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夷务与商务(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 周湘 参加讨论

二、中央的政策
    在广州口岸的堵截措施也是以大黄和毛皮为主要的控御对象。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正月,清廷谕令广东的地方官员严防大黄落入俄罗斯人手中的可能性:
    现在恰克图闭关,不准与俄罗斯贸易,而大黄一种,尤为俄罗斯必需之物。……因思西洋等处与俄罗斯境壤毗连,常通交易,恐奸商等见新疆业经严禁,难以偷越,又思从广东海道,将大黄私贩出洋,偷卖与俄罗斯,希图厚利,亦未可定……(注:《清高宗实录》卷一三二一,乾隆五十四年正月辛己。)
    一个月之后,乾隆就此事再下谕旨,监控的范围由广东一地扩大到沿海的各个省份:“不特广东濒临洋面,即盛京、江南、闽浙、直隶、山东等省,俱有沿海口岸。现在粤省虽已经饬禁,而奸商等或又从各该省海道,将大黄私贩出洋,偷卖与俄罗斯附近番地,希图转售获利,亦未可定……”(注:《清高宗实录》卷一三二三,乾隆五十四年二月癸丑。)清廷对贸易态势揣测多于实证,故一再说“亦未可定”。为了封堵俄国人,清廷采取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
    1785年,恰克图闭市,广州的毛皮贸易并没有中断,反而由于缺少了俄国皮货的竞争,广州的毛皮交易繁荣一时。在1788~1792年间,此间的毛皮价格上升了20%,英美商人颇为此而窃喜。(注:《清高宗实录》卷一三二三,乾隆五十五年十一月戊寅。)贸易的繁荣,在税收上得到了反映,乾隆五十五年十一月,两广总督福康安上报关税的奏折引起了皇帝的注意:“因思粤海关收纳洋货税课,每征征收盈绌,不在洋船之多寡,惟视货物之粗细。到关细货较多,则征收自裕,但若钟表羽呢等件,究非民间常用之物,销售未能迅速,即商船贩运销多所致,税银亦不应比较盈余多至五十三万九千余两。”税收的增加使乾隆帝起了疑心:“朕闻外洋夷地,与俄罗斯相连,近年俄罗斯因未通贸易,北边一带,稽查严紧,私将海龙、黑狐等项皮张货物,由洋船贩至广东售卖。恐该关税课充盈,或由于此。”(注:JamesR. Gibson, Otter Skins,Boston Ships, and China Goods, The Maritime FurTrade of the Northwest Coast, 1785~1841.University ofWashington Press,Seattle, 1992,p.197.)粤海关的税收, 分为正税与盈余两大项,课税之时是既征收船料,也征收货物税,(注:梁廷楠:《粤海关志》卷二十五。又见故宫博物院编:《清代外交史料(道光朝)》第三册,页二二至二三,“两广总督李鸿宾等密奏妥议酌减夷船进口规银折”。)因此,断定税收增加的缘由在于皮张等贵重货物进口量增多,是十分武断的。乾隆帝对此并非一无所知,就在5年前, 他才免除了对收税不足额的粤海关官员的处分。(注:《清高宗实录》卷一二二五,乾隆五十年二月壬寅。)
    前后相隔5年,对税收盈亏的衡量采用了双重的标准, 大概不能用皇帝的健忘来作解释。乾隆帝此举,有其用心:迫使俄罗斯人在贸易战中败北,为解决政治问题添加筹码。因此,他特别提醒广东的官员,税收的增加可能与俄罗斯人的阴谋有关,然后才提出:
    俄罗斯需用内地大黄茶叶等物,刻不可离,若私贩皮货至粤,自必易换该国必需之物,透漏出洋。是名为闭关,仍不能全行禁绝。著传谕福康安等,于粤海关洋船进口时,严密稽查,有无前项情弊,如贩有海龙等物,务须严行查禁,毋任稍有偷越。亦不得因稽查违禁货物,遂将税银短少也。
    既要封锁俄国货物进入中国的渠道,又要保证税收的充足,确实给广东的地方官员出了一个难题,他们对该事件的应对,有其耐人寻味之处。
    三、广东地方官员对禁令的执行
    当接到了朝廷关于禁止大黄出口的饬令后,广东的地方官员草拟了具体的执行办法:其西洋各国,每年每国,不得过五百斤(注:《清高宗实录》卷一三四一,乾隆五十四年十月庚午。)大黄是西洋客商来华采购的商品之一,其销量毕竟不大,按其出口的税率而言,每年给粤海关带来的收入也是有限的。(注:据1834年时在广州的外商称,出口的大黄,“加工时未切开的块根,每担38至40元;切开的每担65至70元”,见S.W.W.,Articles of Import and ExportofCanton, Chinese Repository,vol.2,p.470.若按售价的10%收取规银,所得也有限。)因此,该项措施对粤海关税收的影响不大。
    广东地方要员管理外贸还是以行商为中间人,向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大班们通报毛皮禁运消息的就是行商。 (注:〔美〕马士(HoseaB. Morse )著, 区宗华译:《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TheChronicles of the East India Company Trading to China, 1635 ~1834)第2卷,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下同),第502页。)地方大吏把此事作为与以往的夷务相类似的情况来处理,这样就淡化了中央对这一事件格外重视的内蕴,也忽视了毛皮贸易与以往外贸的差异--它是清代外贸中第一种大量从海陆两路进入中国的商品,牵涉面之广,自然不是钟表等物所可比拟的。
    广州的官员较严格地执行了这一禁令,载有海獭皮的英国船只“亚尔古英雄号”(Argonaut)被拒绝在广州出售毛皮。(注:〔美〕马士著,区宗华译:《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第3卷,第503页。)直到1792年上半年,虽然恰克图的贸易已恢复,但由于对广州毛皮贸易的禁令尚未解除, 有关的官员还是坚持执行。 乾隆五十七年四月初九(1792年4月29日), 澳门同知韦协中在给葡萄牙人的理事官的谕令中宣称:
    现据引水人王绍禹禀称:上年八月内,有咪利坚国夷船一只,来至鸡头洋面,随驶往大井地方湾泊。查据该船伙长呜咧治称:由伊国□□来港)□贸易,因风不顺,漂压前来,船上并无货物,船主□(亦)经病故,俯俟修好k24k403.jpg索等项,即行回国。等情。业
    经禀报在案。今该船k24k403.jpg索修理完好,于本月初五日开行回国,所
    有该船水梢、砲械,俱与原报相符,理合禀明等情。到本
    分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