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于化民: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者之国家观探析(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社会科学网 于化民 参加讨论

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者接受马克思主义伊始,就把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置于十分重要和突出的地位,将其与唯物史观、阶级斗争理论、剩余价值学说相提并论(57),并对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要义作了系统的探讨和诠释。
    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本质。对于无产阶级专政本质的理解,早期共产主义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观点。陈独秀在《谈政治》中就引用了《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劳动者和资产阶级战斗的时候,迫于情势,自己不能不组成一个阶级,而且不能不用革命的手段去占领权力阶级的地位,用那权力去破坏旧的生产方法;但是同时阶级对抗的理由和一切阶级本身,也是应该扫除的;因此劳动阶级本身底权势也是要去掉的。”(58)李达在《马克思派社会主义》中也分别引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相关论述,指出:“劳动专政的本质,即是一阶级对于他阶级而行的革命的强有力的国家。”“依着发展的程序说起来,在资本阶级国家之次的是劳动者的国家;而这种劳动者的国家,已不是真正的国家,要不外是在劳动专政的形式里实现社会主义。所以资本阶级的国家是资本阶级专政;劳动者的国家是劳动阶级专政。”(59)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无产阶级专政是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必须经历的一个历史阶段,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无产阶级专政的本质特征,是无产阶级专政与无产阶级民主的统一。一方面,无产阶级专政就是无产阶级统治,是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实行的强有力的国家权力。无产阶级专政作为无产阶级的国家,仍是以暴力和强制为基本手段的阶级压迫的工具。只要资产阶级还对无产阶级的统治进行抵抗,无产阶级专政的暴力属性就将持续发生作用。另一方面,无产阶级专政又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自己的国家,是按照民主原则组织起来的民主制度,对人民群众实行民主。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无产阶级专政已明显地不同于历史上的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和资产阶级国家,故列宁称之为“半国家”。早期共产主义者着重强调无产阶级专政暴力和强制的属性,是由于客观上中国首先面临着用暴力革命推翻统治阶级的紧迫任务。
    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职能和作用。早期共产主义者主张,在推翻有产阶级的国家之后,一定要建设无产阶级的国家;否则,革命就会功败垂成。“我们底最终目的,也是没有国家的。不过我们在阶级没有消灭以前,却极力主张要国家,而且是主张要强有力地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60)
    其一,政治和社会方面,无产阶级专政承担着镇压资产阶级政治反抗的任务。李达引用了《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段话:“由资本主义社会移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中间,有一个政治的过渡时期。这政治的过渡时期,就是劳动专政。”(61)他指出,劳动专政的目的,在于征服资本阶级,根本铲除资本主义的一切思想、风俗习惯和制度,确定社会主义的根基。对于新生的无产阶级国家来说,“强制”的专政工具是必不可少的。“监狱也要的,警察也要的,因为要对付反对共产主义的人。军队也要的,因为要对抗那资本主义的敌国。”(62)早期共产主义者认为,“无产阶级专政是压服有产阶级的一种手段,是强制有产阶级的一种手段,也就是消灭阶级的一种手段。”(63)假如社会革命之后不是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就没有办法迫使被打倒的支配阶级交出私有财产,也没办法打击他们的复辟运动。“设若他们底势力一恢复了,那么,那时的反动,就要使他们对于被支配阶级的压制,比以前更甚了。无政府主义所要求的平等在哪里?自由在哪里?不过使被支配阶级受一层更深的压制,更烈的痛苦罢了。”(64)陈独秀稍后也说过,无产阶级革命一旦成功,即应建设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利用无产阶级的国家这个武器,压制资产阶级的反动,加入世界反资本帝国主义的革命(65)。
    其二,实行社会经济改造,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必要条件。蔡和森认为,社会主义的重要使命是打破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方法是无产阶级专政,以政权来改建社会经济制度。“无产阶级专政乃是一个唯一无二的方法,舍此无方法。试问政权不在手,怎样去改造社会?怎样去组织共产主义的生产和消费?”(66)瞿秋白进而将其区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他就没收土地,消灭地主阶级;这是他完成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的事业。然而掌握政权的既是无产阶级,国有土地便成劳动者总体的财产。第二步,他更进而行普遍的‘社会化’——没收一切资本主义式的企业、运输机关,并独占对外商业。即此与大资产阶级以致命的打击——社会革命的胜利的第一步骤。”(67)无产阶级夺得国家权力后,将“借政治的优越权,施强迫手段夺取资本阶级一切资本,将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到劳动者的国家手里,用最大的加速度,发展全生产力。”(68)
    归结起来,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目的,是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和阶级对立,保证顺利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因此,“无产阶级革命后不得不专政”,“无政权不能集产,不能使产业社会有。换言之,即是不能改造经济制度。无政权不能保护革命,不能防止反革命,打倒的阶级倒而复起,革命将等于零”(69)。
    关于无产阶级国家的政权形式。政权形式即政体问题,此同样受到早期共产主义者的关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历史上的各种政体作了深入考察,视以普选权为基础的民主制为较合理的国家制度,在巴黎公社后更断言民主共和国是无产阶级统治可以采用的形式。亲自领导了创建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列宁,认为产生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中的苏维埃是民主制的最高形式,在政治性质与组织形式上是同巴黎公社一致的,因而是俄国革命政府唯一可能的形式,强调全部国家政权归苏维埃。
    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者对于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形式的了解主要来自于十月革命后的俄国苏维埃政权,它顺理成章地成为他们心目中理想的政权形式。李大钊对苏维埃制度作了这样的描述:“他们主张一切男女都应该工作,工作的男女都应该组入一个联合,每个联合都应该有的中央统治会议。这等会议,应该组织世界所有的政府,没有康格雷,没有巴力门,没有大总统,没有总理,没有内阁,没有立法部,没有统治者,但有劳工联合的会议,什么事都归他们决定。”(70)李达则引用列宁的话说:“劳动专政的形式,是成了劳动阶级和下等农民永久专政的典型的劳农会共和制度。”而劳农会的组织,“一切劳动者和下等农民都包含在内,所以劳农会是劳动阶级运用主权征服资本阶级的机关,把一切立法上行政上的权力一致结合,不以地方分别选举区域,而以工厂工作场等产业的单位为选举区域。”(71)对苏维埃制度有过亲身体验的瞿秋白强调:无产阶级专政即无产阶级独裁制,就是剥夺资产阶级的一切政权,实现真正的民众政治,使选举和行政一概不受资产阶级的影响。无产阶级国家的形式是最平权最自由且最集中的组织。它实行劳动阶级的内部民主,以全体劳动者代表大会作为国家的最高机关,所谓“主权在于大多数平民”的原则乃真正实现。凡是劳动者,不剥削他人劳动的人,不论民族、宗教和性别,一概有参政权。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政治之真正民治化,因为有独裁制,可以消灭那少数人利用其超越的经济能力以操纵政治之假民治主义的现象。”(72)这种由劳动群众当家作主的全新政权形式,与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民国政治形成了鲜明对比,早期共产主义者无疑是心向往之的。
    早期共产主义者深刻揭示了民主自由的阶级属性,对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专政和民主的关系问题作了初步探索,指出社会主义将增加人们的自由。
    早期共产主义者已经注意到专政和民主的关系问题,并运用阶级观点对民主的实际内涵进行了深入分析。他们认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民主的实质内容是不同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并没有所谓超阶级的民主。“什么正义,人道,自由,平等,都要建筑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面的。”(73)陈独秀肯定了自由、民主的口号在推翻封建制度的斗争中起过积极的作用,同时又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后,资产阶级所标榜的自由、民主,只是占统治地位的人们的自由、民主,这些权利并非为全体社会成员所共享。“共和政治为少数资本阶级所把持,无论哪国都是一样,要用他来造成多数幸福,简直是妄想。”(74)“若是妄想民主政治才合乎民意,才真是平等自由,那便大错而特错。”“无论在何国家里,都只有阶级意党派意,绝对没有全民意。民主主义只能够代表资产阶级意,一方面不能代表封建党底意,一方面更不能代表劳动阶级底意,他们往往拿全民意来反对社会主义,说社会主义是非民主的,所以不行,这都是欺骗世人把持政权的诡计。”(75)李大钊更是一针见血地说:“经济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现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底下,哪里有劳动者的自由,只有少数的资本家的自由,高楼、大厦、汽车、马车全为他们所占据,我们如牛马的劳苦终身,而衣食住反得不着适当的供养,所以我们想得到真的自由,极平等的自由,更该实现那‘社会主义的制度’,而打倒现在的‘资本主义的制度’。”(76)
    针对资产阶级学者攻击无产阶级专政抹煞民主自由的论调,早期共产主义者予以犀利的回击。陈独秀质问:“(一)经济制度革命以前,大多数的无产劳动者困苦不自由,是不是合乎‘德谟克拉西’?(二)经济制度革命以后,凡劳动的人都得着自由,有什么不合乎‘德谟克拉西’?那班得不着自由底财产家,为什么不去劳动?到了没有了不劳动的财产家,社会上都是无产的劳动者,还有什么专政不专政?”(77)蔡和森在1921年2月11日致陈独秀的信中也说:“中产阶级专政假名为‘德谟克拉西’。而无产阶级专政公然叫做‘狄克推多’,因此便惹起一般贱人的误会和反对。其实这是事有必至理有固然的。”(78)早期共产主义者已经看到,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与资产阶级专政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民主只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民主,在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无民主可言。“以前的民主主义不过是一阶级的机关,资本阶级的民主主义,不过是资本主义专制的表现。”“资本主义虚伪的主张一切阶级的政府,而在事实上却是一阶级的政府。”(79)陈独秀断言,“若不经过阶级战争,若不经过劳动阶级占领权力阶级地位底时代,德谟克拉西必然永远是资产阶级底专有物,也就是资产阶级永远把持政权抵制劳动阶级底利器。”(80)
    无产阶级专政并非不要民主,而是专政和民主的辩证统一。李大钊指出,民主并非资本主义的专有物,社会主义是民主发展的更高阶段。“资产阶级或中产阶级的Democracy若已获得,紧接着社会主义,就是Democracy中的一个进程,不要把他看作与Democracy是两个东西。”(81)社会主义不是束缚自由,而是“保护自由,增加自由”。过渡时代的社会主义,的确是束缚了个人主义的自由,那不过是少数资本主义者的自由受到束缚,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自由却是增加了。“无产阶级专政也和资产阶级专政一样,同是历史上必然不可免的历程,不过无产阶级以专政为取消阶级的手段,资产阶级以专政为保持特权的目的,前者公然标出为专政,后者伪装为德莫克拉西罢了。”“资产阶级自身之间,自有资产阶级德谟克拉西。而无产阶级自身之间,也有无产阶级德谟克拉西,无产阶级专政,乃是对压制资产阶级而言”(82)。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的,是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实现一切阶级的民主主义。”(83)不过,早期共产主义者关于民主问题的论述,对于劳动阶级国家里如何保障劳动群众的自由权利,如何实现更广泛更真实的人民民主较少涉及,只讲民主的阶级性,不讲民主的继承性,是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84)。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