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希罗多德与历史编纂学
希罗多德(Herodoti,约公元前484-425年)是古希腊伟大的历史学家,西方历史学的奠基人,着有《历史》,又名《希腊波斯战争史》,共九卷。关于希罗多德其人其书历来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本文试图进一步探讨希罗多德奠定的史学传统对后世西方史学发展的深远影响。 一希罗多德及其《历史》 希罗多德出生于小亚细亚的希腊人殖民地哈利卡纳索斯城的名门望族家庭,从小受到了良好教育。“他的叔父息帕斯是一位着名的叙事诗人”(注:William Benton,《西方世界巨着》(Great Books of the Western World)第六卷,大英百科全书出版社1980年,9页。 ),在他的影响之下,希罗多德酷爱希腊古老的史诗,尤其对《荷马史诗》十分精通,对整个希腊文学也都相当谙熟,这一切对希罗多德的《历史》写作都有重大的影响,使他兼有学者和诗人两者之长,“在他的《历史》中,他引用了荷马、赫西阿德的作品,在有些地方,也显示出他对希罗文学的精通”(注:WilliamBenton , 《西方世界巨着》(Great Books of the Western World)第六卷,大英百科全书出版社1980年,9页。)。公元前454年,他的一位叔父在政治斗争中被杀,希罗多德受到株连,被放逐出境,一度避居萨摩斯岛。他早年曾漫游各地,访问过繁华的巴比伦城、巍峨屹立的埃及金字塔以及古代世界着名的“谷仓”西西里岛,考察过尼罗河定期泛滥的原因以及在黑海沿岸生活的西徐亚人……其足迹遍于小亚细亚、爱琴海诸岛、埃及、叙利亚、巴比伦、波斯帝国的腹地、色雷斯以及黑海北岸的西徐亚。其所到之处,他“总是精心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考察文物古迹,多方采集各种民间传说、风俗习惯、法律、政治以及宗教等,并且不带有任何先入之见,或者任何偏见”(注:H.E.Barnes,《历史着作史》(A History of HistoricalWriting),纽约,28页。)。他在各地游历, 大大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对他后来着述《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史料。 约公元前447年,他以外籍客民的身份来到当时希腊世界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中心雅典,广结有学之士和社会名流,与伯利克里、索福克利等名人交往甚厚,并深受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他在伯利克里等人的支持和鼓励下,决心写一部完整叙述希波战争的历史着作。为此他再次游历,游访过斯巴达、底比斯、特尔斐以及希腊地区的不少城市,考察过一些战役发生的地点及路线,搜集了许多史料。后因不为世人所容,约在公元前443 年左右随着雅典的移民队移往意大利南端的殖民地图里翁,并且取得了该城邦的公民权,后来就在那里潜心着述《历史》一书。希罗多德及其所着的《历史》对后世西方史学,尤其是对西方历史编纂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希罗多德在历史编纂体裁上的贡献 在编纂体裁上,希罗多德开创了一种新的历史编纂体裁。在《历史》中,希罗多德以前人未有的创新态度再现历史,在西方史学史上,首先采用一种新的编纂体裁--历史叙述体,即以历史事件为中心,系统而生动地记述历史过程的一种编纂方法。《历史》一书,以发生在希腊古典时代(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前期)的希波战争为中心组织材料,构成了一部记述“希腊人和异邦人”的历史巨着。作者以博大精深的知识,引人入胜的故事,生动强劲的笔触,为读者描绘了西亚、北非和希腊地区古代世界绚丽多彩的历史画面。希罗多德的《历史》,原先并不分卷,后来亚历山大城的校注家们把它分为9卷。从内容上看, 它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四卷着力叙述了希腊、波斯、埃及与西亚各国的历史、地理、民居、风土人情等,后五卷从小亚细亚伊奥尼亚人反波斯统治起义开始,导入希波战争,主要叙述战争过程,从马拉松之战、德摩比利(温泉关)之战、萨拉米海战、米卡尔海角之战和普拉提亚战役波斯军队败北,直到公元前478 年希腊人占领位于色雷斯的塞斯托斯城为止。其叙述的特点是,以历史事件为中心,记事系统连贯,叙事生动有趣,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等。 希罗多德首创的这种历史编纂法,尽管在当时尚属草创阶段,但他为西方历史编纂学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在此之前,希腊只有史诗和历史散文,处于史学的萌芽阶段,还算不上真正的历史着作。希罗多德仿效荷马史诗记叙历史故事的方法,创造了历史叙事体,奠定了西方历史编纂学的基础。柯林武德指出:“传说的笔录之转化为历史科学,并不是希腊思想中所固有的,它是公元前五世纪的发明,而希罗多德则是它的发明人。”(注:R.G.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21页。)希罗多德创立的这种体裁,经古希腊着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编纂《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把编年和记事结合起来,而且记事更加集中、联贯、紧凑。到了近代,增加了人物传记、典章制度、文学艺术等内容,使这种体裁不断臻于完善,成为西方传统史学的正宗体裁,其影响历久不衰。正如有的学者所说,记叙体历史着作作为学者与公众交往的纽带,具有异常重要的作用(注:沙费尔编《历史方法手册》,1982年英文版,48页。转引自张广智、张广勇《史学,文化中的文化--文化视野中的西方史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80页。)。汤普森在《历史着作史》中也提出:“虽然历史科学已经提出了更高的问题,但这种叙事史却永远不会被废弃,永远不会死亡,它存在的理由是因为它能满足永远存在的需要。”(注:J.W.汤普森《历史着作史》。转引自张广智、张广勇《史学,文化中的文化--文化视野中的西方史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80页。)三希罗多德在历史编纂方法上的成就 希罗多德在历史编纂方法上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希罗多德具有广阔的历史视野 希罗多德在《历史》卷首开宗明义地指出:“所以要把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出来,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为了使希腊人和异邦人的那些值得赞叹的丰功伟绩不致失去它们的光彩,特别是为了把他们发生纷争的原因给记载下来。”(注:希罗多德《历史》,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167 页。)希罗多德正是从“保存人类的功业”、“记载发生纷争的原因”和以历史作为道德垂训的目的出发,打破了散文传记家作品的狭隘题材,不再把他自己局限在一个城邦或一个民族的范围之内。他胸襟开阔,目光远大,“把历史提到更高和更值得尊重的阶段,他决心写关于不是一个国家、不是一个民族的事情,但是他在自己的叙述中把许许多多的、各种各样的故事,欧罗巴和亚细亚的都结合到一起”(注:希罗多德《历史》,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162页。)。《历史》一书的主题虽然是希波战争, 但实际上包括当时希腊人所知的那个世界的历史,涉猎范围除了希腊半岛和爱琴海诸岛以外,还包括西亚、北非、黑海沿岸、南部意大利和西西里岛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的历史。其内容囊括了人类社会生活所发生的一切领域,诸如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地理环境、民族分布、历史往事、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名胜古迹等等,可以说,是一部当时人类生活的全史。 在《历史》一书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希罗多德多方触及、深入到了人类经济生活这一最基本的历史层次。如希罗多德介绍尼罗河下游埃及人的农耕(注:希罗多德《历史》,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115页。),介绍斯奇提亚人“不以农耕为生,而是以畜牧为生的”生活(注:希罗多德《历史》,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283-284页。)。希罗多德还经常不厌其烦地向我们介绍各个民族的谋生方式以及食物种类、衣着形式、交通工具、人民居所等物质生活状态。 同时,希罗多德已经认识到了自然环境对生产方式、经济生活的重要影响。他高度评价了尼罗河对埃及人生活的巨大意义。他介绍斯奇提亚人谋生方式的形成,“是因为他们所住的土地适于这样做,并拥有有利于他们的河流。原来他们的土地是平坦的,是水草丰富的,而且有数量不亚于埃及的运河那样多的河流贯流全境”(注:希罗多德《历史》,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284页。)。 不仅如此,从《历史》一书中,也不难看到希罗多德对各民族文化习俗的重视。希罗多德介绍说,埃及人比任何民族更相信宗教,相信灵魂轮回,最用心保存过去的记忆,遵守父祖的风习,而不在上面添加任何东西,很多风俗习惯迥异于其他民族,在全人类当中第一个想出用太阳年来计时的方法,建筑了宏伟的神庙、金字塔等等。波斯人的宗教信仰是“不供养神像,不修建神殿,不设立祭坛”(注:希罗多德《历史》,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69页。)。又如在波斯人看来,男性的最大美德是勇武,其次是多子,“他们认为人数就是力量”(注:希罗多德《历史》,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70页。),对外部事物,“他们只要知道有任何奢华享乐的事情,他们立刻把它们拿过来变成自己的东西”(注:希罗多德《历史》,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70页。)等等。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