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社会问题的凸现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潮的兴起(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学习与探索》 侯云灏 参加讨论

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潮是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诞生的,它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问题的凸现 息息相关。在中华民族寻求独立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史学发挥了独特的历史作用,为 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当然,它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战争年代所留下的先天 印记。比如,此期的马克思主义史学过于强调历史学的革命性和阶级性,而忽视了其科 学性;过于强调要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服务,而忽视了历史学自身的学科建设等。这都是 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史学要健康发展所必须着重解决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蔡和森文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
    [2]李达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46.
    [3]胡汉民。唯物史观批评之批评[J].建设,1920,1(5)。
    [4]李大钊全集(第3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58.
    [5]吕思勉。白话本国史(绪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6]蒋大椿。史学探渊--中国近代史学理论文编[C].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
    [7]白宝瑾。历史和其它科学的关系[J].史学,1935,(1)。
    [8]李大钊全集(第4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276.
    [9]李大钊。史学要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所,1980.2-3.
    [10]李大钊全集(第1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642.
    [11]郭沫若全集(历史编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2]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序)[M].桂林:桂林新知书店,1939.
    [13]胡绳。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