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十六国时期的“勤王”及其政治功能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晋阳学刊》 李椿浩 参加讨论

    “勤王”的原义是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王朝[1]。十六国时期的“勤王”有“奉晋正朔”的意味。一些北方民族在政权刚刚建立,或势力不够稳定时,用不同的方式,或多或少地打起“勤王”旗帜。这时“勤王”旗帜体现为:代理西晋王朝或地方官吏对侵扰西晋境内的北方民族诸部的征伐,以及平定叛乱后上表报告等等。因为“勤王”旗帜本身表现了十六国时期的时代性,所以不仅是了解该时期各个政权兴亡盛衰的捷径,而且由此也是认识该政权政治体制的方法。
        本文以前凉、前燕为典型查看“勤王”旗帜及其有关的政治功能。前凉与前燕打起“勤王”旗帜的时间不同,最高统治者一是汉族地方官吏,一是异民族部落首领。但危在旦夕时,他们都利用“勤王”旗帜来解决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前凉、前燕对“勤王”旗帜的看法是一致的。“勤王”旗帜只在十六国前期出现,在西晋王朝灭亡之前、之后又有一些变化。
        一、“勤王”旗帜出现前,凉州与慕容部境内的情形
        曹魏时期,为了安定边界,明帝依照邓艾的建议,接受胡、羌、鲜卑数万的来附,将他们安置于雍、凉州地区。到了西晋,这些异民族使朝廷忧惧不安。因此在公元269年,武帝下定了“以雍州陇右五郡及凉州之金城、梁州之阴平置秦州”[2]的决心,任命“素著名于西方”[3]的胡烈为秦州刺史镇抚他们。
        公元270年,胡烈在万斛堆被已“反晋”的鲜卑秃发树机能所败而死,公元271年,北地胡侵略金城,凉州刺史牵弘讨伐它,反而在青山被北地胡及秃发树机能所领导的鲜卑包围,牵弘战败被杀。直到公元277年,虽然平虏护军文鸯(别称为文淑)率领凉、秦、雍州的诸军进行对秃发树机能的讨伐,并获得“诸胡二十万口来降”[4]的大捷。但是下一年,秃发树机能的党羽若罗拔能进攻武威的时候,凉州刺史杨欣大败被杀。
        秃发树机能(别称为凉州虏)边害愈演愈烈,公元279年,秃发树机能终于攻陷凉州治所。事态发展到这个程度时,武帝接纳马隆“请募勇士三千人,无问所从来,率之鼓行而西”[5]的要求,命其为武威太守。马隆受命后亲选三千五百人组成一支精锐部队,挑选精良的武器,领取了三年的军粮,引兵西行。西进的途中,虽然遭到“转战而前,行千余里,杀伤甚众”[6]的打击,但到武威后,鲜卑大人猝跋韩、且万能率领万余落而归附于马隆,甚至“前后诛杀及降附者以万计”[7]。终于,马隆和“善戎没骨能”[8]一起打败了树机能。至此,凉州虏十年的反晋斗争暂时被镇压下去。之后,其余波有“南虏成奚每为边患”[9],也被马隆所镇压。
        以秃发树机能为首的异民族反晋斗争被镇压后,史书关于凉州地区的记载不多。一方面该地区距中原遥远,并且从公元294年起,在秦、雍州地区赦散、赦度元、齐万年的反晋斗争不断发生,所以消息被堵塞;另一方面也许是因为该地区相对其他地区较为安定,即使偶尔有局部的叛乱,规模并不大,因此没有吸引史家的注意。总之,因为“八王之乱”以及匈奴与鲜卑诸部的侵扰,不仅在中原与关东地区,在北方与东北地区也出现了“及惠帝之后,政教陵夷,至于永嘉,丧乱弥甚。雍州以东,人多饥乏,更相鬻卖,奔进流移,不可胜数。幽、并、司、冀、秦、雍六州大蝗,草木及牛马毛皆尽。又大疾疫,兼以饥馑,百姓又为寇贼所杀,流尸满河,白骨蔽野。刘曜之逼,朝廷议欲迁都仓垣,人多相食,饥疫总至,百官流亡者十八九”[10]的情景,相对地,凉州地区保持着一个比较安定的局面。
        在慕容部方面,早在慕容涉归时,慕容部与宇文部之间已有严峻的纠纷。涉归死后,其弟慕容耐(别称为慕容删)虽能篡位,但不久被“国人”所杀,他们拥戴慕容廆为部落首领。公元285年,慕容廆为洗刷“先君之怨”[11]而向西晋上表对宇文部进行征伐,但没有获得允许,一气之下,他侵略西晋辽西地区并杀略士民。虽然从此掠夺昌黎、“每岁犯边”[12]以及对位于东方的扶馀获得武力胜利,但它周围有比自己更强的势力,尤其是宇文部仍然存在着。这时(公元289年)慕容廆对其部众意味深长地说道:“吾先公以来世奉中国,且华裔理殊,强弱固别,岂能与晋竞乎?何为不和以害吾百姓邪!”[13]并立即遣使而归附于西晋。对此,武帝“嘉之,拜慕容廆为鲜卑都督”[14]。随着慕容部归附于从前有敌对关系的西晋,慕容廆的“威德”日益扩张,招致了当时在东北地区情势的紧迫。尤其是鲜卑宇文部、段部很担忧慕容廆对自己有着“吞并之计”[15],多次侵掠慕容部境内。公元289年,慕容廆徙居于徒河的青山,公元294年,移居到大棘城。永宁年间(公元301年--公元302年),幽州地区发生水灾,慕容廆像西晋地方官吏一样打开仓库而进行抚恤,但这样的措施是有限的。公元302年,宇文部屈云以及他的别帅大素延各自掠慕容部境内的边城及其他诸部。慕容廆亲自打败素延后,获得“追奔百里,俘斩万余人”[16]的大捷。不久辽东孟晖从宇文部率领群众数千家降服于慕容部。公元307年,慕容廆自称为鲜卑大单于,而与拓跋猗卢通好。公元309年,辽东太守庞本因个人的利害关系,把东夷校尉李臻杀掉后,又欲谋杀受命的东夷校尉封释,但反而被杀并其家族受到诛灭。元后公元311年,辽东附塞鲜卑素连、木津为李臻报仇,攻陷辽东诸县而杀掠士民。辽东太守袁谦、东夷校尉封释军事行动失败,只好向他们请求和议。这样的纷乱连年不断,导致了“百姓失业”[17]、而往慕容廆集团“流亡归附者日月相继”[18]的情况。针对这些流民,慕容廆暂时采取“禀给遣还”,或者“愿留者即抚存之”[19]的措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