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对“大跃进”的深刻批评与总结(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党的文献》 胡长水 参加讨论

这种状况当然是不正常的,但这却是当时党内的真实情况。只有了解了这种真实情况,我们才能对当时党内种种言论、观点的背景、价值及其命运作出客观的分析和评判。
    所幸的是,毛泽东此时尽管思想上仍处于一种矛盾的状况,仍然要坚持“三面红旗”的路线,但他在实际工作中仍对“大跃进”中一些“左”的错误继续提出批评。4月29日,他在写给省、地、县、社、小队干部的党内通信中提出,在粮食包产问题上要讲真话,不可以讲不合实际情况的假话。在4月的八届七中全会上,他又提出多谋善断、留有余地、波浪式前进的重要观点。对1959年的“四大指标”尤其是钢产量指标,他还是心存疑虑。在八届七中全会决定将1959年的钢产量由原来的1800万吨到2000万吨降为好钢1650万吨以后,又要求陈云再进行研究。5月3日到9日,陈云接连主持李富春、薄一波等人参加的中央财经小组会议,听取冶金部六次汇报,集中讨论后向政治局提出:1959年的钢产量指标下调为1300万吨。在“以钢为纲”,把钢产量看得十分神圣的“大跃进”前期,这是一个大踏步的后退。这个意见得到了中央政治局的支持和肯定。刘少奇还针对那种认为指标低了会泄气的说法指出,马鞍型,客观上有,出现了不要如丧考妣。在5月29日的中央书记处会议上,邓小平对“大跃进”以来“以钢为纲”的思路进行了反思和批评。他尖锐地指出:“现在的问题是:究竟1800万吨钢完不成事情大,还是国计民生和市场问题大?”“从北京、武昌、上海会议始终钻在1800万吨钢中突不出来,问题越来越严重。”他强调:我们“在思想上应从1800万吨钢中解放出来,注意力放在全局上”,“1800万吨钢既然办不到,索性来个精神解放,搞多少,算多少”,“眼睛只看到1800万吨,就会把全面丢掉,包括丢掉人心”。由此,他提出,“四大指标都要下”,“要解放思想,全面安排,解决工农、轻重关系。”(注:邓小平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的讲话记录,1959年5月28日。)
    毛泽东对“大跃进”错误的一定程度的批评,为党内总结、研究“大跃进”的问题提供了一定的思想空间。5月中下旬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把1959年的钢产量最后下调到1300万吨,对于薄一波来说,更是个精神的大解放。“大跃进”以来,作为主管工业的国务院领导人,他一直工作在工业“大跃进”的第一线,精神高度紧张,时时力不从心,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对高指标有着切肤之痛。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的决定,表明中央在高指标问题上已逐渐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尤其是邓小平的一番分析,更是言简意赅,使人思路大开。“有中央这样明确的指示和支持,我们工作起来,胆子也就大了。”(注: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修订本)下卷,第865页。)薄一波后来如是说。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薄一波接连发表了数次讲话,主要是:5月30日在煤炭部厅局长会议上的两次讲话;6月13日在外交部党员干部会议上的报告;6月15日在北京军区毛主席军事著作集训班的报告;6月17日在铁道部全路领导干部会议上的报告,以及这一期间在冶金部的讲话等。
    (二)
    贯穿薄一波数次讲话中一个首要的基本的内容,是对“大跃进”以来的问题和错误做了大胆、尖锐的批评和暴露。归纳起来,主要是指出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高指标。在煤炭部厅局长会议第一次讲话一开始,薄一波就指出:“这次请大家来,主要是谈落实工业生产指标的问题。”“为什么要落实呢?这是因为过去‘架了空’”。(注:《薄一波文选》,第280页。)在北京军区关于经济形势的报告中,他批评说:“工农业生产指标、商业指标不落实,没有脚踏实地,浮在半空中,问题很大。”“一九五九年的生产指标有一部分(不是全部)是主观主义,是盲目性,是对客观事物的必然性不了解”,“订指标只听一边讲话,一层一层,是听来的,不是实际摸来的,就是不听工人和老百姓的话”。他还批评报纸上宣传的一些亩产数字,只是“吹牛而已”。(注:薄一波:关于国内经济形势问题,1959年6月15日。)
    二是“某些经济失调现象产生了”。还在5月20日,也就是中央正在讨论降低1959年钢产量指标时,薄一波就在一次讲话中指出这一问题:去年“只是一马当先,万马没有奔腾。一马当先它走的太突出了,造成了失调。”(注:薄一波:在全军第二次后勤工作先进单位和积极分子代表会议上的报告,1959年5月20日。)在外交部和北京军区的报告中,他突出地强调这个问题,指出失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业内部的失调,二是工农业之间的失调。他强调:国民经济是要搞综合平衡的。“以钢为纲,钢为元帅,但也得要有将军,将军还有大将军、中将军、少将军;这还不行,下边还得有校官、尉官,更得有士兵才行。可是大家只计算有多少个元帅,其他什么都不计算。光元帅多不等于战斗力强。”(注:薄一波:关于国内经济形势问题,1959年6月15日。)他还指出,这种失调还表现在生产出来的东西不配套,“不能成为商品”,“这正好像唱戏一样,出台的只有梅兰芳,没有配角,而连梅兰芳也没有行头,穿着布衣服在那里清唱。”(注:薄一波:在外交部党员干部会议上的报告,1959年6月13日。)
    三是“数量上升,质量下降”。薄一波举例说:“如去年生产的铁,含硫量很多,是烧结铁,是废铁。”他以苏联、美国、西德的有关规定为参照系,指出中国生铁的含硫量高了0.12%。按此计算,“一至四月份生产606万吨铁,其中不合格的有250万吨。”(注:薄一波:关于国内经济形势问题,1959年6月15日。)
    四是“设备损坏很严重,人身事故很多”。他说,去年大跃进以后,搞歇人不歇马,口号叫“战斗化”,把机器也当作一个兵,要“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进医院”。结果,机器磨损很严重,也不修理,事故不断发生。他以某钢厂的一次重大事故为例:“一个钢水锅,额定载重负荷是25吨,一‘破除迷信’,放上了35吨,它没作声,于是报纸上做文章就说:‘什么规章制度都是保守的’。结果那个吊车吊绳折断了,一下子掉了下来,那里边是1800度高温的钢水呀,致使72人全部受伤,当场有7人牺牲,这还不是严重事故?”他总结说:“这些问题很多,到处发生。”(注:薄一波:关于国内经济形势问题,1959年6月15日。)
    五是“管理上也很乱”。薄一波指出:“我们是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可是有的无人负责,有的‘分片包干’。过去有经济核算,现在有的说:‘经济核算是资产阶级思想’,于是拼命用工人,去年一招收工人就是2080万。”“结果生产不扎实,吃老本,拼老命。”(注:薄一波:关于国内经济形势问题,1959年6月15日。)薄一波还指出:去年大跃进,只讲群众运动,结果计划管理没有了,必要的规章制度取消了,工程技术人员也被搁到一边去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