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利簋“岁鼎”析疑(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考古》 罗琨 参加讨论

当然,以上解释涉及《世俘》的可信性。《质疑》作者援引顾颉刚所说:“这是一篇断烂的文章,错字、脱字、误字不知凡几。”例如“排起干支来,从‘一月壬辰’到‘四月乙卯’该有144天……从文字上看,‘一月’到‘四月’只有四个月,可见月份和干支是不适应的”,提出“《武成》、《世俘》所记史事或有根据,其引文中的历日实在令人不太放心”。毫无疑问,1963年顾颉刚《〈逸周书·世俘篇〉校注、写定与评论》梳理了前人的研究,提出了尚未能解决的“难关”,对于《世俘》的研究是一篇重要文章。然而,40多年过去了,在前人的基础上陆续有新成果问世,除了文献学的研究之外,一些研究甲骨、金文的论文也涉及了对《世俘》部分内容的考订,通过将甲骨刻辞、铜器铭文与《世俘》等文献融会贯通、综合考察,已经对顾颉刚指出的这篇“西周时代”“断烂”文章的“难关”,有不少突破,例如用甲骨文排谱研究的方法,已经可以解决“月份和干支”“不适应”的问题⑤。
    第四,关于“岁鼎”究竟是“岁星”还是“岁祭”,及其与“岁在鹑火”关系问题,已有数位学者论述过。在“武王征商”之甲子朝,在两军对垒的战场上举行岁祭是难以解释的。而“岁鼎”释为“岁星正当其位”⑥ 或解释为正当岁星当空之时⑦,不仅有古文字学的根据,就整篇铭文看也能解释得文通字顺。当然,这种观点立足于将利簋铭文与先秦文献所载“武王克商,岁在鹑火”相联系,而《质疑》认为,“西周人还没有二十八宿和十二次的知识,也不可能说出伶州鸠那么一段话来”,这段话“是典型的战国星相家的星占说,用春秋时代的人伶州鸠的口讲出战国人编造的故事,这本身就近似于胡言乱语”。
    应该如何认识《国语·周语》伶州鸠的一段话、十二次的观念出现在何时、二十八宿体系创立在何时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有待深入研究,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不过,应该看到,古代对于天象的认识有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尤其是十二次中的大火、鹑火等不仅是次名,也是星宿名,古代对这些星宿观测和记述的历史非常久远。
    仅就分野而言,较早见于《周礼·春官宗伯·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郑玄注:
    星土,星所主土也,封犹界也。郑司农说星土,以《春秋传》曰参为晋星,商主大火,《国语》曰岁之所在,则我有周之分野之属是也。玄谓大界则曰九州,州中诸国中之封域,于星亦有分焉,其书亡矣,堪舆虽有郡国所入度,非古数也。今其存可言者,十二次之分也:星纪,吴越也;玄枵,齐也;娵訾,卫也;降娄,鲁也;大梁,赵也;实沈,晋也;鹑首,秦也;鹑火,周也;鹑尾,楚也;寿星,郑也;大火,宋也;析木,燕也。
    对此,历来不少学者进行过研究并且提出了许多问题,有必要加以梳理,作为今天研究的起点,但这不是本文所能容纳的。概括地说,可以归纳为三个问题。
    1.分星之说非常古老。如宋人所著《六经奥论》卷六《分野辨》说:“分星之说其来尚矣。然古之星经,至汉散亡,保章氏分星不可考,今堪舆所载,虽有郡国,所入度非古数也。”则意味着最早的分星说是后来十二次分野的源头,而不是它的结果。
    2.《国语》所载鹑火与周的关系,和参为晋星,商主大火同例。如宋叶时《礼经会元》卷四《分星》论分野之疑,总结了各家之说。又征引郑司农注及史籍,论说“主分野之是者”,往往列举“鹑火之次,当周之分”;“实沈之次,当晋之分”;“鹑尾之次,当楚之分”;“大火之次,当宋之分”证明“分野之说为不疑失”。此四者相关记载较多,有一定道理。
    3.堪舆所载十二次之分,的确多有疑问,对于《质疑》提出的伶州鸠之言“缺乏逻辑的合理性”问题,前人曾提出不少质疑,如宋人所著《六经奥论·分野辨》分析,“正得躔次者”仅并州、荆州;“得躔次之微差者”为益、幽、兖三州;“最差者”占一半以上。宋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卷一《历代州域总叙》也历数十二次之分可疑之处,并说“伶州鸠曰‘岁之所在,我有周之分野’,盖指鹑火为西周丰岐之地,今乃以当洛阳之东周,何也?周平王以丰岐之地赐秦襄公,而其分星乃谓之鹑首,又何也”。直到清代,还有学者们不断对分野说提出疑问,而可疑之处不是时代错位所能解释的,对此,前人也作过很多探索。
    值得注意的是,《六经奥论·分野辨》认为,“国有分星,盖古人封国之初,命以主祀之意”,也就是说最早的“分星”是某些部族自古以来崇拜的星宿。宋代学者论分星,往往联系“辰为商星”,这个古史传说见于《左传》:
    昭公元年: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