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期经学对史学的影响(2)
经学的繁盛,也使经学思想特别是《公羊》学的大一统理论渗透到史家的历史理论与历史认识之中。《公羊传》头一句就讲到"大一统"。《春秋·隐公元年》:"春王正月。"《公羊传》说:"何言乎正月?大一统也。"汉承秦制,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政治进一步发展。为适应这一时代需要,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公羊》学派极力宣扬大一统思想。董仲舒强调:"《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14)曾师事董仲舒的司马迁,接受了这一思想,并用以考察社会历史的演进。在《史记》中,他以"道名分"为依据,把王朝更迭和帝王兴替当作科条分析的大纲,对于入传人物,按照身份、地位、等级,分别以本纪、世家、列传的规格加以载录,体现出君王居高临下,人臣拱卫主上的主题。这种体制结构,集中反映出司马迁的大一统观念。持《谷梁》义而又曾为《公羊》大师颜安乐弟子的刘向,在《列女传》中虽然没有设立类似本纪的名目来冠冕全书,但各卷一般也是以帝王后妃居前,庶民妇女居后,明显是一种上下有序的等级制度的体现。 《史记》上限起于黄帝,其旨在于突显大一统的历史观。《五帝本纪》黄帝之前,是一个四分五裂,争战不已的部族社会,至黄帝屠灭炎帝、蚩尤,才趋于统一。夏、商、西周三代之后,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混战,秦始皇一统海内。尽管秦王朝二世而亡,但司马迁却高度评价了它的历史功绩和地位。此举的深层意义在于肯定汉武帝的大一统功业,也就是肯定黄帝的统一业绩。从黄帝的统一到秦皇、汉武的大一统,代表着历史发展的方向,象征着帝王德业的日益兴盛。中华民族不断壮大,各地习俗渐趋一致,这就是司马迁大一统历史观的基本内容。它象一条红线,贯穿于《史记》全书之中。三代君王,秦汉皇帝,春秋以降列国诸侯,四方民族,皆是黄帝子孙。这种民族一统的思想奠基于《史记》,而其渊源则是儒家经学的大一统观念。刘向的《列女传》,作为一部妇女通史,也体现了大一统思想,其书的第一篇传记,有人认为传主就是黄帝妃嫫母,只是今本已经佚去(15)。在史学发展史上,大一统是一种进步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历史观。 儒家经典有所谓今文经和古文经之分。西汉前期,今文经首先在朝野广为传播,并得到统治者的赏识,武帝尊崇的儒术,实际就是以《公羊》学为主的今文经学。五经博士均为今文学家,他们垄断仕途和经书的解释权,显赫一时。与今文经传播的同时,古文经也陆续在各地发现和传播,但末被列为学官。在对待今文和古文的问题上,史家们大都能持一种兼收并蓄的态度,只要是有利于历史著述的资料和形式就予以采用,并不墨守当时立为学官的今天经及其经说。对此,前文已有所涉及。再如司马迁撰写《史记》的《鲁周公世家》时,引《尚书》之《金滕》,兼取今古文说,引《费氏》基本为今文,但又大量引据《左传》、《国语》。司马迁特别注意《左传》的资料,在《史记》中多予采撷。范文澜曾指出:"太史公作《史记》,春秋时事取《左传》者泰半,谓《史记》之一部,蜕化于《左传》,或无不可。"(16)还有刘向,著述时持今文经义,但又多取《左传》等古文经的资料。其实,早在着笔著述之前,他们就没有专守一家之说。司马迁先向董仲舒学习《公羊春秋》,又师从于古文学大师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刘向年轻时习《谷梁传》,兼习《公羊传》,后来又对古文经颇感兴趣,"尤珍重《左氏》",并用以"教授予孙"(17)。这些都为他们著史时坚持客观求实的态度,博采古今典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 西汉时期,经学的繁盛为历史著述提供了某些有利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史学的进步。但另一方面,这种繁盛又使史学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有所下降,不利于史学的独立发展。我国的史学传统远比经学悠久,作为史学传播者和史学编纂者的史官的设置,为时极早。《礼记·玉藻》有"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的说法,《汉书·艺文志》亦称"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唐代杜佑进一步指出:"史官肇自黄帝有之,自后显著,夏太史终古,商太史高势,周则曰太史、小史、内史、外史,而诸侯之国亦置其官。"(18)前此,刘知几在《史通·史官建置》中对此也有详尽论述。史官们大都学识渊博,而且政治地位甚高。《隋书·经籍志》史部总序说:"夫史官者,必求博闻强识,疏通知远之士,使居其位,百官众职,咸所贰焉。是故前言往行,无不识也;天文地理,无不察也;人事之记,无不达也。内掌八柄,以诏王治,外执六典,以逆官政。"九流学术皆源于史,史官几乎成了整个社会文化的垄断者。同时,由史官编纂的史书也十分繁多,一般以"春秋"为名。相传商太丁时曾有《夏殷春秋》。墨子有言:"吾见百国《春秋》。"(19)《墨子·明鬼下》提到"周之《春秋》"、'燕之《春秋》"、"宋之《春秋》"、"齐之《春秋》"。孟子亦言:"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20)各国统治者对史书颇为重视。早在孔子删定"六经"之前,晋国大夫叔向就已"习于《春秋》"(21),另一大夫韩宣子到鲁国聘问,曾专门"观书于太史氏,见……《鲁春秋》(22)。孔子的《春秋》即以《鲁春秋》为蓝本,兼采周王室及各诸侯之史书,编纂而成。后来,各国史书逐渐亡佚,"春秋"之名便专属孔子之书了。 史学本与政治密切相关,带有浓烈的经世致用色彩,史书也于事见理,给人教诫,不过重要的还是应阐述客观的历史发展过程,再现往日的各种社会风貌,同专门的道德训教之书有很大差异。而孔子作《春秋》,虽以准确的时间为线索编次史事,但又只是以历史记载为手段,进行道德批判,力图通过史鉴、史教的功效,针砭世事,垂法后人,最终达到振兴礼治,恢复周王朝原有统治秩序的目的。孟子曾明确指出:"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又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23)孟子强调,《春秋》所重的不是史实,而是微言大义,即孔子的政治观点和社会理想,它们具有治理国家,纲纪人伦的非凡作用。司马迁也曾称述董仲舒之言:"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24)正因为这样,《春秋》才被儒家尊为经,并由此开始了史学对经学的依附。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