⑦光绪《罗店镇志·凡例》,“乡镇志专辑”第4本,186页。 ⑧参见《南浔镇志》卷35、民国《续丹徒县志》卷14《人物志》附义举、民国《真如志》 卷4《救恤志》。 ⑨如同治元年改建的南汇同善堂章程其中规定:“办施药也,向逢夏令,经理亲自选买药 料,依方配合痧暑等药丸分送,如遇疫病流行,延医施治诊极贫之户,照方给药,必须宽酬 经费实力办理。”见光绪《南汇县志》卷3,“丛书”第42种,270-271页。 ⑩民国《川沙县志》卷10《卫生志》,823页。 (11)光绪《丹徒县志》卷36《人物·尚义》义举附,704页。 ①民国《南浔镇志》卷35,“乡镇志专辑”第22本上,397页。 ②民国《丹阳县续志》卷17《善堂》,194-195页。 ③同治《上海县志》卷2《建置·善堂附》,203页。 ④民国《濮院志》卷9《任恤》,“乡镇志专辑”第21本,1023页。 ⑤光绪《宝山县志》卷2《营建志·善堂》,247页。 ⑥(佚名)《杭俗怡情碎锦》,24页。 ⑦民国《川沙县志》卷10《卫生志》,“丛书”第132种,824页。 ⑧民国《川沙县志》卷10《卫生志》,“丛书”第132种,823页。 ⑨参阅冯汉镛《祖国中古时代的医院--安济坊》,《医学史与保健组织》1958年2期。 ⑩光绪《丹徒县志》卷36《人物·尚义》义举附,701页。 ①民国《上海县续志》卷2,第1本,235页;瘦鹤词人:《游沪笔记》卷1,光绪十四年刊 本,25a页。 ②苏州市卫生局编《苏州市卫生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78页。 ③《苏州市卫生志》,79页。 ④民国《上海县续志》卷2,第1本,236页。 ⑤瘦鹤词人:《游沪笔记》卷1,25a页。 ⑥张耀宗:《近代常熟医学志略》,《中华医史杂志》1985年3期,158页。 ⑦参阅甄志亚主编《中国医学史》,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413-414页。 ⑧上海“时疫医院,原无定所,光绪三十三年起,每年夏秋间,于租界内赁屋延西医疗治 ”。参见民国《上海县续志》卷2,第1本,238-239页。 ①《杨君谋为设立疫病院来函》等,载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苏州市档案馆合编《苏 州商会档案丛编(1905年-1911年)》(第一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725-727页 。 ②参阅拙稿《中国的民间力量和公共领域--近年中美关于近世市民社会研究的回顾和思 考》,《学习与探索》1999年4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