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后人尊为实录的《史记》,其《赵氏家》一卷中却夹杂了许多神话般的传说故事,为此,后世史家多有评讥,《法言·重黎》篇称“赵氏多神,圣人曼云”[1],《经史答问》说“世家莫如赵之诬谬庞怪,谓非纬候之先驱不可矣”[2]。我们认为,这些被后人视为诬谬庞怪的记载,正是先秦赵氏多神崇拜的实录。 一、赵氏多神的产生与解释神意之手段 扬雄在《法言》中所称的赵氏多神,是指赵国历史上赵人有众多的神话传说。有关赵氏起源的神话可以上溯到传说时代,据《史记·秦本纪》记载,在赵氏始祖女修时,便有了女修吞玄鸟卵而生大业的神话。自此而后。有关赵氏的怪异神话几乎贯穿了整个赵国历史。以往学者曾据《赵世家》,对赵国历史上的怪异故事做了如下总结:屠岸贾诛赵氏一,宣孟梦叔带二,简子游钧天三,有人当道四,天神遗无恤竹书五,武灵王梦处女六,孝成王梦乘龙七。[3]除前人所举之外,《赵世家》还载有赵夙复霍泰山之祭而赵国复穰的故事,《史记·秦本纪》载有赵氏男性祖先大业之玄孙孟戏中衍鸟身人言的神话,《水经注》载有赵武灵王见群鹄游于云中而筑云中城的传说,《左传·成公五年》载有赵婴祭天而速亡的故事。赵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几乎都笼罩有神话传说的光环。 赵国历史记载中所夹杂的众多神话,形成的途径主要是靠梦与巫占。在前面列举的赵人神话中,宣孟梦叔带、赵武灵王梦处女、孝成王梦乘龙都是由梦而引出的神话;屠岸贾诛赵氏事件,未发生前有宣孟梦叔带、赵盾卜、史援占揭示其先兆,发生后又有晋景公疾,通过占卜知道大业之后不遂者为祟,从而使赵氏复兴。赵孝成王梦乘龙上天,不至而坠,见金玉之积如山,第二天,筮史敢占之。这两个神话,除由梦引出外,还将占卜这一揭示神意的方法搀入其中。 梦与筮占,是古代神人沟通的主要途径。梦这一自然现象,在古人眼里充满了神秘色彩,他们经常将梦看作是神给人的暗示,为了揭开这些暗示,人们经常通过占梦的方式来预测未来吉凶,并使自己的行动与神的意志相合。甲骨卜辞,是商人占卜之记录,这些卜辞中就有一些占梦的记载,梦与占卜在商代已经成为神人沟通的手段。西周时期,占梦成为一种制度。《周礼·春官》记载,掌卜筮的太卜官“掌三梦之法,一曰致梦,二曰解梦,三曰咸陟”。太卜之下尚有属官卜师、卜人等。占梦在周代已经发展成为手段复杂并直接介入政治运作的行为。在记载春秋时期历史的《左传》一书中,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均有梦为其先兆,而这些梦大多也都通过占卜手段进行过预测与解释。自身为颛顼苗裔,在商周历史上即已成为著名氏族的赵氏,其历史上充满通过梦与筮占而形成的神话,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 春秋时期,赵人中流行的解释神意的手段主要就是占卜与筮法。作为解释神意的手段,占卜占据着主导地位。在赵人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通过占卜来解释一些日月食一类奇异的自然现象,或通过占卜来解梦,以预测未来事情的吉凶。《左传·昭公三十一年》记载:“十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是夜也,赵简子梦童子臝而转以歌。且占诸史墨,曰:‘吾梦如是,今而日食,何也?’对曰:‘六年及此月也,其入郢乎!’”《赵世家》中记载的赵盾梦叔带持要而哭,甚悲,已而笑,拊手且歌。这些日常生活中的梦,都是通过占卜来进行解释的。 春秋时期赵氏统治集团的重大政治决策,往往要通过占卜来进行。在晋国内乱之时,赵衰就是通过占卜,来决定自己政治前途的。“赵衰卜事晋献公及诸公子,莫吉;卜事公子重耳,吉,即事公子。”[4]《赵世家》正是赵衰的这个抉择,为赵氏在晋国的迅猛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愈演愈烈,占卜在战争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赵人在战争中的重大决策,往往都要进行占卜。《左传·哀公二年》:赵鞅与范、中行氏、齐、郑联军在戚交战,赵盾卜战,龟焦。《左传·哀公九年》:宋公伐郑,晋赵鞅卜救郑,遇水适火,占之史赵、史墨、史龟。史龟曰:“是谓沈阳,可以兴兵。利以伐姜,不利子商。伐齐则可,敌宋不吉。”《左传·哀公九年》:“夏,赵鞅帅师伐齐,大夫请卜之。赵孟曰:‘吾卜于此起兵,事不再令,卜不袭吉,行也。’”《左传·哀公十七年》:“夏六月,赵鞅伐卫。齐国觏、陈缅救卫,得晋人之致师者。……简子曰:‘我卜伐卫,未卜与齐战。’乃还。”占卜,成为赵人军事决策必不可少的手段。 由于占卜活动在赵人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赵国设有专门主管占卜事宜的太卜和史。太卜之职主要执掌三兆之法、三易之法、三梦之法,以邦事作龟之八命,以八命赞三兆三易三梦之占,以观国家之吉凶,以诏救政。[5]一言以蔽之,太卜是掌管占卜的最高官员,他通过占卜来参与最高政治决策。赵国的太卜一职见于《战国策·东周策》,据《东周策》记载,赵国攻取了周的祭地,郑朝将三十金“献之赵太卜,因告以祭地事。及王病,使卜之,太卜谴之曰:‘周之祭地为祟。’赵乃还之”。太卜借助占卜王病谴责赵卫,正是太卜通过占卜以参加政治决策的例证。赵国史,就是《周礼·春官》所记载的占人之史,由他具体负责占卜事宜,《周礼·春官》记载,凡卜筮,君占体,大夫占色,史占墨,占墨也就是占看灼龟骨所显的裂痕的大枝,以此解释占卜的结果。见于文献记载的赵氏史官,有史赵、史墨、史龟、史援、筮史敢等。 赵氏最高统治集团的占卜活动,分卜和占两步进行,卜者一般为赵氏之主,而占者则多由史官进行,赵盾梦叔带持要而哭时,赵盾卜,兆绝而后好,史援占梦,对梦进行了解释。哀公九年宋伐郑,赵盾卜是否救郑,然后请史赵、史墨、史龟三位史官同时进行占释,赵氏同时有三位史官占释,应该就是从商朝开始延续下来的三占从二之法。 除占卜外,筮法也是一种解释神意的手段,战国时期的赵国还存在有筮史之官,以掌管筮占,据《史记·赵世家》记载,赵孝成王四年,赵孝成王梦乘龙飞上天,不至而坠,“王召筮史敢占之”。如果遇到占卜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赵人也时常借助筮法来进行决策。鲁哀公九年,在是否派兵救郑这个问题上,三位史占辞各不相同,阳虎以周易筮之,才决定不派兵救郑。占卜与筮法并用的现象,从商朝以来已经出现,赵人占卜与筮法并用,应当就是古代卜筮并用之法的延续。 频繁的占筮活动,是赵人神秘思想颇为盛行的表现。对充满神秘思想的赵人历史的描述,其中有一些神话传说故事,这本来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