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赵世家》中赵氏多神崇拜资料来源之臆测 与《史记》诸世家相比,《赵世家》确有多神之特点。司马迁著《史记》有实录之称,在著传说时代的历史《五帝本纪》时,司马迁尚做了深入研究,择其言之优雅者。何以《赵世家》竟记多神?我们推测,这可能与司马迁著述《赵世家》时所依据的材料来源有关,而其材料的直接来源,一部分可能是赵国人自己著述的有关赵国历史的谱牒,另有一部分则可能来源于太史公在赵地所搜集到的赵人传说。 《史记·六国年表》载:“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秦火之中,因史记独藏周室,故被灭。然考诸文献记载,有关六国的史记与谱牒也当有幸存者,如《汉书·律历志》就曾引有《六国春秋》之文,《汉书·艺文志》也载有《世本》十五篇、《青史子》五十七篇。司马迁作《天官书》云:“余观史记,考行事。”《史记》自序也说:“虠史记石室金匮之书。”在有幸尚存的诸侯史记中,赵人所作有关赵国历史传说的谱牒当居其一。 有关赵国历史传说的谱牒与《史记》之所以能够保存下来,当与秦赵共祖有关。赵国历史上的许多神话都与秦赵共同祖先或共同的图腾崇拜有关。赵简子魂游均天与秦缪公之帝所的故事雷同,扁鹊解释此事也援引秦缪公之帝所的故事为说。下宫之难后,晋厉公疾,占卜结果为大业之后不遂者为祟,大业为秦赵之共祖。赵武灵王游大陵,梦处女鼓琴而歌曰:“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华,命乎命乎,曾无我嬴。”[4]《赵世家》嬴为舜赐秦赵之祖大费之姓,是秦赵共同的族姓。原过遇霍泰山之神,神与其竹二节,内藏朱书示赵毋恤“至于后世,且有伉王,赤黑,龙面而鸟喝……”[4]《赵世家》。秦赵共祖中衍人面鸟噣,赵之伉王鸟噣当直接承袭中衍而来,且鸟噣之说起源于秦赵之鸟图腾崇拜。赵氏之神话与传说,多与秦赵之祖或图腾崇拜有关,可能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有关赵国历史的神话传说的书籍才被保存下来。司马迁著《史记》时,直接录入《赵世家》中,因此《赵世家》在《史记》中显得非常特别,让后人多生疑窦。 我们推测,《赵世家》的材料来源为幸存的赵史记或有关赵国的历史谱牒,还有一个间接证据可做证明,这就是人们熟知的赵氏孤儿的故事。有关此故事的记载,《赵世家》与《左传》截然有别,经当代学者考证,《左传》记载较为可信。但是,《赵世家》所载赵氏孤儿的故事是如何产生的呢?我们以为这正是赵国人在为祖先讳,他们将庄姬与赵婴齐私通的家丑遮掩起来,而篡改为屠岸贾等人陷害赵氏,并因此编造了程婴、公孙杵臼等赵国历史上根本不存在的侠义英雄,非赵国人自己所为,《赵世家》所载的赵氏孤儿的故事根本就不可能产生。 《赵世家》所录赵氏多神的另一个资料来源,可能就是司马迁在赵地采访所得到的流传于赵地的传说故事。司马迁一生遍游祖国大地,其足迹也曾踏上先秦时期的赵国故地,另外太史公一生结交许多英雄豪杰,这些英雄豪杰中有许多便是赵国人,司马迁在赵地采访到的民间传说与赵国豪杰给他讲述的传说故事,可能成为《赵世家》所记赵国神话的另一来源。③ 《赵世家》中所记赵氏多神的资料来源,最有可能的便是以上两种,而这两种来源,正是民俗学资料来源中比较可靠的两种。因此,我们认为,《赵世家》中有关赵氏多神的记载,正是赵国宗教崇拜的实录。 五、小结 赵氏宗教崇拜,与春秋战国时期其他宗族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 1.赵氏宗教崇拜具有原始性。赵氏起源甚古,历史源远流长。赵氏在其文明发生以前所产生的原始崇拜,如图腾崇拜、高山崇拜、灵魂崇拜与祖先崇拜等,在进入文明社会后仍旧保存下来。它们随着赵氏的发展而发展变化,到春秋战国时期,它们有时仍以占卜、托梦等古老形式表现出来,有时则用战国时期已经开始流行的近乎荒诞的神话传说的形式表现出来。与战国时期其他诸国的历史记载相比,赵国的历史显得光怪陆离。后世史家既不明赵氏原始崇拜的历史,又不明赵氏原始宗教在战国时期所发生的变化,故怪赵氏之多神。 2.赵氏原始宗教发展到战国时期,注入了一些新内容,增加了一些新的表现形式,这就使赵氏的宗教崇拜具有极强的功能性。赵氏宗教崇拜的功能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随神设祀。在春秋时期,赵氏对霍泰山的传统祭祀大概已经废弃,在原过遇到霍泰山之神,霍泰山之神保佑赵襄子灭智氏之后,赵才重新立祠祭祀霍泰山之神。这时的霍泰山之神,与原始宗教崇拜时的霍泰山之神已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说原始宗教崇拜的神还具有一些自然性的话,这时候神的意义则主要是赵人利用其神秘性而神话自己了。其二是随时对表达神意与上天意志者进行赏赐。赵简子疾,扁鹊说出其魂游均天之事,简子悟,赐扁鹊田四万亩。致帝命的当道者为赵简子解释了魂游均天之事,简子问其姓而延之以官。赵氏宗教崇拜的功能性,是进入文明时代的赵氏宗教异于其原始宗教的最大特征,也使赵国历史的神秘色彩大大加强。 收稿日期:2005-12-26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