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日本幕府使团对太平战事的探察(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文化研究》 冯天瑜 参加讨论

许霍生:忠王、英王。
    欢成:其为人何如?
    许霍生:忠王乃笑里藏刀,英王如项羽一般拙燥。(注:《幕末明治中国见闻录集成》第11卷,第121-122、122、189、164、173、16、33页。以下简称《集成》。)
    如果抛开语言的侮蔑性,许氏对忠王李秀成和英王陈玉成性格的概括是准确的:忠王足智多谋,英王粗豪勇武。
    日比野在与华翼纶交谈时还涉及太平天国的宗教信仰--
    欢成:贼首设神位,祭天惑众,果然乎?
    华翼纶:贼首洪秀全广西人,其设神祭天,名称天主。然不过借此以愚众,非若西人之有天主教也。(注:《集成》第1卷,第38、37 、173-174、76、165、166、166-167、68、69、163、168页。)
    这位华翼纶,任金匮知县,曾与太平军多次交战,日本藩士当然希望从他那里打听实战情形--
    欢成:闻得兄频与贼战。
    华翼纶:约有四十余次。
    欢成:贼锋强弱如何,且用何等阵法?
    华翼纶:贼惟掳良民为兵,并无阵法。弟率乡民,惟以截堵抄包为战。因乡间皆水田桥梁杂出,不能如平原布阵。
    ……
    欢成:兄顷日与贼战,帅乡民若干?
    华翼纶:帅乡民七万。
    欢成:贼兵约若干?死伤约若干?
    华翼纶:贼兵亦有三四万,死伤百余人。(注:《集成》第1 卷,第38、37、173-174、76、165、166、166-167、68、69、163、168页。)
    日本使节团抵达上海的6月2日(五月五日)的前三天,太平军攻克浙北太湖之滨的湖州。这是一场太平军与清军间的重要战役。自1862年1月,李秀成部即围攻湖州,清道员后升布政使衔福建粮储道赵景贤(?-1863)办团守卫。后湖州合围,城内粮尽,赵景贤将兵权授千总熊得胜,熊约降于太平军,5月30日(五月二日)破城,熊降、赵被俘。 湖州距上海不远,又处太湖水系上游,从湖州经太湖、苏州河可直下上海,因此,湖州陷落对上海震动甚巨。峰洁的《船中日录》6月6日(五月九日)写道:
    今日闻,南京长毛贼已抵达上海近郊。此前,距上海百余里的湖城被其围攻,昼夜攻打,城主防御失术,守城将士多被打死,现在城已陷落。故长毛势愈盛,向上海攻来。(注:《幕末明治中国见闻录集成》第11卷,第121-122、122、189、164、173、16、33页。以下简称《集成》。)
    日比野辉宽则获悉湖州围城战的一些具体情节:
    晡下闻得,当月初,湖城为贼所陷,其时城中鼠雀都被吃尽,一斤肉大钱一千文还无处可买,兵民饿死者数万。城主赵公计穷力尽,遂殉难,之后兵民犹决死守城。贼匪对城中云:“湖地我只以赵公一人为敌,今赵公死,我百姓非敌人,尔等何必相仇抵抗?”后守军城门洞开迎降,未伤杀一人。(注:《集成》第1卷,第38、37、173-174、76 、165、166、166-167、68、69、163、168页。)
    日比野还专门申明,所记皆“近日事”,为《盾笔随闻录》等书所未记载。可见,藩士们除文献外,还尤其注意于最新消息,口碑材料的搜集,其内容虽有不准确处(如赵景贤开城后被俘,次年被杀,而此传说是开城前赵已“殉难”),但关于湖州之役是提供了有价值的细节。
    日比野同商人春舲的笔语,则涉及太平天国首都及地方建制--
    春舲:现长毛改名天京。苏州改名苏福省。(注:《集成》第1卷,第38、37、173-174、76、165、166、166-167、68、69、163 、168页。)
    当春舲讲到,自己的仆从去年被太平军俘虏,在南京见过洪秀全,后又去过太平军占领的江西、杭州等处,月前方从苏州逃至上海,日比野大感兴趣,连问:“欲与从者笔语,可乎?”春舲答曰:“彼不知一丁字。”笔语要求方作罢论。(注:《集成》第1卷,第38、37、173-174、76、165、166、166-167、68、69、163、168页。)
    日比野又询问太平军占领的州县名,春舲详列江宁府、苏州府等12府名及所辖72县名。(注:《集成》第1卷,第38、37、173-174 、76、165、166、166-167、68、69、163、168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