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论刘师培《左庵集》的学术思想(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清史研究》 浦伟忠 参加讨论

刘师培还从《春秋》三传的行文上来推究三传成书的先后。比如,他认为:《左传》记事不用“盖”这个表示疑惑的词,而《公羊传》、《谷梁传》在记事中往往使用“盖”。此外,《公羊传》、《谷梁传》还经常在记述中使用“或”这个表示疑惑的词。刘师培认为,《公羊传》、《谷梁传》的记述之所以有这个特点,是由于《公羊传》、《谷梁传》的传人没有能见到残缺前的史料,所以,在记事叙述时,往往疑惑而不能确定,以致事件的记叙残略而不全。刘师培以此认定《公羊传》、《谷梁传》二书的成书晚于《左传》。⑤
    刘师培的论断得到今天大多数研究者的赞同。今人在研究中也开始注意到《春秋》三传在史实的阐述、书法的解释、礼制的描绘上的不同。他们认为,《春秋》三传对同一史实的不同记述,正是“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⑥的时代反映。礼制崩坏,《公羊传》、《谷梁传》的传人已不谙识前代礼制,只能根据揣测来解释,如《公羊传》的作者以《春秋》所记有西宫,推测诸侯也应当有东宫;《公羊传》的先师鲁子以《春秋》所记有西宫,推测诸侯应该有三宫。⑦他们对诸侯宫室制度已全然不了解,所以只能根据《春秋》经文臆测,这样就难免不出差错。一部《谷梁传》,引“传曰”有九次,引“其一传曰”一次,这可以说明《谷梁传》在成书时,采撷很多的别传他说。如《春秋》庄公三年“五月,葬桓王”,《公羊传》说:“此未有言崩者,何以书葬?盖改葬也。”《谷梁传》说:“传曰:改葬也……或曰:却尸以求诸侯。”周桓王下葬这一史实,当时一定流传有许多的说法,这从《谷梁传》引“传曰”,又引“或曰”可以看出。《谷梁传》之所以取二说,正因为它对此事有疑惑,不能断然以决。《公羊传》所说“盖改葬也”,虽然选择“改葬”之说,也仍然是疑惑不定,所以用“盖”字来表述。正如刘师培所说,这些疑惑之语和对礼制的揣测,正是《公羊传》、《谷梁传》成书时代较晚而造成的。
    我们认为,考定《春秋》三传的成书年代,其意义并不仅仅在于证明《左传》不是伪作,我们可以从其记述的异同上推究三传的承继与相互影响,探讨《春秋》三传与时代、社会、语言的关系。应当说,我们在这些方面的研究还是很不够的,而刘师培的论述无疑会给我们不少启发。刘师培运用比较的方法,指出《谷梁传》、《公羊传》在史事的阐述上受《左传》的影响,并且从《春秋》三传的语言研究入手,指出《公羊传》、《谷梁传》行文多疑似之词。这种用比较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经学进行研究,可以说是刘师培经学研究的特色。
    其三,《左传》是否刘歆伪造,是经学研究中颇为人关注的一个问题,刘师培对此也有很多的论述。他说:“周季之书所述‘春秋’,均指《左氏》。”⑧他列举四例,说明战国时的儒生“均以《左传》即《春秋》”。他根据《战国策》的记述进行论证,认为书法、凡例都是《左传》原本就有的;又引《韩非子》之文,指出先秦诸子已有引述《左传》“君子曰”的,《左传》书法、凡例、“君子曰”并不是刘歆后来增补的。言之有据,令人信服。刘师培这一观点,被今人所接受,当代许多著名学者的著述都引证了刘师培这一论点。
    刘师培还认为:《左传》在汉初就已经很流行。汉初,《左传》的流行有两种途径,一是在汉朝宫廷流行,一是在民间流行。宫廷流行的《春秋左氏传》,是荀子的传人张苍所奉献的,西汉秘府从此收藏有《春秋》古经及《左传》。西汉初年的诏书、礼仪采用了《左传》许多的说法。他还列举了许多事例说明《左传》在民间的传授也是绵绵不绝。他指出,汉代儒生,有学《左传》而兼通《公羊传》的,也有学《左传》而兼通《谷梁传》的。一些今文大师诸如伏生、韩婴、董仲舒等,也都曾援引过《左传》。我们可以看出,刘师培论述的重点,并不仅仅在于说明《左传》不是刘歆伪造,而是要说明“前儒治经,左右采获,不囿于一家之言”。⑨
    对先秦子书进行深入研究,以达到弄通《春秋》及三传的目的,是刘师培经学研究的另一个特点。为了深入研究经学,他不仅注意到儒家经典与各家传述之间的关系,而且将子书研究与经学研究结合起来。他说:荀子是《左传》先师,所以《荀子》一书的记述就和《左传》有许多的相同之处。要研究《左传》,也必须得研究《荀子》。先秦诸子有本《左传》为说以及与《左传》互相发明的,因此,《左传》中许多解释不清或不完整的记述,完全可以根据诸子的记述来阐明。他引述《韩非子》、《吕氏春秋》、《鲁连子》等来证明他的观点。⑩将经学研究与诸子研究密切联系起来,是刘师培超出前人之处。
    同一时代的著述,除了在语言表述上有共同点外,它们对某一历史事件的记述也会有相合之处,在思想观念上有相通之点。先秦子书与儒家经典产生的时代相近,所以,作为一个经学研究者,应该对先秦子书作深入的研究。刘师培在这方面作了很多工作,他对许多子书的校勘和注释,为他的“以子通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注意到经书、子书之间的联系,从子书中寻找解释来充实经学理论,正因为如此,刘师培才能在经学研究中取得较大的进展。我们可以这样说,经学研究由于注意到了子书的重要性,而呈现出了全新的面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