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关于蒋介石第一次下野的几个问题(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近代史研究》 黄道炫 参加讨论

二、反攻徐州之役
    6月底撤兵令发表后,由于计划失当,各军行动不一, 宁军很快陷入被动。
    撤兵令下达时,第3路王天培部深入到鲁南津浦路沿线地区, 阵线突出,正面敌人又较强大,极易招致攻击。王天培原属黔军将领,参加北伐后,所部编为第10军,约万余人。(注:参见包惠僧《第一次统一战线的回忆》下,手写本,第108页。)随第7军东下途中,势力壮大很快,成为宁方较大军事实力集团之一。7月初,张宗昌、 孙传芳策划乘宁军后撤之机,在鲁南发动反攻,该部首当其冲,受到强大压力。加之部队薪饷未照常发放,士兵闹饷(注:当时,该军已连续数月未发薪饷,官兵多怨声载道,但南京方面对该军薪饷实际仍如常发放。后王氏克扣军饷一说,即由此而起。参见《黔东南文史资料》第4辑附录。 ),战斗力大受影响。在张、孙联军进攻下,很快败退,其扼守的鲁南滕县、临城据点相继弃守。
    应该说,在大军后撤、转攻为守情况下,凸出敌前的滕、临已失战略价值,事实上也难以固守。滕、临既已易手,趁势收缩阵线更属明智之举。但此时白崇禧仍在鲁东南全力进攻,不能容忍滕、临弃守暴露其左侧背。7月7日他致电王天培等,要求其“仍向滕县前进,夹击此敌,以攻为守,以进为退”。(注:《白崇禧将军北伐史料》,第 115页。)在白的压力下,王天培不得不会同第40军反攻临城,与孙、张联军在滕、临一线全力相拼,虽收复临城,但第10军元气大伤。第40军军长贺耀组认为,此次“战争之烈,为渡河以来所未有”。(注:《贺耀组致蒋介石电》(1927年7月9日),国民政府战史编纂委员会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临城收复后,宁军防线再次拉长。18日,孙、张联军全力向临城发动反扑,第10军久战疲乏,加之受后方部队撤退影响,“前线将士多摇动”(注:《陈干致中央政治训练部电》(1927年7月19日), 国民政府战史编纂委员会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稍经抵抗即告溃败。由于该路主力第7军已后撤,部队配置没有层次,失去纵深保护, 以致一退即难以收拾,鲁北防地全线告失,王氏被迫令“全部集中徐州一带”(注:《国民革命军战史初稿》第1辑第3卷,第111页。)。 此时军心涣散,将无斗志,王氏本人对担任如此艰巨的掩护任务也满腹怨气,抱怨:“当此前抗大敌,友军后退,实属万难”(注:《王天培致蒋介石电》(1927年7月20日),国民政府战史编纂委员会档案。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对守徐缺乏信心和决心。24日,徐州不战而弃。
    徐州为苏北门户,徐城弃守,苏北、鲁南全线动摇,久战无功的白崇禧也被迫从鲁东南地区后撤,孙、鲁军大有一鼓而下江南之势。7 月22日,孙传芳乐观地表示:“倘在此时期,乘胜肃清江北,再与蒋言和,似亦不难就范。”(注:《孙传芳7月22日致杨宇霆函》, 辽宁省档案馆编:《奉系军阀密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62页。 )江北面临的全线崩溃危险,使蒋介石不得不重新移目于徐州的攻防战。另外,就宁、汉关系及宁方内部形势看,汉方7月中旬分共后,宁、 汉间已趋缓和,汉、桂间日趋接近,西征讨汉已再无可能,汉方威胁也基本消解,而李宗仁陈兵于芜湖-南京间,也使蒋如芒刺在背。戎伍起家的蒋介石明白,要摆脱困局,只有在战场上重新杀开一条血路。7月15日, 黄郛即提到:“现介公拟不日赴徐州督师,进取山东。”(注:沈亦云:《亦云回忆》上,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78页。)
    7月25日,蒋介石率第1军第21师赴蚌埠,准备北上一搏。至此,第1军基本均已离开南京。李宗仁对北上态度消极, 强调:“以现有兵力估计,恐力有不逮。”(注:《李宗仁回忆录》上,第482页。 李氏回忆蒋离宁前,曾开会讨论规复徐州。按:24日徐州失陷,25日蒋已至蚌埠,以当时消息递送及交通状况看,蒋在宁时,尚不可能获知徐州失守确息,开会讨论的应为在徐州发动反攻问题。至于广被征引的所谓蒋离宁前出席纪念周时声称:“此次不打下徐州,便不回南京”(《李宗仁回忆录》上,第482页),更显系捕风捉影之谈。 )据当时报载:“李曾报蒋,言本部各军一到徐州以后,均不期而然生一种思家之疾,咸无斗志。”(注:《蒋介石下野原因》,1927年9月23日北京《晨报》。)不愿向苏北发兵。白崇禧事后说:“徐州撤退之最大原因,便是李德邻先生指挥之第7军为了预防唐生智,止于芜湖、安庆不能前到。 ”(注:《白崇禧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版,第53页。)委婉道出了蒋氏调兵不动的真相。
    李宗仁按兵不动,白崇禧态度不明,何应钦的第1 路军又远在沿海海州一带,北进收复徐州主要还得依靠屡败屡战的第10军。26日,蒋介石下达作战命令,以第2路、第3路左、右两翼分由东、西、南三面“向徐州分进合击”。(注:《国民革命军战史初稿》第1辑第3卷, 第114页。)第2路总指挥仍为白崇禧,第3路总指挥蒋自兼,王天培、贺耀组分任所属左、右两翼总指挥,第21师为总预备队。
    当时,各部距徐州均不过百里左右,蒋介石希望乘孙、张联军新下徐州、立足未稳之机,一举收复徐州。他致电左翼总指挥王天培强调:“现敌人大部均集中于中路,左翼空虚,该军第30师应迅速由阎村一带袭取徐州, 攻敌人之虚而拊其背。 ”(注:《蒋介石致王天培电》(1927年7月29日),国民政府战史编纂委员会档案,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速战速决意图十分明显。王部随即迅速北进,8月1日下午进抵徐州城郊,当夜,前锋直薄徐州城下。2日上午,王天培乐观地估计: “徐州逆等,闻风摇动,克服该城,当在今日。”(注:《王天培致国民党中央党部电》(1927年8月2日),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军事(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338页。)
    左翼进攻顺利时,自东向西沿陇海路进攻的第2路却迟滞不前。 第2路参战的第37、44两军均非该路主力,战斗力不强, 进攻决心也不够。该路7月31日与敌接触,但直到徐州兵败,始终未组织起像样攻势。 白崇禧回忆:“我行进八义集附近即与敌接触,而徐州城又不闻枪炮声……如此相持两天,第三天,第2 路参谋长系上海市市长张定璠转来总部撤退命令。”(注:《白崇禧回忆录》,第53页。)可见,该军实际是处于观望状态。因此,其攻击起点虽距徐州仅百里,在三路部队中最为接近,但整个战役,纵深仅进至距徐州20公里左右处。(注:参见《国民革命军战史初稿》第1辑第3卷,第130-133页。)
    第3路右翼担任正面攻击徐州任务,蒋介石随该路行动, 并调预备队21师加入。该路战斗力较弱,行进也“颇行迟滞”(注:《国民革命军战史初稿》第1辑第3卷,第126页。)。经蒋一再督促, 并以亲信部队第21师前顶后,始于8月1日由徐州南面进抵徐州城郊。2日,左、 右两翼分别从西、南两面向徐州郊外敌军据点发起强攻,前锋直逼徐城外围敌军最后据点,双方在此展开激烈拉锯战,宁军攻势甚猛,“徐城几被包围”。(注:《褚玉璞电告徐州作战计划》,1927年8月8日北京《晨报》;另见徐源泉电,1927年8月6日天津《大公报》。)下午,蒋介石亲抵距徐城仅7里的云龙山麓督战,并判断“敌人险要已失, 必难久于支持”(注:《国民革命军战史初稿》第1辑第3卷,第119页。), 准备部署向徐州追击。然而就在此时,风云突变,敌军紧急自后方及战事较为平稳的陇海路东段抽调大批兵力,向进展最快的左翼第10军全力反扑。第10军进展正顺时,骤遇强劲反击,措手不及,加之刚历新败,士气飘忽,遭遇挫折后即一蹶不振,于下午6时前全线后撤。
    第10军仓皇溃退,第2路又蛰伏不动, 担任正面主攻的右翼部队在各路敌军联合夹击下,也迅告不支。3日凌晨, 蒋介石忍痛下令各军全线后撤,徐州攻击战功败垂成。
    客观地说,反攻徐州失利,李宗仁按兵不动,白崇禧迟滞不进,埋下最初祸根;第3路右翼进展缓慢,左、右协调不够,再添作战隐忧; 而左翼王天培部的溃退,则是导致失利的直接原因。当然,失利的深层原因还在指挥官间的意见分歧,统帅部进退不定造成的军心不稳,军队久战加之新败之后仓促上阵导致的士气萎靡等。以往史学界对此役失利原因,多依据李宗仁说法,归结为蒋急躁冒进,对预备队使用不当。(注:参见《李宗仁回忆录》上,第483页。)证之史实, 不无片面之处。至于王天培,因此役之败而罹杀身之祸,当然更属冤枉。
    蒋介石自徐州败退回宁后,8月10日,以“饷糈经理无序”、 “战事剧烈之际安处后方”、“先行潜返宁垣,置全军存亡于不顾”等三项罪名将王天培撤职拘押。(注:王天培被拘后,并未被立即处死。蒋下野后,8月15日,何应钦将其押至杭州严密看管,9月2日, 以军事委员会名义下令秘密处决。但早在8月中旬,宁、 沪舆论即刊出王氏遇害消息,9月13日,李、白、何主持的军事委员会更公开告示, 王氏已由蒋介石“于八月十一日下令枪决”。(1927年9月16日《申报》)此后, 蒋即长期被指认为杀王凶手。)蒋氏拘王,为杀鸡儆猴、推卸责任、泄“无谓之愤”(注:《李宗仁回忆录》上,第483页。), 均或兼而有之,所言罪名,也不全为无的放矢。但从结果看,拘王之举并未产生任何作用。到8月中旬,政治、军事形势发展已越来越不利于蒋, 内外交困之中,蒋介石最终被迫选择了下野之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