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在一族群的历史记忆中,或外来者对一族群的历史述事中,找到“英雄圣王历史 ”与“弟兄故事”这两种历史心性,并将之置入特定社会情境中,便更能说明此两种历史心 性的存在及其区分。事实上,前面所举的羌族“羌戈大战故事”便是类似的例子。羌族知识 分子重述的故事版本,其中有战争、迁徙、英雄,也有弟兄分家故事,因此它是“英雄祖先 历史”与“弟兄故事”两种历史心性的混合产物。羌族知识分子创造与接受这样的历史,其 背后的“情境”便是,汉族历史文化教育使他们成为两种历史心性下的产物。无论如何,在 对“羌戈大战故事”内容的关注上,汉族历史学者与羌族知识分子仍有不同。汉人历史学者 倾向于注意故事中“羌人来自北方草原”,以此与中国历史记载中被打败而南迁的羌人历史 联系在一起;羌族知识分子却喜欢谈故事后半段这“九弟兄”分居各地的事。 以下我再举两个例子。对于青藏高原东缘的“羌”,《后汉书·西羌传》记载:“西羌之 本出自三苗……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因此他们是被伟大的中国圣王舜驱逐到边缘去的“ 三苗”后裔;由其“起源”解释汉代羌人的凶恶难驯本质。在这述事中,汉晋时期中国人认 为此“异族”起源于该族的一位“英雄”。法籍学者石泰安(R.Stien)研究古西藏文书中记 载的各部族起源传说。这些传说叙述各部族出于“四个或六个弟兄”,其中的“小弟或坏家 族”被驱逐到东北边境地区,成为一些“原始部落”的先祖(注:石泰安:《川甘青藏走古部落》,耿升译,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29页。)。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对于古 藏人与汉人来说,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部落人群都是“边缘族群或异族”。然而,古吐蕃学者 与中国学者却分别在不同的“历史心性”下,建构有关这群人来源的不同历史述事。 另一个例子,回到本文开始时提及的古“蜀人”起源问题上。汉代魏晋时蜀地之人,在整 个华夏中是居于边缘的。晋常璩所著《华阳国志》是蜀人最早的本土历史著作;书名“华阳 ”即有居于华夏南方边缘之意。在这本书中,他述说蜀(与巴)的起源称:“黄帝为其子昌意 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是为帝喾,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注:此说亦见于《史记·三代世表》引谱记:“蜀之先,肇于人皇之际。黄帝与子昌意娶蜀 山氏女,生帝喾,立,封其支庶于蜀。历虞、夏、商。周衰,先称王者蚕丛。”)。然而在此之前,常璩 在本书中引述了另一个说法: 洛书曰:人皇始出,继地皇之后,兄弟九人分理九州为九囿,人皇居中州制八辅。华阳之 壤,梁岷之域,是其一囿。囿中之国则巴蜀矣。 以上资料显示,蜀人常璩曾以两种历史心性来说明本地人的“起源”。一是在“弟兄故事 ”历史心性下,作者述说巴蜀、中州及其他地区的华夏都起源于几个“弟兄”;但承认“人 皇居中州”,自己的祖先居于边缘(辅)之巴蜀。二是,在“英雄圣王历史”之历史心性下, 他将本地古帝王的起源溯自黄帝;但承认黄帝为正宗,蜀的帝王为黄帝“支庶”。两种述事 所显示的情境都是--当时的蜀居于“华夏边缘”或“中国边缘”。 当前研究蜀人起源的学者,可能将蜀人起源溯及黄帝,但没有人或将之溯及这人皇的弟兄 --这也显示华夏化的过程也包括一种历史心性的形成过程,以致于“英雄祖先历史”成为惟一真实的历史述事。 结语 一篇历史文献,与一篇当代人的口述历史,都述说许多的“过去”。将之视为一种“社会 记忆或历史记忆”,我们所要了解的主要是留下这记忆的“当代情境”--特别是当代人群 的资源共享与竞争关系,与相关的族群或阶级认同与区分。由多元资料间产生的“异例”, 我们可以了解一时代社会“情境”的复杂结构,以及一个“当代情境”与另一个“当代情境 ”间的延续与变迁。这样的研究取向,打破了“历史学者研究过去”而“人类学者研究当代 ”的观念。事实上,历史人类学的发展,以及历史学者有关认同与历史记忆的研究,也使得 人 类学与历史学之间有许多重叠空间。 近年来我一直在羌族村寨城镇与相关文献中,从事兼具历史学与人类学的研究尝试。人类 学 的民族志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当地的资源共享与竞争关系,与相关的族群认同与区分体系。 羌族村寨中“弟兄故事”口述历史的采集与分析(情境化),可以与人类学民族志知识(社 会情境)相互印证。然而这并不是说,如此之口述历史其功用只在了解“当代”,真实的过 去仍埋藏在许多的虚构之中。事实上在本文中我也说明,“弟兄故事”是一种诉说人群共同 起源的“根基历史”。与我们所熟悉始于英雄圣王的“根基历史”相比较,“弟兄故事”与 “英雄圣王祖先”是两种不同历史心性下的祖先溯源述事。藉此了解,我们可以到文献中做 田野调查(do ethnography in archives)--对于“弟兄故事”与“英雄圣王祖先”两种历 史心性的了解,可帮助我们解读《华阳国志》中有关蜀人起源的记载,以及《后汉书·西羌 传》与古藏文文书中有关青藏高原东北边缘部落人群起源的历史述事,以及当代羌族知识分 子的“羌戈大战故事”之意义。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古今文献之述事中,都透露著述者 的“华夏”边缘(或吐蕃边缘)概念及其变化漂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