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论方伯谦被杀是否冤案问题(6)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东岳论丛》 戚其章 参加讨论

然而,既然要做推断,必先要设置推论的前提。“西战场”说的创造者事先是设有前提的,这就是假定日舰第一游击队的4 艘舰不是整体一起作战,而是分为两队:一队是吉野和高千穗;一队是秋津洲和浪速。这一预设的前提能否成立?就是说,到底日舰第一游击队是否有分为两队的情况?回答是否定的。对此,已有论者明确指出:“其实,进攻经远的并不只是高千穗、吉野两舰,第一游击队四舰均在现场。……海战时第一游击队是一个战斗集体,始终保持‘鱼贯纵阵’队形作战,既不会将四舰一分为二,更不会只用其中一艘去孤军作战。因为海军作战只有保持一定的队形,在统一指挥下作战,才能有效地发挥火力,打击敌人,这是一般的军事常识。此外,我们从各种书籍所绘黄海海战航迹图也可以看出,第一游击队在整个海战过程中都是保持四舰鱼贯纵队阵形,从未见有分开作战的记载。”〔23〕这段话是有充分根据的。试看日方所绘制的《第一游击队航迹图》,按系列排凡16幅,第一游击队四舰保持鱼贯纵列,一气到底,从未有过分开作战的情况〔18〕。甲午战后日本出版的战史著作,如平田胜马之《黄海大海战》(1896年)、川崎三郎之《日清战史》(1897 年)、 日本参谋本部之《日清战史》(1904年)、日本海军军令部之《二十七八年海战史》(1905年)等等,其所附黄海海战双方舰队之系列航迹图,也都可以证明这一点。
    事实上,关于致远沉没后日舰第一游击队的行踪问题,第一游击队旗舰吉野值日官已经做了明确无误的记述。《吉野舰纪事》写道:“此时……各舰或西南或东北方向逃遁。定远、镇远二舰对我本队五舰。济远、广甲向西北方向逃跑。第一游击队追击靖远、经远、来远、平远、广丙及水雷艇。”〔24〕第一游击队司令官坪井航三海军少将的作战报告,说得更为具体:“3时30分致远右舷倾斜沉没。 经远仍在大火中挣扎,而且遭受破损,进退不得。最后敌阵终于全面溃散,各自逃遁。其中有济远、广甲、来远、经远、靖远、广丙。济远先于他舰逃跑,广甲、来远、经远、靖远继之,皆以大连湾为目标。广甲以下四舰,想要经过沿岸浅海逃走,平远、广丙则逃向北方。……我相信大胜的时机正在此时,遂命令注意水的深浅,随时增减速度,追击向大连湾方向逃跑的敌舰。……途中4时16分从靖远发出什么信号,来远(注:“来远”, 报告原作“经远”,系因船型相同致误。此据《高千穗某尉官笔记》校改,见《中日战争》(丛刊续编)第7册,第255页。)遂调转航向驶往大小鹿岛,接着靖远也驶向该岛。”〔18〕可见,济远舰先行逃走,第一游击队追击的是其他诸舰。至于下午3时30分以后第一游击队的行踪,日本海军军令部编纂的战史中也有详细的记述:“先是第一游击队留意水之深浅而增减速力,向大连湾方向追击逃逸之数支敌舰。当时济远、广甲向西北远远逃走,靖远、经远次之,来远后部火势旺盛,艇体向右方倾斜。4时16分,平远、广丙同水雷艇一同向北逃走之际, 靖远在樯上挂出信号,来远向小鹿岛方向变针,靖远亦取相同方向。于是,第一游击队向似未损伤之经远追击。4时30分,速力增至14海哩。到 48分,吉野以3300至2500米之距离先试行炮击,更于1800米之近距离进行痛击。未几,经远左舷倾斜,黑烟冒出,针路不定,操舵不稳。5时零5分,则变针向东。吉野欲追及之,改速力为10海里,向16点变针。此时,高千穗、秋津洲、浪速皆赶到,共同猛击,火势愈烈,烟焰熏天,已而舰体逐渐向左舷倾斜,而纵横旋转,尚未停止前进。25分,倾斜益甚,其右舷之推进器露出水面,前部随即起火。至29分,左舷舰首向水下沉去,遂舰首向东,左舷倾覆而沉。”〔25〕随后第一游击队乃以针路直指大小鹿岛方向,向靖远、来远追击。“途中,于5时45 分由本队旗舰发出‘返回本队’的信号,于是调转航向向旗舰靠拢。”〔18〕所有这些记载,足以说明第一游击队从未分为两队,而且一直保持原有阵形作战,直到战斗结束。致远沉没后,第一游击队先是追击靖远、来远等舰;接着四舰全力猛击经远,将其击沉;后又回过头来再次追击靖远、来远,直到被本队旗舰召回。请看:这里哪能看到济远的影子呢?
    大量的史料证明,所谓“西战场”说完全是靠思维创造的历史,乃子虚乌有,与真实的历史无涉。正如有的论者所指出的那样:“那个被描绘得活灵活现的‘西战场’,实际上不过是某些论者头脑中的幻影罢了,根本就不存在”〔23〕。
    五、从方氏自白看济远逃离战场的时间
    方伯谦刚回到旅顺,曾有一番自白,非常有助于弄清济远问题的真相。可惜的是,论者很少有人注意方氏之自白,翻案论者对其更是避而不谈。方氏自白是一份最珍贵的第一手史料,是应该认真加以研究的。
    方氏称:“昨上午十一点,我军十一舰在大东沟外遇倭船十二只,彼此开炮,先将彼队冲散;战至下午三点钟,我队转被彼船冲散。但见击沉敌船四只,我军定远头桅折,致远被沉,来远、平远、超勇、扬威四舰时已不见。该轮阵亡七人,伤处甚多,船头裂漏水,炮均不能放,驶回修理。余船仍在交战。”〔5〕 自白的目的虽在解释济远提前回旅的原因,但也说出了济远驶逃时的战场情况,值得重视。不妨结合其他可信史料,对自白的内容略加说明和分析:
    其一,最初北洋海军以定远、镇远、致远、靖远、经远、来远、济远、广甲、超勇、扬威十舰迎敌,到下午两点半钟平远也加入战斗,故自白称“我军十一舰”。
    其二,自白提到“致远被沉,来远、平远、超勇、扬威时已不见”的情况,值得注意。致远被沉是在下午3时30分,方氏亲自目睹, 可见当时济远还在战场上。不见超勇、扬威也不足怪,因为二舰本是弱舰,成为第一游击队首先攻击的目标。据日方记载,下午1时左右, 吉野等日舰猛攻超勇、扬威,二舰“共罹火灾,焰焰黑烟,遮蔽全舰。超勇右舷倾斜,状甚危殆。我游击队愈益逼近,遂击沉之。扬威驶向大鹿岛方向逃避,搁浅后被我舰破坏。”〔11〕这样,超勇、扬威早就在作战海域消失,自然方氏看不见了。
    至于平远和来远,则是另一种情况。超勇沉没后,平远驶至作战海域,于2时40分击伤西京丸。3时10分,又向日本旗舰松岛进逼,突发一弹,“打穿松岛左舷中央水雷室上部,在大樯下部爆炸, 打死发射员2名。”〔25〕可见,在此期间,平远是边战边向东进,到下午3 时以后已远离了济远的视野。来远先是与定远、镇远夹击日舰比睿,将其重创之。因日舰扶桑来援,定远、镇远便转而迎战扶桑。于是来远独自向比睿进击,“距战场七八哩”〔25〕时,已追之不及。后见日舰赤城受伤欲逃,来远追之,于2时20分突中一炮,引起大火。 “来远亦因起火而出于阵外,此火约历一点半之久。”〔12〕来远时在阵外,也非方氏视线所能及。所以,方氏自白所说的3点半左右战场之所见, 不难一一查实,都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