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司马迁民族观批判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殷都学刊》 星汉/栾睿 参加讨论

《史记》有六篇今天看来是我国少数民族的列传。即:《匈奴列传》、《南越列传》、《东越列传》、《朝鲜列传》、《西南夷列传》、《大宛列传》。在司马迁的眼中,前五篇所记载的民族,均是华夏一统,不是少数民族。匈奴,是"夏后氏之苗裔也"。夏的祖先"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南越王赵佗本是秦时南海的龙川令。越氏出自赢姓。赢姓是大舜赐给伯翳的,而伯翳又是帝颛顼之裔孙,不用说是黄帝的"苗裔"。《东越列传》中"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句践之后也"。而句践又是"禹之苗裔"。《朝鲜列传》首句"朝鲜王满者,故燕人也"。而燕是周的同姓,"姓姬氏"。周的祖先后稷是帝喾的后代,而"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西南夷最大的国家属滇,滇王庄靖是楚庄王"苗裔","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
    汉朝周边国家的君主与其臣民多系同族。这样看来,汉朝周边国家的君主臣民和汉朝的君主臣民都是黄帝的"苗裔",本是一家子云。既是一家子,当然皆我族类,是一个"民族"。在司马迁看来,一个"民族"可以在同一块土地上建立多个国家,尽管他们的语言、习俗、服饰等方面不同。既然是一家子,这土地、财产应当人人有份,大家都有分享祖先遗产的权力。谁有能耐谁"当家"。在汉武帝当大君主的时候,南越"纳贡职",东越"葆守封禺为臣",朝鲜"葆塞为外臣",西南夷"请为内臣受吏",都是"中国"的一部分。匈奴这位"兄弟"不大听话,"常为中国患害",那汉朝就摆出架式,"设备征讨"。不管是和还是战,都是"哥儿们"之间的事。
    在今天看来汉朝周边的少数民族,司马迁把他们说成和汉朝是一家子,是不科学的。但它却反映了司马迁的一种民族平等的思想,这种思想的产生,是当时各诸侯国经过融合,兼并而趋于大一统的结果。司马迁处于大汉帝国蓬勃向上、大有作为的时代,当时两关(阳关、玉门关)以东的大地由分散走上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司马迁准确地记录了这一趋势从民族问题来看,司马迁的民族观是进步的。
    在司马迁的眼中,真正的外族是《大宛列传》中的西域诸国。《大宛列传》记载大宛的文字并不多,更多的文字记载了以大宛为基点的周围的国家。这些国家的情形都是通过张骞给汉武帝的述职报告讲出来的。严格地说,《史记》并没有给"外国"立传。《大宛列传》实际上是外交家张骞的传记。司马迁把《大宛列传》置于《游侠列传》、《佞幸列传》之前,《儒林列传》、《酷吏列传》之后,其用意亦在说明,他写的是人物传记。
    在《大宛列传》中,司马迁在民族问题上对待西域诸国和两关以东地区的态度截然不同。认为张骞通西域是多事,认为汉朝伐大宛是非正义的扩张掠夺。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汉朝与西域诸国的交往和战争看出来。
    张骞初使西域,其目的是为汉朝抗击匈奴寻找同盟军。司马迁对匈奴经常骚扰汉境极为反感,主张反击,所以对张骞此次远行秉笔直书,毫无微辞。张骞虽未完成使命,但他对张骞给予高度的赞扬:"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
    张骞再使西域,司马迁颇不以为然。他认为张骞迎合汉武帝好大喜功、扬威四海的心理,而劝汉武帝西联乌孙、"断匈奴右臂"的;又载张骞进言:"自其西大夏之属,皆可招来为外臣"。在"天子以为然"后,张骞第二次出使了西域。但由于张骞出使的动机不纯,出使的结果仍然是"不得其要领"而回。
    "寓论断于序事"是《史记》的表现手法之一。这是学者们公认的。司马迁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是张骞在"既失侯"的情况下,才给汉武帝出主意西联乌孙的。这说明张骞是为了谋求恢复侯爵而向汉武帝进言的。这种目的不纯、缺乏依据的外交,当然要失败。张骞带去六百匹马,"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带回来的只是"马数十匹报谢"而已,至于其后"西北国始通于汉",不过是出使的副产品,也是汉武帝谋求天马的媒介。从此,汉武帝求马的"使者相望于道"。而最后,"使者既多,而外国益厌汉币,不贵其物"了!
    张骞再使西域归来,"拜大行,列于九卿",其后"从吏卒"们,都摸透了汉武帝的心理,"上书言外国奇怪利害,求使"。而汉武帝也不问"所从来",统统加以录用。这些家伙在汉武帝面前胡吹,吹得越凶,得到的外交使命越重。"故妄言无行之徒皆争效之"。西域诸国觉得这些"汉使"们说话没准儿,也就不把他们放在眼里,沿途不给他们供应食物。
    "汉使"们"积怨"无礼,西域诸国就不客气了,"至相攻击","攻劫汉使"。"汉使"们为报饥腹受攻之仇,回到长安,争言外国灾害。皆有城邑,兵弱易击"。汉武帝于是遣赵破奴西击楼兰。
    在这里,司马迁的态度很明确:因为张骞意欲恢复爵位,而引起了汉武帝的不义之战。司马迁不但谴责汉武帝,也谴责了张骞及步其后尘的"汉使"们。
    司马迁说:"汉使"们还是不肯息事宁人,他们又对汉武帝说,大宛有善马在贰师城,但藏起来,不肯献给汉使。"天子既好宛马,闻之甘心",便命车令等人去买马。大宛认为贰师马是本国的镇国之宝,不卖。车令等人口出狂言,大耍威风。大宛当然咽不下这口气,在车令等人回汉的路上,将其攻杀。"于是天子大怒"。曾多次出使大宛的姚定汉乘机在汉武帝面前胡说什么大宛兵弱,只要汉朝出兵三千,以强弩射之,即可破宛。汉武帝再次轻信。恰值宠姬李氏之兄李广利没有爵位,武帝为取悦于李氏,给李广利一个立功的机会,便拜李广利为贰师将军,西伐大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