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元代的医疗习俗(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浙江学刊》 陈高华 参加讨论

元代医生中,“庸医”多,江湖医生多,已见上述。与之相应的是假药盛行,毒药泛滥。至元九年(1272年)中书省的一件文书中说:“七月二十一日,阿合马平章奏:‘如今街上多有卖假药,及用米面诸色包裹诈装药物出卖的也有,恐误伤人性命。’奉圣旨:‘您也好生出榜明白省谕者。如省谕已后有违犯人呵,依着扎撒教死者’(注:《元典章》卷五七《刑部十三·禁毒药·禁货卖假药》。)。“扎撒”是蒙语音译,意为法律。也就是说,如果在禁令发布以后再卖假药,就要按照法律处以死划。尽管如此,假药并未禁绝。元贞二年(1296年)监察御史的呈文中说:“切见大都午门外中书省、枢密院前,及八匝儿等人烟辏集处,有一等不畏公法假医卖药之徒,调弄蛇禽傀儡,藏撇钹到花钱击鱼鼓之类,引聚人众,诡说妙药。无知小人利其轻售,或丸或散,用钱赎买,依说服之,药病相反,不无枉死。参详京师天下之本,四方取法者也。太医院不为禁治,不唯误人性命,实伤风化。理宜遍行禁治。”中书省批准这一建议(注:《通制条格》卷二一《医药·假医》。)。“八匝儿”是突厥语音译,义为市集。可见京师大都的热闹去处假药泛滥成灾。京师如此,外地可想而知。
    中药铺中出售的药物,有一部分是含毒性的。有毒的药物在治疗某些医病时是必需使用的,此外也有人在酿酒时“加以马蔺、芫花、乌头、巴豆大毒等药,以增气味”(注:《卫生宝鉴》卷四《饮伤脾胃论》。)。更有甚者,则用来害人。杂剧《感天动地窦娥冤》中,张驴儿从药铺买来毒药,原想毒死蔡婆婆,结果毒死了自己的父亲(注:《元曲选》第1504-1506页。)。毒药的随意买卖,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至元五年(1268年)的圣旨中说,有些“开张药铺之家”“往往将有毒药物如乌头、附子、巴豆、砒霜之类,寻常发卖与人,其间或有非违,杀伤人命”,因而,“严加禁约”(注:《元典章》卷五七《刑部十九·禁毒药·禁卖毒药乱行针医》。)。大德二年(1298年)中书省上奏说:
    俺与太医院官、部官众人一处商量得,今后如砒霜、巴豆、乌头、附子、大戟、莞花、黎蒌、甘遂这般毒药,治痛的药里多用着,全禁断呵,不宜也者,如今卖药的每根底严切禁治,外头收采这般毒药将来呵,药铺里卖与者。医人每买有毒的药治病呵,着证见卖者。卖的人文历上标记着卖与者。不系医人每闲杂人每根一底休卖与者。这般省谕了明白知道。卖与毒药害了人性命呵,买的卖的两个都处死者。闲杂人每根底卖与阿(呵),不曾害性命有人告发呵,买的卖的人每根底各杖六十七,追至元钞一百两与元告人充赏者。又街市造酒曲里这般毒药休用者。
    这件上奏文书得到皇帝批准(注:《元典章》卷五七《刑部十九·禁毒药·禁治买卖毒药》。)。它对毒药买卖作出了具体规定。毒药采集后,只许卖给药铺,药铺只能卖给医生,出卖时要有见证人,还要登记在册。凡因毒药买卖伤害人命,买卖双方都要处死,卖给不是医生的闲杂人,不曾伤害人命,一经举报,买卖双方都杖六十七,罚钞百两。不许用毒药酿酒。等等。显然,毒药害人已成为社会公害,但又不能完全禁止,于是便采取种种办法,加强管理,控制毒药的流通。但这些禁令的效果如何是值得怀疑的。《窦娥冤》中张驴儿就是“闲杂人”,他用恐吓的手段从药铺得到了毒药。
    毒药酿酒亦能害人。罗天益认为饮用这样制造出来的酒“伤冲和、损精神、涸荣卫、竭天癸、夭人寿者也”(注:《卫生宝鉴》卷四《饮伤脾胃论》。)。因而大德二年的文书中专门提到禁止用毒药造酒出售。到了至大四年(1311年),太医院又上奏说:
    在先薛禅皇帝、完者笃皇帝时分,曲药里多用有毒的药物,为伤人的上头,遍行文字禁断来。如今造酒踏曲的都交严行禁断,更要罪过呵,怎生?
    皇帝表示同意,宣布“合禁药物”有砒霜、巴豆、乌头、附子、大戟、莞花、梨蒌、甘遂、侧子、天雄、乌喙、莨菪子共十二种(注:《元典章》卷五七《刑部十九·禁毒药·禁治毒药》。)。“薛禅皇帝”是元世祖忽必烈,“完者笃皇帝”是文成宗铁穆耳,可见用毒药酿酒,也是屡禁不止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