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王嘉川:唐宋元时期的“史才三长”论(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社会科学网 王嘉川 参加讨论

二、唐宋元时期对“史才三长”论的讨论发挥
    对刘知幾关于“史才三长”亦即史家标准的论述,在他之后的唐朝学者,就已不断有人继续讨论探索。从笔者所见资料来看,最早直接沿用才、学、识三长概念来讨论史官、史家标准的,是唐德宗时期的史馆官员赵元一。建中四年(783)十月,因泾原兵变,唐德宗仓皇逃往奉天(今陕西乾县)避难,直到次年八月才重返京城长安。事后,赵元一写成《奉天录》四卷,“总纪其事”,成为记载唐德宗避难奉天事件的第一手资料。作者在序中说:“史官之笔,才、识、学也。苟无三端,难以措其手足。元一不敏,敢窃凤皇之一毛,以效麒麟之千里。”⑧虽然他所说“才、识、学”三个概念的前后顺序与刘知幾所论稍有不同,但总的来看,他不但赞同刘知幾在八十年前提出的“史才须有三长”的观点,而且也是以这个标准来要求自己的。也正因此,其书内虽间有失实之处,但“叙事记言往往较正史详尽可信,可据以考订事实真相”。⑨
    此后,著名文学家自居易(772—846)也讨论了史家标准问题。他在《授沈传师左拾遗史馆修撰制》中说:“庶职之重者,其史氏欤!历代以来,甚难其选。非雄文博学,辅之以通识者,则无以称命。今兹命尔,其有旨哉!……尔先父尝撰《建中实录》,文质详略,颇得其中。尔宜继前志、率前修,无忝尔父之官之职!”⑩这里一方面强调史官“甚难其选”,提出史官必须是“雄文”“博学”和“通识”三者兼备,否则就是“无以称命”,也就是不称职,这与刘知幾探讨的才、学、识三长一一对应,他虽然没有进一步指明怎样才能算是文“雄”、学“博”、识“通”,但这一提法显然要比刘知幾以比喻形式的探讨更为具体;另一方面,白居易同时也是以其标准来选择史官的,他认为授予沈传师史馆修撰一职是“其有旨哉”,即符合“雄文”“博学”和“通识”的三长标准,希望沈传师“继前志、率前修,无忝尔父之官之职”,这与刘知幾所说的“苟非其才,则不可叨居史任”,也是相应的。
    但是,白居易并没有提到刘知幾、《史通》和三长等名词概念。他是真的受到了《史通》的影响,还是暗合于《史通》而英雄所见略同呢?答案应该是前者。因为除对史家标准的探讨外,白居易还高扬刘知幾在《史通》中所大声疾呼的“直笔”“实录”精神,对此,张少康、刘三富认为:“白居易提倡‘直笔’、‘实录’,当然是由司马迁《史记》写作中的实录精神而来,但其直接思想来源则是唐代刘知幾的《史通》。”(11)陈允锋沿着这一思路,从史家精神与创作主体的品格、史家笔法与诗歌创作方法两个方面,详细考察了白居易诗学思想与刘知幾《史通》的具体关系。(12)这可见,白居易与刘知幾《史通》有着莫大渊源。可惜的是,白居易也和刘知幾一样,并没有对他自己所说的“雄文”“博学”“通识”的具体标准展开论述,相反,他甚至比刘知幾对才、学、识三长的论述更为简略,这实在令人遗憾。
    唐代后期,自称是韩愈四传弟子的孙樵也对史学问题多有论述,(13)代表作即其《与高锡望书》。对孙樵此文,清代学者就已经注意到它与《史通》的关系。清乾隆三年(1738)完成的《御选唐宋文醇》卷二一收录了这篇文章,并在后面附录有清人储欣的评论:“史法略具于此,当与刘子元《史通》诸议论参看。”(14)此论言简意赅,既说明了二者的渊源关系,也说明了孙樵对《史通》有所发展和补充。其中起首所论涉及史才问题:
    文章如面,史才最难到。司马子长之地,千载独闻得扬子云(扬雄)。唐朝以文索士,二百年间,作者数十辈,独高韩吏部(韩愈)。吏部修《顺宗实录》,尚不能当班孟坚,其能与子长、子云相上下乎?足下乃小史,尚宜世嗣史法。矧足下才力雄独,意语横阔。尝序义复冈及乐武事,其说要害,在樵宜一二百言者,足下能数十字辄尽情状。及意穷事际,反若有千百言在笔下。足下齿发未及壮,其所得如此,则不知子长、子云当足下年齿时,文章果何如也?(15)
    这里所说的“文章如面,史才最难到”,与刘知幾回答“自古文士多而史才少”时所说的“史才须有三长,世无其人,故史才少也。……自夐古已来,能应斯目者,罕见其人”的论述,及《史通》卷九《核才》中说的“史才之难,其难甚矣”等论述,意旨相同。后面讲到的文字表述效果:“其说要害,在樵宜一二百言者,足下能数十字辄尽情状。及意穷事际,反若有千百言在笔下。”《史通》卷六《叙事》专门谈到史书的文字表述问题,主张:“略小存大,举重明轻,一言而巨细咸该,片语而洪纤靡漏。……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使夫读者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作者言虽简略,理皆要害,故能疏而不遗,俭而无阙。”两相比较,孙樵显然是在刘知幾的基础上再做发挥,只是他这里所谈的主要是具体的写作才能问题,即才、学、识三长之中的“才”,而非总体讨论“三长”问题。
    两宋时期史学发达,对“史才三长”论的讨论发挥更多,不但对其理论内涵阐述得非常详细明了,而且还很有深度。重要者,如北宋前期著名学者杨億(974—1020)说:“窃以良史之任,历代所难”,认为良史必须“通倚相(邱)[丘]、索之书,专羊盻《春秋》之学,博物稽古,多识旧章,变例发凡,深穷微旨;加以书法不隐,有骨鲠之风,多闻缺疑,无胸臆之论;三长之才识兼备,六家之论议所宗”。(16)杨億所说的三长,显然与他前面所说的“通倚相丘、索之书”等具体举例性要求有内容重合之处,因而由此也可知他对三长的一些具体认识,即在“学”方面必须“博物稽古,多识旧章”,在“才”方面必须“变例发凡,深穷微旨”,在“识”方面必须“书法不隐,多闻缺疑”。毫无疑问,他的认识与刘知幾的“史才三长”论和《史通》中的有关论述是基本相同的,但他的具体说明则显然要比刘知幾的比喻式论述更为贴切得多。这是刘知幾之后,较早地对其“史才三长”论进行讨论发挥而提出的具体见解,拓开了后人对这一史学理论范畴的继续探索之路,值得重视。
    苏颂(1020—1101)在北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二月作《吕舍人文集序》,内中称吕夏卿(字缙叔)“少通经术,长而刻志史学,仕宦三纪,始卒史官,故其立言创意,深微婉约,不戾经传之旨”。“大抵独得胸襟,自成机杼,辞虽精奥而不取奇僻,理虽切著而不事抑扬。……其爱君忧国之虑远矣……表善抑奸之意切矣……明识独见,劝惩之意深矣。刘知幾有云:‘文之与史,其流一焉。’观缙叔所叙,汪洋闳衍,体制不一,然博学多闻,拾遗补艺,发幽隐,甄是否,使读之者知善恶之所归,其三长之最欤?”(17)这既是以三长称颂吕夏卿,同时也是对三长这一理论范畴进行讨论发挥。关于三长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刘知幾并没有明确解说。按照苏颂的理解,在“才”方面,为文记事必须“辞虽精奥而不取奇僻,理虽切著而不事抑扬”;在“学”方面,必须“博学多闻,拾遗补艺”;在“识”方面,必须“立言创意,深微婉约,不戾经传之旨”,“独得胸襟,自成机杼”,“爱君忧国之虑远”,“表善抑奸之意切”,“明识独见,劝惩之意深”,“发幽隐,甄是否,使读之者知善恶之所归”。在苏颂看来,做到了这些,就是三长兼备,而且是“三长之最”。这是第一次提出“三长之最”的说法,对后人对这一史学理论的继续探索,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为文铲剔瑕颣、卓诡不凡,能够下继欧阳修的刘弇(1048—1102),则在策问中以三长发问云:
    文章如面,史才最难到。自刘知幾著“三长”、“五不可”之论,而操笔之士,卒莫有非其说者。
    夫裒掇旧典,考览世故,成书既往者,信已难矣,而出乎其后者,又或恕心不存焉,耀己所长,訾累前作,迨如东家之矛、西家之盾,莫足以相入。是故,“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班固之诋马迁者以此;“其议论常排死节、否正直,而不叙杀身成仁之美”,蔚宗(范晔)之诋班固者以此;而刘肃则并与二、三子而诋之,其论马迁也,与固之说略同,以为“班固序废兴则茂祖德,述政教则左理本而右典刑;蔚宗诎公才而采私论,拾典实而饰浮言”。由此观之,则是从事乎史者,类非全才也,可乎?
    夫史之难既如此,而后世至乃取东观多为之员,举一代之事而责之以抄撮之众手,自以为庶几制作矣。今考诸(唐)太宗之《晋(书)》、令狐(德棻)之《周(书)》、魏王(魏徵)之《隋(书)》、五代刘氏(刘昫)之《(旧)唐(书)》,其失殆有甚于数子者,亦何啻十一而千百之耶?诸君刓精史学久矣,若固之讥迁、晔之讥固,果亦有在于是乎?知幾之论、刘肃之评,如何而后可以无憾也?如曰不若成之众手,则历代之弊已如此矣,亦奚足以胜议哉?要必有折衷焉而不苟者。愿揆之少一字诸君。(18)
    这篇策问主要向士子们提出两个问题,一是史才问题,一是史馆集众修史问题,但无一例外都是刘知幾和《史通》中提出的问题。策问的第一句话“文章如面,史才最难到”,虽然用的是唐代孙樵的原话,但前文已经指出,这句话本身即是从刘知幾而来,而策问也随后就提到了刘知幾三长之论。策问的意思很明显,对刘知幾的三长之论,“操笔之士,卒莫有非其说者”,都认为史家必须具有三长,但大量事实表明,“从事乎史者,类非全才”,因此策问要求士子们回答,“如何而后可以无憾”,也就是史家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三长兼备,“全才”应该是什么样的。关于史馆集众修史的弊端,刘知幾在《史通·忤时》以“五不可”明确提出批评,但他并没有完全否定史馆修史;刘弇这篇策问也采取了同样的态度,坚持史馆修史,同时指出唐朝、五代时期官修诸史的失误也不在少数,他要求士子们回答,如何才能避免集众修史的弊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