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西夏财政支出初探(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宁夏大学学报:哲社版 杜建录 参加讨论

(3)章服章服为依据官员的文武与品级而颁给的服饰, 大致文资则“……紫衣、绯衣;武职则冠金帖起云镂冠、银帖间金镂冠、黑漆冠,衣紫旋襕,金涂银束带,垂蹀躞,佩解结锥、短刀、弓矢”(注:《宋史》卷485《夏国传上》。 )。这是朝服,便服则紫阜地绣盘……花旋襕,束带(注:《宋史》卷485《夏国传上》。)。大小臣僚上朝时必须着朝服,若违律,节亲、宰相罚钱三缗;驸马、次等司正、中书枢密承旨等罚二缗;中等司正、次等司承旨以下有及品官者,罚一缗;有杂官及未任职位官等八杖(注:《天盛律令》卷12《内宫待命等头项门》。)。说明从杂官开始就颁给朝服。
    2.祭天祀地费用
    夏人祭祀大凡有:一曰祀天神,二曰祭地祇,三曰享人鬼,四曰释奠先圣先师。祭祀天神由来已久,早在青藏高原时就“三年一聚会,杀牛羊以祭天”(注:《隋书》卷83《党项传》。)。内徙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祀天的同时,开始立宗庙,享人鬼,祭地神。1146年又尊孔子为文宣帝,“令州郡悉立庙祀,殿庭宏敞,并如帝制”(注:《西夏书事》卷36。)。
    无论祭天地还是享人鬼,都要准备丰盛的祭品。《文海》中的“祭”、“求祷”都释以香食祭祀诸佛圣贤、地祇、大神。《天盛律令》卷19《畜患病门》载:官牧场有“神迹”的牛马死后,要派一官巫,于“三司内领取三两香、一斗酒、三斤酥、原粮一斗,当往本土地上,于彼畜所产幼仔之色美好者穿耳以祭祀”。仅祀一个神畜,就要如此丰厚的祭品,那么祭天祀地就可想而知了。不过话说回来,祭品只仅仅是祭祀中的一项开支,此外还有祭器、祭服、祭食、祭赐、祭场兴建、祭官设置等方面的费用。
    3.交聘互市费用
    (1)邻国使人接待费《天盛律令》规定:“他国使来者, 监军司、驿馆小监当指挥,人马口粮当于近便官谷物、钱物中分拨予之,好好侍奉。”(注:《天盛律令》卷13《执符铁箭显贵言等失门》。)使人进京时,引伴“应执符,则送以执符,不应执符者,监军司当送以骑乘”(注:《天盛律令》卷13《执符铁箭显贵言等失门》。)。
    (2)贡赠支出贡物支出数额巨大。 李继迁对契丹的贡品计有“细马二十匹,粗马二百匹,驼一百头,锦绮三百匹,织成锦被褥五合,苁蓉、石、井盐各一千斤,沙狐皮一千张,兔鹘五只、犬子十只”(注:《契丹国志》卷21《西夏国贡进物件》。)。以后遂为定制,只是在个别物品与数目上有所变化。
    奉宗使节也是携带大量礼品,1007年德明遣使入宋,“献御马二十五匹,散马七百匹,骆驼三百头”,以谢册封(注:《宋史》卷485 《夏国传上》。)。次年三月,“又献马五百匹,骆驼三百头,谢给奉廪”(注:《宋史》卷485 《夏国传上》。)。六月,复献马五百匹(《长编》卷65 作“百五十匹”), 助修章穆皇后陵园(注:《宋史》卷485《夏国传上》。)。有的贡品虽非土产,却专门为贡奉所造。 金世宗助夏平定任得敬之乱后,仁宗“仁孝深念世宗恩厚,十七年(1177)献本国所造百头帐”(注:《金史》卷134《西夏传》。)。
    赠,主要指对邻国使节个人的馈赠,也是一笔不小的财政开支,只是目前还缺乏这方面的详细资料。
    (3)互市支出互市支出的数额也比较大,1046 年宋仁宗下诏“保安军、镇戎军榷场岁各市马二千匹,博买羊一万口”(注:《长编》卷159庆历六年十二月己酉条。)。表明每年通过榷场, 至少向宋输出四千匹马,两万只羊。若再加上驼、牛、毡毯、甘草、毛褐、蜜蜡、麝脐、羱羚角、硇砂、柴胡、红花、苁蓉、翎毛,以及贡奉使节所携带的货物,为数就更多了。
    4.行政、建设费用
    (1)纸笔费用纸笔费是行政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资料的缺乏,我们仅知道“制畜册所用小纸应几何,群牧司库中当买,使分领之”(注:《天盛律令》卷19《校畜门》。)。而“诸院主簿、司吏每年纳簿时,写簿用纸,按簿上所有抄数,各自当取纸钱二十钱,由大小首领各自收取,当交主簿、司吏”(注:《天盛律令》卷6 《纳军籍磨勘门》。)。“问难者遣行文书所用纸”,则“由犯罪当事人、分析者均摊而取之”(注:《天盛律令》卷20《罪则不同门》。)。
    (2)公务补助所谓公务补助, 就是各类有官和无官人员在执行某些公务期间的食粮供给。如由京师派往官牧场校畜的大人、案头、司吏、随从、僮仆之食粮,“当自官方领取”(注:《天盛律令》卷19《校畜门》。)。其中大校七日一屠,每日米面四升,其中米一升,二马食:一马七升,一马五升;一童仆米一升;案头、司吏二人十五日一屠,各自每日米一升。一马食五升;行杖者每日米一升;检视十五日一屠,每日米面二升,一马食五升(注:《天盛律令》卷19《校畜门》。)。问难磨勘期间,局分大小的食粮待遇与大校局分人差不多,也是由官库供给,具体数目不再赘述。
    (3)诸色人夫给粮诸色人夫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 它既包括服苦役者(配往国有农、牧业、手工业生产部门及各种修造单位的罪犯及其家属),又包括国家在各种工程中征调的民夫、工匠,还包括在国营工矿业进行生产的“官匠”。但不论是哪一种类,都是官府的无偿劳役者,所需食粮一般由官府定期发放。《天盛律令》卷18所载的“为下半年劳动者发放用粮”,就是对诸色人夫的供给。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