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地位 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同各种思潮与流派斗争、竞争中得到发展,解放后随着唯物史观的普及,取得核心主导地位。在理论上,马克思主义史学比资产阶级新史学要高出一个时代。马克思主义史学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学的面貌,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要理直气壮地肯定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地位。 蒋大椿:解放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主要是同其他派别互相补充、斗争和竞争中成长的,从其他派别那里学到好多东西。解放前马克思主义史学处于定型化时期,是最先进的,代表进步潮流,但还不能说是主流。解放以后,马克思主义史学成就也很多。对此要理直气壮地充分肯定。比如在历史认识上,讲历史是合规律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以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解释历史,总比其他派别强,为什么不能肯定?而且只有马克思主义才系统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在史料上,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成绩也很大,解放后成果更多。这些完全应该肯定。吕振羽等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讲中国历史是各民族平等发展的历史,这也比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强得多。另外讲阶级斗争是历史的动力,在解放前是正确的,当时的现实就是如此,肯定人民革命自然会承认这一点,这是真理相对性的体现。解放后马克思主义史学基本按定型化方向发展,普及传播开来。郭老在史学会成立大会上讲史学的六大变化,第一条就是向唯物史观的转变,这是有意义的。 吴怀祺:如何认识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史学,是当代史学思潮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这一时期各个史学家所作的重大贡献,都要给以科学的评价。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对其他史学家的成就是十分重视的。把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与其他史学的成就对立起来,是不符合事实的。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中,一方面指出罗振玉与王国维在思想上的局限,另一方面也指出:“大抵在目前论中国的古学,欲清算中国的古代社会,我们不能不以罗、王二家之业绩为其出发点了。”侯外庐先生也多次说到他的研究与中国的考据学的关系。同样,不少其他史学家在这一时期,认识到唯物史观对史学研究的重要性,出现了向唯物史观靠拢的倾向。 从史学发展的趋向上看,从史癣言的意见不完全一致,有待于展开进一步的讨论。本纪要反映的是各发言人自己的观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