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专著不再是媒介:网络时代的历史叙事(4)
确定无疑的是,在数字化技术的作用下,文化再造和重塑的可能性已经抓住了那种动态模型的价值,并主导了它们最近的表现。亨利·詹金斯论证道,不同的在线和离线媒体在一个“聚集文化”中更加紧密地共同运作,这种“聚集文化”正是信息流动并在不同平台上循环出现的场所。[35]由此,散文、小说和电影在网络之外产生却在网络上被发表和讨论。对于电影而言,其中的某个部分或者样片会在YouTube这样的平台上再造。[36]尽管这种聚合并非为网络所特有,但网络构建了同样出色的虚拟广场,用于网络之外的事物汇集交流。在图片和文本能够被如此轻易地复制的世界里,互动性的可能增加了,而创作与接受、专家与业余之间的边界也变得更加模糊。关于同一个叙述的不同版本之间的边界也是如此:由于故事被改变、剪切、复制到一个新的论坛里,在一个持续创作、修订、转变的过程中--这样一个过程更像是流变的口头文化而非固定的印刷文化--很难再确定一个“作品”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开始以及完成的。[37]更重要的是,这种共享性的网络文化--一个“进行中”的文化而非孤立作品的文化--不但为创作过去的叙事提供新的条件,同时也对“概念化”提出了新的挑战。 五、网络的旗帜 为了明确表达这些挑战,笔者将回到《硫磺岛之战》,丹托的虚构作品,考量它在互联网上的表现。撇开同丹托之间的联系,“硫磺岛”是一个随机的选择,但很有希望能窥一斑而见全豹。[38]当假想一本叫做《硫磺岛之战》的书时,丹东很可能也是随机选的名字,然而他恰巧给读者提供了“硫磺岛”作为参照之点,而这种巧合又被这一事实所增强了,那便是“硫磺岛”由于乔·罗森塔尔的那张著名的插旗的照片以及相关书籍、纪念碑和由阿兰·德旺指导的电影《硫磺岛之沙》(1949年),已经成为了战后美国文化的“记忆场所”(lieu de memorie)。[39]在2009年8月,使用谷歌搜索“硫磺岛之战”能够得到不少于202000条按照热门程度排列的结果(尽管因特网被认为是提供了“随机选择的历史”,实际上则是按照每个条目的连接数多少来决定其优先级别的)。[40]探究每一个关于“硫磺岛”的条目是不可能的,对于笔者的理论论点也非必要,笔者在这里将集中讨论前10个条目,并依次讨论他们的显著特点。 第1条链接是维基百科中关于这场战役的文章,包括对这篇文章2002年原始版本的小修改的元数据。主要页面提供了大量关于此战役的解释,总量超过6000字,并且有几幅地图和20多张照片佐证。照片中,主要是1945年的几张黑白照片,但也有现在拍摄的几张硫磺岛的彩色照片。文章对战役的背景、计划、战斗过程、著名的插旗、在二战中的战略意义、获得的奖章以及之后在公众记忆与艺术创作中的形象进行了介绍。简而言之,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叙事,其中信息以编年的方式排列,表现了一个特殊历史事件的起源、事实、影响和文化共鸣。然而,这也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叙事,它由许多人一起创作,有图片佐证文本,最关键的则是它的动态特性。[41]“动态特性”是一个对于数字化信息进行系统化“塑造”的功能:较之于印刷品,网页的校订和修改显然更加容易,因此需要标记所访问页面的编辑时间以确定所用的特定版本,从而需要维基百科(其自定义状态为“永远的在制品”)保留一个网页早期版本的日志。[42]动态性也意味着该文章并非是一个孤立的文本,而是植根于网络之中,让读者能通过超链接进入许多相关的主题。 第2、3两条链接则指向一个叫做“旗帜飘扬”网站的两个页面,著作权属于“硫磺岛有限公司”,即约翰·H.布拉德列(在硫磺岛上升起旗帜的士兵中老布拉德列的儿子)。在这个网站中可以点击链接到下属页面,包含几个由再收集的图像资料形成的叙事,其中有关于硫磺岛战役的;有关于那张著名照片的产生,及其之后在邮票、塑像、电影和其他书籍中出现的。该网页还包含了一个独立的页面,可以连接到许多网上书店和詹姆斯·布拉德列的作品--老布拉德列的另一个儿子,并且是畅销书《父辈的旗帜》(该书是2006年拍摄的同名电影的原型)的作者。[43]由此,网站为“聚集文化”以及网络内外的材料的再利用提供了一个清晰的例证。 第4条是谷歌的关于硫磺岛之战的图片数据库中的搜索结果,包含了超过167000条指向众多网页的图片链接。图片中包括1945年关于战役的原版照片,伊斯特伍德的两部电影《父辈的旗帜》和《从硫磺岛来的信》(2006年)的海报,战略游戏Lux的一张“硫磺岛之战--地图补充包”的地图图片。但最频繁出现的,则是乔·罗森塔尔那张经典的升旗照片。这张照片反复地出现在如此众多的网站上,证明了它的重要性。无论对于专家还是业余人士,这张照片都是这场战役的一个标志物;在更加潜在的层面上,它也是个人或家庭记忆与集体记忆相连接的标志物。[44]同一张照片的重复出现同时也说明,相较于以前的形式,网络文本的开放性也有其局限:对一个特定的搜索来说,从一个网页点击到另一个网页获得信息的效率就会降低,因为同样的图片又一次出现了。 第5条视频频道上提供了以YouTube为主的视频网站上关于该战役的视频的搜索结果。其中有该战役的原始录影资料,有黑白的也有彩色的;伊斯特伍德的《父辈的旗帜》的节选;以及其他一些业余人士从纪录性和戏剧性视频作品中剪辑的图片、音乐“样本”。[45]YouTube很少提供有关这些视频的说明,以供参考视频的出处,使得缺乏经验或者不懂得交叉核对的人很难辨别那些彩色视频究竟是采自战争中的原始镜头(可以推测是源于雷恩-简·保亚编辑的纪录片《太平洋战争》)还是仅仅只是源自伊斯特伍德2006年电影中对于相关事件进行戏剧性加工后的片段。实际上,由YouTube上的一些用户的评论可以判断,伊斯特伍德的虚构叙事和其中镜头的原始来源之间的区别并不是人们所特别关注的。所以尽管人们很容易接受原始镜头,然而这种对区别的不关心仍存在于媒体环境中,原始镜头和模拟镜头、源自档案的镜头和后来重构的镜头之间的区别变得非常模糊。 第6条是指向第二次世界大战数据库的链接,一个由业余历史学家运营的精心制作的网站,其中没有和学术内容的直接关联,但和一个充当论坛作用的Facebook上的群相结合。网站上有许多关于硫磺岛战役--以及更广泛的太平洋战争--的照片和文字内容,还提供了一个论坛,让用户在论坛上添加他们自己的一些东西,包括一般的论坛讨论以及添加个人家庭回忆以及自我经历等额外信息两种形式。这个数据库有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部内容,包括大量照片和纪录形式的资料,还有书评和书目。这些内容旁边还伴随着广告,提供的商品包括从相关书籍到前往德国的旅游。[46]这个网站的动态性,是由建设一个共同数据库的社会网络工作及其相关的其他线下活动比如历史意义的旅游所建立的。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