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人类起源多元化一议(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内蒙古师大学报(哲社 蒋至静 参加讨论

按照人类进化的过程,腊玛古猿是一种最早兼有猿与人特征的一种中间类型的生物,生存于距今1400万至800万年之间, 相当于地质时期的中新世中期至上新世中期的具有人的某些特征的高等灵长类。自从1910年这种古猿化石首次在印度与巴基斯坦接壤处的西瓦立克山(喜马拉雅山南坡)发现后,至今八十年间,还只在亚、欧、非三大洲的少数国家出现,如亚洲的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和土耳其,非洲的肯尼亚和欧洲的匈牙利、希腊等七个国家近十个地点(14),这其中,特别要强调指出我国云南禄丰县石灰坝古猿遗址的重大意义。就已有材料的不完全统计,世界上腊玛古猿(不包括云南禄丰)上、下颌骨十余件(15),而禄丰就有五十余件和一千多颗单个牙齿化石。其数量居多而时代性也较晚,被认为“是同类中‘最接近人的猿’”(16)。而亚洲早期猿人化石和旧石器的产地,也多集中在它附近的地区。据称,亚洲早更新世(距今三百万年间)的旧石器和人类化石分布区,主要是集中在我国河北省阳原泥河湾、山西省芮城西侯度(17)和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乡(18),以及印度尼西亚的桑吉兰等地。这些地方,基本上都是围绕着禄丰腊玛古猿化石产地而展开的。相隔一百多万年以后,又出现了云南元谋猿人化石和石器、陕西兰田猿人化石和石器、北京猿人化石和石器以及安徽和县猿人化石遗址。象这样从古猿到人的连续发展阶段的化石产生在一个地区,无疑是人类亚洲起源说的有力佐证。我国云南中部高原地区,又证明了它曾经是古猿长期的生息之地。它们凭着那里温暖湿润的气候和森林、草地、河湖间呈的生活环境而发展成了人。因此,“滇中高原及其邻区,很可能是人类的发祥地”的推断(19),是有充分理由的。
    这是人类的亚洲起源之说。
    再谈人类的非洲起源和欧洲起源说。
    如前所述,非洲曾经是大猩猩、黑猩猩等出入之地。在它的东部地区,同样地发现了腊玛古猿;在它的南部,发现了南方古猿以及后来的能人、直立人、智人等从猿到人各个阶段的化石材料,这表明,非洲当是人类诞生地之一。
    百多年来,考古工作者在欧洲诸多地方,也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猿人化石和遗物。据比利时《晚报》1982年3月6日报导,在荷兰南部靠近比利时边界的马斯里赫特市郊区,最近挖掘出一些旧石器时代的燧石以及用犀牛牙齿和骨头制作的石器。专家们认为,这一发现,将有可能证明大约在二十万年以前,在马斯河岸就已经有人类居住(20)。这说明欧洲也曾经是人类早期活动的地方,也有可能是人类发祥地之一。
    一个新的问题产生了:猿人化石特别是晚期猿人化石,分布在亚、欧、非三洲;亚、欧、非三洲是否都是早期人类的生息之地?如果亚、欧、非三洲同是人类早期活动的地方,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又如何?它们是来源于一个地方而后流布各处,或者原来就是独自成长起来的三个不同的策源地?即是说,在人类起源这个问题上,是一元论或者多元论?在这个问题上,今天,我们还只能做一点推测,做不到、事实上很难做到实质上的论断;因为,迄今为止,世界各地所发现的人类化石,都是残缺不全;其所留下的痕迹,也都并非十分清楚,因而,人类化石的复原工作,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我们依据这些复原后的猿人化石来推测、判明它们之间的源流或共生关系,就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来看,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这一点做不到,其他一切,那就只能是个设想了。
    就今亚、欧、非三洲早期人类化石产地来看,这些地方,都处在印度洋曲地沿岸一线。自东南非北上而至欧洲南部,或向东沿巴基斯坦、印度北部,经我国滇中高原,再南下至印度、爪哇,正是一个连贯的弧形地带。根根地质、地理学家判断,亚、欧、非三大洲原来是联接在一起的,地中海只是后来逐渐形成起来的,因此,这一带地区,在太古时代,彼此交通往来,并无阻隔障碍。单从理论上讲,无论是从亚洲、到欧洲、非洲,或从非洲到欧洲、亚洲,都可以行得通。这就为人类起源的一元论,提供了理论根据。
    但是,按照进化论的原则,人类是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分化的外因是条件。从理论上说,世界上任何地方,只要它的自然环境与气候条件适宜于高等动物成长,具备了由猿发展成人的客观条件,便都有可能成为人类的诞生地。问题的关键在于条件。这样的条件在太古时代,只能是热带、亚热带生物容易滋生繁殖的地区。在同等的自然条件下,如果说,一个地方的生物可以进化到古猿再演化成人,其他地方,何尝不可以这样?此其一。
    地球上生活着具有显著差别的不同人种,一般地说,具有三大或四大人种即黄种、白种、黑种和棕种。各个人种之间,无论在体型、体态、外表、肤色等方面,皆有其明显的标记。亚洲诸多离开赤道附近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人,大都是黄皮肤、黑眼睛,黑而直的头发。欧洲人大都是白皮肤、蓝眼睛,高鼻梁,黄而呈波状形的头发。非洲人却是黝黑的皮肤,乌黑而卷曲的头发,洁白的牙齿和厚厚的嘴唇。而澳大利亚洲的土著居民,则是另一番形象。他们带着棕色的皮肤、波状的黑头发、浓眉毛、大胡须和粗壮的眉弓。凡此,都是各人种间体态上一些显著的差别点。这种差别点的构成,是否与人种之不同种源有关?他们是从同一个地区形成而后产生了分化状态,或者是从不同地区形成的原生状态?我们无法肯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