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论方伯谦被杀是否冤案问题(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东岳论丛》 戚其章 参加讨论

方氏后裔的文章以《为我伯公方伯谦鸣冤》为代表,认为“中国与日本在时间上有一小时的时差”,故对日本文献中凡记述黄海海战经过的时间都要减去1小时。此说固然新颖,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呢? 根据这一设想,方文便将日方记载的时间都提前1小时,如开战时间12时50 分改为11时50分,停止战斗时间午后5时半改为4时半,以“证明济远舰不是逃,而是恶战停止后与日舰同时离开战场”〔16〕。事实上并不存在所谓“时差”的问题。济远于海战翌晨丑刻回旅,大队于卯刻始到,前后相隔4个小时,皆是由旅顺前敌营务处记录在案, 有什么“时差”问题呢?
    那麽,中日双方记载之间是否存在“时差”问题?不妨将丁汝昌海战报告中所提出的3个重要时间,对照日方记载,验证如下:
    一、丁称:“昨日大东沟外,十二点与倭船开仗。”〔5 〕乍看起来,丁汝昌所报告的开战间为正午12点,似有问题。因为据日方记载发出黄海之战第一炮的时间是在12时50分。其实,这只是计算时间的方法问题。早在“午初”,北洋舰队已发现日舰,丁汝昌即下令“起椗迎击。”〔5〕“午初”即上午11时,双方舰队距离尚在25 海里开外〔17〕。北洋舰队以7海里的时速,日本联合舰队以8海里的时速,相互接近。直到12时30分,日舰第一游击队吉野等舰始按本队旗舰命令,变时速为10海里〔18〕。当日本舰队驶来时,正值北洋舰队的午餐时间,按舰队秋季作息时间,11时55分午餐〔17〕。据洋员泰莱(W.F.Tyler )记述,他先“草草果餐”,继之用半小时忙于“巡览”炮弹库等处,及登上飞桥“回环一览”后,定远才发出了黄海之战的第一炮〔1〕。 其间共花时间当在3刻钟以上,故日方记载的开战时间是准确的。 丁汝昌于11时下令“起椗迎击”,而定远于12时50分发出第一炮,他不过是两个时间取其中,以12点开仗上报,并不能以此证明双方所记存在“时差”的问题。
    二、丁称:“至未正二刻,平远、厂丙二船,福龙雷艇继至。”〔5〕“未正二刻”为午后2时30分。在中方文献中,平远等舰艇驶至战场的时间只此一项记载。日方文献却有多处记述此事。如《松岛舰战斗报告》称:“2时30分,我舰与平远相距2800米时炮声逐渐炽烈, 终于接近到1200米。2时34时,平远26厘米炮弹命中我舰军官室, 穿过中央鱼雷室,左舷发射管射手4名当时阵亡,在33厘米炮炮座中爆炸。 ”《西京丸战斗报告》亦称:“2时40分, 敌炮舰二艘(原注:大概一艘是平远,一艘是广丙)和巡洋鱼雷艇一艘(引者注:指福龙号)来袭。”〔18〕双方所记平远等参战的时间是完全一致的。可见,在中日双方记述黄海海战的经过方面,也找不到“中国与日本在时间上有一小时的时差”的证据。
    三、丁称:“五点半停战。”〔5〕是说当日下午5时30分双方停止战斗。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伊东祐亨的海战报告亦称:“镇远、定远和其余诸舰会合。本队和先锋队相距甚远,而且将近日暮,终于中止战斗,召回我先锋队,时值下午5时半刚过。”〔18 〕双方的报告又是完全一致,何来“时差”之说!
    由此可见,所谓“时差”问题,不过是人们的一种主观愿望和想像,实际上是并不存在的。
    “时差”说虽然不能成立,但翻案论者终于发现了一件据说是“不可多得之甲午海战原始资料”,足以“证明济远英勇善战,广甲先逃,济远的确战至炮毁无以应敌方退出战斗等问题。”〔19〕这就是《卢氏甲午前后杂记》稿本。但是,细阅全书,很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斯书作者卢毓英,乃马尾船政学堂管轮班学生,1889年毕业,时任广东海军广甲舰管轮。1894年5月系海军大阅之期,广甲等广东兵轮皆至北洋, 因留调遣,得以参加甲午海战。此非作者当时的记事手稿,而是事后追记,因已历年所,难免记忆不清。其内容有见有闻,而闻多见少。如丰岛一战,作者并未亲历,却记述济远悬白旗事甚详,实则闻诸他人。黄海一战,作者倒是参加了,但因在舱内操作,只是在两军接仗之初,才“上舱一望”〔19〕,也不可能真正了解海战的具体过程,故所述许多情节都是不准确的。兹举数例以明之:
    《杂记》称:“北洋水师统领丁汝昌复率左右翼军舰十艘,并镇中、镇南、镇北、镇东四蚊船及鱼雷艇七艘,载陆军三千名望韩进发,意在召敌也。”〔19〕短短数语,几乎处处皆错。丁所率之舰并非只有左、右翼,也包括中军。军舰数量不是10艘,而是12艘,即定远、镇远、经远、来远、致远、靖远、济远、平远、超勇、扬威、广甲、广丙;炮舰不是4艘,而是2艘,即镇南、镇中;鱼雷艇不是7艘,而是4艘,即福龙、左一、右二、右三。陆军不是3000名,而是铭军10营4000人;也不是由军舰载运,而是分乘新裕、图南、镇东、利运、海定五艘运船,由海军护航。其出航的目的地更不是朝鲜,而是鸭绿江口西岸的大东沟〔3〕。北洋海军此次出航的任务,主要是护运10营铭军从大东沟登岸, 又怎么能说是“意在召敌”?
    《杂记》称:“时我军前后错落,陈列似单雁行,又似双雁行。镇、定两铁甲居中,左致、靖、济,右经、来,平远在经、来后,广甲则在镇、致之后,而超勇、扬威又在广甲之后。”〔19〕所记又大误。前说军舰为10艘,此处开列舰名则有11艘,自相矛盾如此!何况海战在12时50分打响,最初参战者仅有10艘,也不是11艘。平远参战是在下午 2时30分,根本不可能列于北洋海军的编队之中。再说广甲排在左翼,而超勇、扬威则居于右翼之末端,它们怎会跑到了广甲之后?镇远既居中,其左依次为定远、靖远和致远,广甲又怎能跑到了镇远、致远之后?对比一下,《冤海述闻》对北洋舰队阵形的记述就十分清楚:“丁提督乘定远铁舰为督船,并镇远铁船居中,致远、靖远为第二队,经远、来远为第三队,济远、广甲为第四队,超勇、扬威为第五队,分作左右翼,护督船而行。”〔1〕日方记载也非常明确:“零时35分, 已经能明显看见敌舰,细一审视,定远作为旗舰在中央,镇远、来远、经远、超勇、扬威在右,靖远、致远、广甲、济远在左,形成三角形的突梯阵。”〔9〕两相印证,北洋舰队的接敌军形一目了然, 根本不存在《杂记》所说的那种排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