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孟世杰编辑:《初级中学中国史》上册,天津:百城书局,1932年,第3页。 (68)何祖泽编:《初中本国史》上册,上海:新亚书店,1931年,第7页。 (69)刘超:《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安徽史学》2007年第5期。 (70)白进彩编:《高中本国史》上册,北京:文化学社,1935年,第7页。 (71)李云坡:《初中本国史》上册,第4页。 (72)蔡沔因编著:《初中新本国史》第1册“凡例”,上海:世界书局,1937年,第1页。 (73)《修正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1940年)》,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历史卷》,第77页。 (74)[美]周锡瑞:《后现代研究:望文生义,方为妥善》,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64页。 (75)王有朋主编:《中国近代中小学教科书总目》,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第560、563、568页。这里仅列举上册版次。 (76)顾潮:《顾颉刚年谱》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94页。国务会议认为印了160万部,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9页。 (77)李济:《中国考古学之过去与将来》,《李济文集》卷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25页。 (78)傅国涌:《金庸主编级刊〈喔喔啼〉》,傅国涌编:《过去的小学》,北京:同心出版社,2012年,第153页。 (79)王倬如:《冯玉祥将军谈军阀问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等编:《文史资料选辑》第9辑(总109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第200页。 (责任编辑:刘晓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