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江南出版印刷业中的另外一项重要技术进步是彩色套印技术的出现。明代江南书坊中 采用套印的不多,只有天启元年(1621年)种文堂《苏长公密语》为两色套印本,但是南京却 出现了最出色的彩色套印。住在南京的艺术家安徽人胡正言,于明末用五彩套印《十竹斋画 谱》、《笺谱》,不论花卉羽虫,色彩逼真,栩栩如生,成为学画的范本(注::张秀民:《明代南京的印书》。)。这项进步开创 了我国彩色套印的先河。 三、大众读物出版印刷的发展 由于出版印刷业的产品具有“教化”和宣传的功能,因此其性质与其他工业部门的许多产 品颇有不同。因为这个原因,出版印刷业在明清江南受到官府不同程度和不同形式的控制与 干预,因此其商业化的发展也与其他工业有所不同。在明代初年,政治性和教化性读物在江 南出版印刷业产品中占有很高比重(注:参阅张秀民:《明代南京的印书》。)。到了明代中期以后,商业化的出版印刷业才发展了起 来,而到了清代则已成为江南出版印刷业的主流。这类商业化出版印刷业主要是印制销路广 大的大众读物,包括通俗文艺作品、通俗实用读物、童蒙课本、时文选本、年画、日历及迷 信用品等。下面就分类简述之。 (一)通俗文艺作品 早在明代,江南小说曲本出版已颇盛。南京书坊即已大量印刷此类读物,著名书坊如唐氏 富春堂、世德堂、广庆堂、文林阁、陈氏继志斋等,都印行小说曲本,并延请建阳、徽州工 匠,为所印之书刻插图(注:参阅沈燮元:《明代江苏刻书事业概述》。)。据张秀民与李致忠统计,明代南京唐姓、周姓刻 书坊最为有名,所刻戏曲本子可能达二三百种,超过以数量众多而著称的建阳坊本(注:李致忠:《明代刻书述略》。)。其中 万历间唐氏各家除刻医书、经书、文集、尺牍,琴谱外,又刻了很多戏曲。其中以唐对溪富 春堂为最多,据说有百种。现存者有《管鲍分金记》、《三顾草庐记》、《吕蒙正破窑记》 、《岳飞破虏东窗记》、《张巡许远双忠记》、《商恪三元记》等约30种。世德堂又刻有《 赵氏孤儿记》、《五伦全备忠孝记》、《双凤齐鸣记》、《荆钗记》、《拜月亭题评》等共 11种。有的书一刻再刻,如继志斋刻《玉簪记》。 金陵书林除大批出版戏曲外,还出版了许多小说,如世德堂刊出《唐书志传通俗演义》, 周氏大业堂刊出《西晋志传题评》、《东晋志传题评》、《新刊出像补参采史鉴唐书志传通 俗演义》,兼善堂刊出《警世通言》,聚奎楼刊出笑话集《谚浪》,万卷书楼刊出李卓吾订 正的《三国志传》,等等。有的一书有多家书坊出版,如《西游记》有荣寿堂本,又有唐氏 世 德堂本,称《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 为迎合读者的喜好,一般戏曲小说都出像、出相,或称全像、全相。过去建阳坊本多为上 图下文,图画扁短横幅。南京本改为整板半幅,或前后页合拼成一大幅,图像放大,线条粗 放,多饶古趣。唐振吾广庆堂、陈氏继志斋图画渐趋工丽。金陵人瑞堂本《隋炀帝艳史》工 极巧,则出于徽派板画工住在杭州的黄子立(建中)之手。胡贤刻《帝鉴图说》、奎壁斋本焦 雄《养正图解》、大盛堂本《出像增补搜神记》都有插图(注:以上参阅张秀民:《明代南京的印书》。)。湖州凌氏印书滥恶,但刻“《 水浒》、《西厢》、《琵琶》及《墨谱》、《墨苑》等书,反覃精聚神,穷极要渺,以天巧 人工,徒为传奇耳目之玩”(注:《五杂俎》卷13,《事部一》。)。 在江南通俗文艺读物中,要强调的是世情小说。明中叶到清初是世情小说出版的第一个高 潮时期,而清中期则是第二个高潮时期。世情小说的两大流派--艳情小说与才子佳人小说 都大量出现,其他小说如讲史小说、拟市人小说等,也日益与世情小说合流(注:向楷:《世情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杭州)1999年版,第3-5章。)。这种世情小 说因为贴近中下层民众的生活,并且较多了反映小市民阶层的趣味,所以在当时的社会上有 极大的读者群。特别是艳情小说,其种类之多,格调之低,为中国历史上所仅见。托名江南 著名文人李渔著的著名淫书《肉蒲团》,其作者就公开说:“这部小说惹看极矣。吾之书成 之后,普天之下无一人不买,无一人不读,所不买不读者惟道学先生耳。然而真道学先生未 有 不买不读者,独有一种假道学,要以方正欺人,不敢买去读耳。抑又有说:彼虽不敢自买, 未必不倩人代买读之。虽不敢明读,未必不背人私读耳”。清代江南才子佳人小说《吴江雪 》第九回也说:“原来小说有三等,……(下等小说)无非说牝说杜,动人春兴的。这样 小说世间极多,买者亦复不少,书贾借以觅利”。清代文禁甚严,顺治九年、康熙四十八年 及五十三年、乾隆元年,嘉庆七年、十五年与十八年,朝廷都曾颁布法令,对“坊肆小说淫 词”加以“严查禁绝”,“通行严禁”(注:俞正燮:《癸已存稿》卷9“演义小说”条。)。但这类小说却越禁越多。到了道光十四年二月, 连皇帝也不得不在上谕中承认:“近来传奇、演义等书,踵事翻新,词多俚鄙,其始不过市 井之徒乐于观览,甚至儿童妇女莫不饫闻而习见之,以荡佚为风流,以强梁为雄杰,以佻薄 为能事,以秽亵为常谈”(注:《清宣宗实录》卷249。)。这类色情小说不仅在有闲阶级中,而且在小市民中,都有广大 读者群。此外,宣扬色情内容的图象读物春宫等,在各阶层民众中也有广大市场。例如印制 低劣的春宫,价格低廉,随处可得,广泛传布于不识字的下层民众之中(注:《鼓掌绝尘》第二十四回《丑姑儿园内破花心,小牧童堂上遗春谱》就说到杭州的一个 农村牧童,“曾废(当为费字之误--引者)了几个钱,买得一本春意儿,将来瞌睡的时节看 一看”。其书“是一本小小印现成的春意谱儿,上面都是些撒村的故事”。)。由于各种色情读 物销路良好,因此其出版也成了书贾牟利的手段。利之所在,人尽趋之。无怪乎官府禁之于 上,道学家抨击之于下,书坊却照样刊行不误。 在明清时期,江南在城市化、商业化水平以及人民生活水准、识字率等方面,都高居中国 各地之首。因此这类反映小市民趣味的世情小说,也大多出于江南书坊,以至江南成为当日 “淫书”和其他民间通俗读物的渊薮。像嘉庆十五年六月御史伯依保奏请销毁淫书时列举的 淫书代表作《如意君传》、《浓情快史》、《株林野史》与《肉蒲团》,大多为江南文人编 写并由江南书坊刊行。因此之故,清代历次禁书,重点都是江南。康熙时江苏巡抚汤斌就曾 痛斥“江苏坊贾,惟知射利,专结无学之徒,编纂小说传奇,宣淫诲诈,备极秽亵,绣像镂 版,极巧穷工”;因此下令:“若淫词小说戏曲,……将书板立行销毁,刊刻发卖者一并治 罪”(注:《吴门岁华纪丽》卷首《睢州汤文正公潜庵抚吴告谕》。 )。但此禁并未有效执行,故至乾隆时,又是“吴中坊贾,编纂小说传奇,绣像镂版, 宣淫诲诈,败坏人心”(注:乾隆《长洲县志》卷10《风俗》。)。同治时,丁日昌在江苏禁毁“淫词小说”,开出的书目竟多达26 8种。可见江南此类读物出版之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