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正家之法”与赵宋的“祖宗家法”(之二)(7)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 邓小南 参加讨论

总的来讲,赵宋的所谓“祖宗家法”,可以说沟通着当时的“正家”与“治国”方式,也体现着“人治”与“法治”的互补与折衷。它的立足点、落实处是规矩法度;而与此同时,又突出着作为家族尊长、人治象征的“祖宗”之导向与决定作用。从这一意义上,或许可以说,作为根本性治国原则的“祖宗家法”,既是对于“人治”的限制与规范,又是“人治”的延伸,是寓含一定理性精神的“人治”。
    赵宋的“祖宗家法”,存在于政治、社会、文化交汇的界面之上。尽管宋人倾向于认为它是一系列实际轨则的组合,时至今日,我们却不应再作此拘泥的理解。“祖宗家法”无疑来自于赵宋统治阶层对社会现实与政治现实的反应,但它显然又在很大程度上寄寓着宋代士大夫的自身理想;它回应着正家治国的现实需要,但作为一种理念,它又并不等同于赵宋王朝实际的政治行为与制度设施。尽管有时它事实上不过是政争的工具,但政争诸方对于它的引证和重视(无论正面或是负面的),同样揭示出它的真实意义。对于“祖宗家法”这种正家治国模式的追求,植根于那一时代的传统之中,深刻地影响着当时的行为、制度乃至社会观念;并且就是在那些行为、制度、观念甚至习俗之中,体现出它的存在。
    收稿日期:2000-05-15
    【参考文献】
    [1]黎靖德编。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8.
    [2]范祖禹。唐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3]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M].四部丛刊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
    [4]唐大诏令集[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
    [5]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6.
    [6]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6.
    [7]欧阳文忠公集[M].四部丛刊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
    [8]司马光奏议[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
    [9]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0]杨文公谈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11]宋朝事实[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12]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5.
    [13]陈亮集(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4]南轩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5]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6]建炎以来系年要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7]续编两朝纲目备要[M].北京:中华书局,1995.
    [18]清波杂志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4.
    [19]二程遗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20]中兴两朝圣政[M].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
    [21]宋会要辑稿[M].北京:中华书局,1957.
    [22]林駉。古今源流至论[M].台北:新兴书局,1970.
    [23]宋论[M].北京:中华书局,1998.
    [24]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5]文选[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26]陆宣公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27]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北京:中华书局,1965.
    [28]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29]皇明祖训[M].四库存目丛书本,济南:齐鲁书社,1996.
    [30]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