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对“大跃进”的深刻批评与总结(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党的文献》 胡长水 参加讨论

六是市场方面情况“更不好”。他在几次讲话中都指出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在外交部,他不无伤感地说:“现在市场上只剩下货架上的一点东西,东西都被‘跃进’掉了。”在北京军区,他说,现在“货架上缺货,副食品供应不够,许多地方买不到肉吃,粮、油、蔬菜都不够。鞍钢工人讲:不讲吃肉,给我们高粱米吃饱了就行啦”。“阳泉煤矿工人买不到肥皂,脸上黑洗不掉,老婆不让上炕。鞋子破了要自己拿钉子才给钉,矿灯不够用,下班时把灯泡拿回去家里用,上班时再带回来。胶鞋也不够。”他还就人民币贬值问题举了一个例子:“邯郸有一个老百姓(女人),是个捣蛋鬼,她把人民币穿成串做成帽子戴在头上,人民币买不到东西,成装饰品,这是对人民政府的一个讽刺。”(注:薄一波:关于国内经济形势问题,1959年6月15日。)
    不难看出,薄一波对“大跃进”中错误的批评是相当坦率的。在外交部,他开宗明义便说:“现在不论生产方面或市场方面都很紧张”。“大家都是共产党员,在内部谈家里的事情,可以谈得随便一些。”所谓“随便一些”,就是不隐瞒实情,敢说真话。因为“大家都是共产党员”。(注:薄一波:在外交部党员干部会议上的报告,1959年6月13日。)同时,这些批评又是尖锐的、系统的、深刻的。在北京军区,薄一波将上述几个方面逐条列出,条分缕析,一针见血。他在几次讲话中都明确指出:现在“问题很多,也很严重,而且应该说,经济发展中的这些问题,有的早已起了阻碍生产、破坏生产的作用,有的现在已经开始起这种作用。”当时,在成绩和错误问题上流行的是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的公式,薄一波则提出:错误方面的“这一个也可能是大拇指”。(注:薄一波:关于国内经济形势问题,1959年6月15日。)
    即使在和外宾的谈话中,薄一波也注意对“大跃进”作客观的介绍。还在年初和越南经济代表团谈话时,他就指出:中国在建设过程中也有不少的错误和缺点。他以“大跃进”中的实例说明:“既要有冲天的干劲,但同时又必须具有科学的分析。我们要反对保守,同时与物资基础、技术水平以及科学的分析相结合。这些也就是大跃进的基础。”(注:薄一波副总理接见越南经济代表团谈话记录,1959年1月2日。)话说得很委婉,问题还是提出来了。
    当然,在当时的情况下,薄一波在讲话中也不能不首先肯定“大跃进”的成绩,肯定“大跃进”的正确性,这是当时的政治气候使然。即使他在思想深处对“大跃进”有着深深的怀疑,甚至是抵制,他在行动的基本方向上也必须和中央保持同一步伐。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对“大跃进”的批评不可谓不尖锐,但其前提仍是“1958年大跃进的成绩是肯定无疑的”。这也是党的纪律对党的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的要求。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错误?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这是薄一波在讲话中着力研究的又一重大问题。
    薄一波在外交部的讲话,将这一问题说得最为明确。他指出:“首先是领导的指导思想出了毛病。我们从去年到今年,有些地方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法则,不是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法则进行工作。”何以见得?薄一波讲了这样几段通俗而又深刻的话:
    “我们回头来看,去年的这个运动是异常勇猛的。在钢铁运动最激烈、最紧张的时候,至少有6000至9000万人上了山,这就相当于把全部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所有人都开上山去炼钢炼铁。在这种情况下,一定会发生一些问题。这个时候什么也顾不上了,麦子也不收了,棉花也不收了,而炼出来的哪里是什么钢铁,是烧结铁!一时搞得真是乱七八糟。”
    “我们由去年北戴河会议到现在这大半年功夫,教训真是够深的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到处起来显示它的威风。你说没猪肉吃,这叫生产和消费脱节。它的客观规律就是马克思讲的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怎样结合的问题。等价交换是客观规律,你不等价交换,农民就消极,统统不干了,这就发生了问题。人民公社吃饭不要钱,现在吃饭占农民收入70%,扣除之后,农民工资只能领回其余的30%,于是农民说‘算了吧!’他们出来乱跑一气,到城市到处找工作,不愿回去了,反正家里的人吃饭不要钱。一切都乱来了,一切都不按规矩来了。这是我们破坏了客观发展的规律,而这里面最重要的是我们破坏了波浪式发展的规律。”
    “由于我们违反了波浪式发展这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发展速度上没有‘马鞍形’前进,一切都是直线上升,因而一九五九年的生产指标各方面都订高了,四大指标就高了。这是一个错误,是指导思想的错误。这个四大指标真把我们搞苦了!自公布四大指标时起,就像四块大石头压在身上,直不起腰来!”(注:薄一波:在外交部党员干部会议上的报告,1959年6月13日。)
    从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上寻找原因,总结经验,是薄一波几次讲话的一大特点。的确,所谓高指标,一马当先变成单兵独进,生产与消费脱节等等,都是违背经济规律的结果。这样去认识和总结经验教训,确有高屋建瓴之势,解决问题的思路也就凸现出来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