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敦煌李氏三碑研究综述(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敦煌研究》 谢生保 参加讨论

这段碑文几乎是莫高窟营建史的概要,它解决了莫高窟营建史中的如下问题:
    1.莫高窟的始建年代,是“秦建元二年”,即公元366年。 对于莫高窟的始建年代虽然还有“索靖题壁仙岩寺”和“永和八年建窟”说,但由于缺少更翔实的资料证实,多为推断,目前存疑,俟新资料发现和识者研究。当前学术界采用“前秦建元二年”之说。此观点见李永宁《莫高窟碑文录及其有关问题》[1]、李正宇《乐僔史事纂诂》[2]、马德《敦煌莫高窟史研究》第二章《莫高窟的创建》[3]。
    2.莫高窟的最早开窟人是乐僔、法良二位僧人。汉晋之时,佛教已从西域传入中国。敦煌是佛教进入中国的第一站。两晋时期,敦煌已有浮图寺院,法事亦颇盛行。如西晋佛教名僧,号称“敦煌菩萨”的竺法护,有依竺法护为弟子,后在敦煌“立寺延学,忘身为道”而死敦煌的竺法乘等,曾在敦煌释经传法。有僧人,必有寺院或修行石窟。现只存一条“晋司空索靖题壁号仙岩寺”的追述,尚无发现有名有姓的开窟人。因此碑文中“乐僔法良发其宗”记载,还无有新资料否定。此观点,参阅施萍婷《敦煌与莫高窟》,李永宁《莫高窟碑文录及其有关问题》[4]、李正宇《乐僔史事纂诂》[5]、马德《敦煌莫高窟史研究》第二章《莫高窟的创建》[6]。
    3.西魏第285窟是东阳王元荣所建,北周第428窟是建平公于义所建。
    《圣历碑》记载:“复有刺史建平公、东阳王等,各修一大窟”。东阳王元荣系北魏宗室,他于525~542年出任瓜州刺史,永安二年(529)被封为东阳王。历北魏、西魏两朝。元荣是佛教信徒, 在敦煌期间曾出资请写经先生为他抄过大量的佛经。藏经洞发现的文献中,就有10余件。当时,莫高窟营造正是兴起之初,元荣本人肯定亲自主持、参与了造窟活动。北魏后期至西魏元荣任敦煌刺史之时主持营造一大窟,很有可能。据研究,应该是今编西魏第285窟。
    建平公于义,据《隋书》记载,其生卒年约在534~583年间。生于北魏,中经北周,死于隋代,主要活动在北周时期。历任鄢州、瓜州、兖州刺史。他在保定五年至建德五年(565~576)时任瓜州刺史,在此期间身为刺史的于义在莫高窟主持并参与修一大窟很有可能。据研究,认为是今编北周第428窟。
    从此证明,《圣历碑》所言:“建平东阳弘其迹”,决不是文人的浮夸颂词,而是言之有据。只是将东阳王元荣和建平公于义的先后时代颠倒了。应该是“东阳建平弘其迹。”上述观点和论证,请参阅施萍婷《敦煌与莫高窟》[7]和《建平公与莫高窟》[8]、宿白《东阳公与建平公》[9]、李永宁《敦煌莫高窟碑文录及其有关问题》[10]、 贺世哲《从供养人题记看莫高窟部分洞窟的营建年代》[11]、马德《敦煌莫高窟史研究》第二章《莫高窟的创建》[12]。
    4.李氏家族在莫高窟所修建的洞窟,诸家根据李氏三碑的研究,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初唐第332窟是李克让建于武周圣历元年(698)。初唐第331年是李克让的先父李达所建,建窟年代不详。盛唐第148窟是李克让的侄孙李大宾建于大历六年至大历十一年(771~776)。龙纪二年至乾宁元年(890~894)李大宾的重孙李明振又对第148窟进行了重修。此观点和论证,主要见于贺世哲《从供养人题记看莫高窟部分洞窟的营建年代》[13]、李永宁《敦煌莫高窟碑文录及其有关问题》[14]等。
    对李氏家族在莫高窟所建洞窟亦有不同观点。列举如下:
    (1)史苇湘认为,“根据碑文、铭记, 可知李氏家族在莫高窟曾建七窟,即:唐初331窟,圣历元年的332窟、大唐十一年的148窟、 景福元年的9窟,以及尚未确证的‘当家三窟’。”[15]
    (2)李永宁认为第9窟是张承奉所建。证据是该窟甬道北壁有“……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万户侯赐紫金鱼袋南阳郡开国公张奉承一心供养”的题记。(见《敦煌学大辞典》第62页“第9 窟条”)[16]
    (3)贺世哲和马德的观点基本一致,认为第9窟营造者氏族不明。该窟营建在晚唐景福至乾宁(892~896)年间,正是敦煌归义军张、索、李三家夺权的危机之时。在甬道南北两壁,首位供养像分别为索勋、张承奉,次则分别为执掌瓜沙二州军政大权的李弘定、李弘谏兄弟。窟中供养人画像反映的是当时归义军政权内部的张、索之争和李氏势力的崛起。很显然,张、索、李三家不可能同时为9窟的营建者出资, 合力建造。窟主和匠师的用意,还需研究。
    贺世哲根据“该窟东壁南侧北向第二身供养比丘与第三身女供养人间,画一孩童,形象已模糊,题名为:‘亡兄□岳……’。窟主即称此孩童为亡兄,说明窟主不是张、索、李三家大姓,而可能是他们的属吏。”这个推断似有道理。以上观点和论证,参见贺世哲《从供养人题记看莫高窟部分洞窟的营建年代》[17]和马德《敦煌莫高窟史研究》第五章《莫高窟的营造者》[18]。
    (4)《乾宁碑》中记载:“故府君(李明振)赠右散骑常侍, 生前遇三边无警,四人有暇于东皋,命驾倾城,谒先人之宝刹;回顾粉壁,念畴昔之遗踪;瞻礼玉豪,叹鸿楼之半侧。岂使林风透闼,埃尘宝座之前,峗岭阳鸟,曝露荼毗之所。蹬道之南,复有当家三窟,今亦重修,泥金华石,篆籀存焉。”
    从碑文中可知李明振所谒瞻的“先人之宝刹”是指第148 窟(涅槃窟)。因为“阇毗之所”是指涅槃窟。印度梵文中“荼毗”亦译“阇毗”和“阇维”,意为火化或火葬。僧人死后火化礼葬亦叫荼毗。“荼毗之所”是涅槃窟的另一叫法。如果把第9窟亦称为李氏所建之窟。那么除148窟,“复有当家三窟”应是第331、第332和9窟。但这三窟都在148窟的北面。“蹬道之南,复有当家三窟”不知怎么理解?如果第148 窟的南面还有“当家三窟”,那么李氏家族在莫高窟曾建七窟。但这个问题尚待新资料出现后,才可论证。参见史苇湘《世族与石窟》[19]。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