办洋务,而决不能沉迷于“空言无补”。他坦率表示,在办理洋务以前,他与倭仁的见解并没有什么两样,现在形势不同,“仅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谓可折冲樽俎,足以制敌之命”,“臣等实未敢信”。以一王公贵族之身,而有如此务实精神和民族危机的忧虑感,不能不令人深为感佩。
    光绪六年(1880年),淮军名将刘铭传向朝廷上了一道议修铁路的奏折。此议立即遭到顽固派的猛烈攻击。由此引发了洋务派与顽固派的又一次大论战。论战中,顽固派的理论基础仍然是“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义为干橹”,以祖宗成法为千年不变之道。如府丞王宗璧攻击修铁路之举是“欲变历代帝王暨本朝列圣体国经野之法制”。翰林院侍读周德润指斥议修铁路为“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御史屠守仁说:“自强之策,不务修道德,明政刑,而专恃铁路,固已急其末而忘其本。”(42)针对顽固派的论调,李鸿章予以有力还击。他尖锐指出:“外患如此其多,时艰如此其棘,断非空谈所能济。我朝廷数千年未有之奇局,自应建数千年未有之奇业,若事事必拘守成法,恐日即于危弱而终无以自强。”(43)其注重实功实效的思想以及因形势而变通的观念与奕一脉相承。
    尽管,洋务派的思想主张与文化行为未脱封建传统文化的束缚,他们与顽固派的思想斗争亦不乏封建统治集团内部派别之争的色彩,但是,他们承继中国古代实学传统,特别是道咸时期经世致用思潮,并将传统经世致用之学发展改造成为接纳西学、富国强兵的有力思想武器,其意义是积极的。正是以洋务运动为起点,中国开始了步履艰难的早期现代化的历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