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国春秋》之亡佚及其辑本(3)
清代学者既认为《屠本》为伪书,也就自然认为不屑一读,完全否定了其价值。但亦有例外的看法,杨复吉就对《屠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十六国春秋》,前人疑为屠乔孙、项琳伪作,然当时事迹,散佚已久,二人自群籍中摭拾联络,至百卷之多,其才识亦有明所罕见矣。"(12)今人黄云眉亦认为:"余谓屠本《十六国春秋》,就体制言,不足以当才识之称,然缀录之功,未可以其伪而没之。"(13)公平而论之,《屠本》将十六国史事搜集为一书,至少为研究十六国史提供了较详尽的资料,唯其书不注明引文出处,使用时有诸多不便。如有识之士能诸条注其出处,并作校勘,是一举手而省翻十数书之劳,诚省时省力,岂可以其短而毁其长矣。 对于《何本》之由来,清代学者亦议论纷纷,全祖望认为:"所有坊间《汉魏丛书》再取今本(案:指《屠本》)芟之,百不存一,则即系崔氏旧本,经此刊除,已不足观,况其为伪书乎!"(14)钱大昕认为:"何镗等所刊《汉魏丛书》,仅十六卷,寥寥数简,殆出后人依托。"王鸣盛认为:"或云杭本《汉魏丛书》所收《十六国春秋》短录,故是鸿之旧。是说也,予犹疑之。"(16)全、钱、王三家皆以为《何本》亦是伪书。但汤球反诸家之言,认为《何本》即是《隋书·经籍志》所著录的《十六国春秋纂录》11卷,并认为崔鸿《十六国春秋》在隋朝时"原有二本",即百卷本和《纂录》本,《纂录》本"系当时约本"。《纂录》本也就是后来《崇文书目》所著录的《十六国春秋略》、《通鉴考异》以为《十六国春秋钞》者。汤氏之说不但是一大发明,也的确言之中的。唯汤氏未能深入发微,探求《纂录》本之由来。考《太平御览》卷601引唐朝人丘悦撰《三国典略》,祖珽上《修文殿御览》之语后称:"初(北)齐武城令宋士素录古来帝王言行要事三卷,名为《皇览》,置于齐王巾箱。阳休之创意取《芳(案:应为华字之讹误)林遍略》,加《十六国春秋》、《六经》、《拾遗录》、《魏史》;第书以士素所撰之名,称为《玄洲苑御览》,后改《圣寿堂御览》,至是珽等又改为《修文殿(御览)》上之。"由此可知,《修文殿御览》主要是在《皇览》和萧梁成书的《华林遍略》基础上完成的。南北朝皆以十六国诸国为僭伪,因此,《皇览》与《华林遍略》皆不载十六国帝王事,故阳休之"加《十六国春秋》"以补其不足,列入《修文殿御览·偏霸部》。疑阳休之作《偏霸部》时,缩写《十六国春秋》各帝王传,抄成一式两份,一份单行,即《隋书·经籍志》所著录的《纂录》11卷;一份收入《修《文殿御览·偏霸部》。后来,北宋编纂《太平御览》因袭《修文殿御览》,考《何本》太平御览·偏霸部》引《十六国春秋》完全相吻合,证明《何本》与《太平御览·偏与霸部》史源相同,《何本》并非伪书。当然,《何本》系从《太平御览·偏霸部》中抄出,还是《隋书·经籍志》所著录的《纂录》11卷并未亡佚,而被何镗收入《汉魏丛书》,已无从详考。从《崇文书目》著录《十六国春秋略》和司马光《资治通鉴考异》引用《十六国春秋钞》来判断,《纂录》在北宋时尚存。但《何本》为16卷,与《隋书·经籍志》所著录卷数不合,而《太平御览·偏霸部》所记录十六国帝王事正为16部分,因此,《何本》似从《太平御览·偏霸部》抄出,汤球认为《何本》即是《隋书·经籍志》著录的《纂录》本,似乎靠不住。 汤球既认为《何本》即是《隋书·经籍志》所著录的《纂录》,遂对《何本》略作校勘,并改16卷为11卷,名曰《十六国春秋纂录》,刊行。 汤球《十六国春秋辑补》 《屠本》既被清代学者判为伪书,汤球遂在《屠本》的基础上,对其所引用群书材料进行核对整理,重新编辑成册,名曰《十六国春秋辑补》(下文简称《辑补》,凡100卷,又补作《年表》1卷,计101卷。 汤球是清末人,一生从事教授和著述。著述以辑佚为主,成帙者繁富,其中辑佚晋史著作23种,如《九家晋书》、《九家晋纪》、《汉晋春秋》、《晋阳秋》等,号称辑佚大家,具有丰富的辑佚经验。同时,汤球也一定很了解前人对《屠本》的诘难和批评,他本人也对《屠本》提出了很多批评意见。因此,《辑补》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十六国春秋》辑本。但仔细翻检《辑补》,虽克服了《屠本》的一些弊病,仍存在很多问题,不能尽称人意。 首先,汤氏的指导思想出了问题,他深知群书保存下来的《十六国春秋》佚文太少,不可能恢复崔书之原貌,但又强求复其原貌,于是,他在群书中搜集《十六国春秋》佚文的同时,又作了"补"的工作。不可求而强求之,必然是事倍功半,《辑补》的问题就出在这里,坏在一个"补"字。事实也如此,《辑补》是"取《纂录》本及《晋书》传、记(案:指《载记》)及原书之散见于诸书者"编辑成书的,其中主要"以《纂录》为底本","以《晋书》张轨、李暠等传及刘渊诸《载记》补足"。(17)实际上是以《何本》、《晋书·载记》以及《张轨传》、《凉武昭王李玄盛传》为基础,吸收《晋书》各列传中十六国人物传以及散见于《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御览》等类书和《资治通鉴考异》、《开元占经》、《广韵》等唐宋文献征引的《十六国春秋》佚文,并补进了《魏书》、《宋书》、《通典》、《资治通鉴》等有关段落,编辑成帙的。因此,汤氏既攻《屠本》"太乏剪裁",又步屠氏之后尘,重蹈其辙,简而言之,《屠本》之失,《辑本》亦多有之。现仅就笔者一管之见,列其不足称者如下: 《晋书载记》30卷、《张轨传》、《凉武昭王李玄盛传》及列传中十六国人物传,皆为房玄龄等人据《十六国春秋》改写而成,正如前文所说,决不能把其视为崔氏之旧。此其一也。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