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在巴比伦的河边坐下, 一追想锡安就哭了。 我们把琴挂在那里的柳树上。 因为在那里掠夺我们的, 要我们唱歌, 抢夺我们的, 要我们作乐,说,"给我们唱一首锡安歌罢!" 我们怎能在外邦唱耶和华的歌呢? 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记你, 愿我的右手忘记技巧。 我若不纪念你, 若不看耶路撒冷过于我最喜乐的, 情愿我的舌头贴于上膛。(《诗篇》第137篇1-6节) 犹太人因沦为巴比伦囚虏而对故国产生的深切思念之情实际上就是人们所说的犹太人的"回乡观"。随着巴比伦犹太人不能在短时间内返回故国,这种思乡观渐渐演变成为一种民族愿望,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重返故国、重返锡安、重返耶路撒冷,复国兴邦的思想开始在犹太民族心中深深植根。当这种思想与犹太先知所宣扬的特殊宗教救赎信念结合在一起后,便逐步形成后人称之为犹太复国主义思潮的最初形式。尽管这种思潮在当时是以宗教信仰为其基础的,但它的存在一直影响着犹太人与其故土--巴勒斯坦的关系。事实上,这种在第一圣殿被毁、犹太民族沦为巴比伦囚虏时产生的期待上帝救赎,救世主降临,帮助犹太民族摆脱苦难,返乡复国的宗教信念对犹太民族与故国之间从来没有完全中断过的联系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并在19世纪导致政治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出现和现代以色列国的最终建立。研究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史专家拉克就曾指出:"考察犹太复国主义的起源应以散居在外的犹太人的思想、祈祷文和梦想中的锡安山这个中心为起点。"(注:沃尔特·拉克:《犹太复国主义史》,第51页。)在第六届犹太复国主义代表大会上,犹太复国主义运动领导人赫茨尔为了表达自己对锡安的忠诚,举起右手,借用上述《诗篇》中的词语发誓:"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记你,愿我的右手忘记技巧。"足见巴比伦囚虏事件影响之一斑。犹太民族在巴比伦产生的这一思念之情,在19世纪英国犹太政治家迪斯累里的小说《阿尔罗伊》中也有强力的表述。"你问我的愿望是什么,……我的回答是'耶路撒冷',它是我们失去的一切,是我们渴望的一切,是我们为之奋斗的一切。"(注:沃尔特·拉克:《犹太复国主义史》,第53页。) 巴比伦囚虏事件还是犹太民族特有的"加路特"神学观念的提出和验证。犹太教认为,加路特("放逐"和"流散"之意)是一种上帝施加在犹太人身上的不幸惩罚。它意味着失去家园,遭受敌意和歧视,以及面对一种无所不在的异化。然而,它又是一种不正常状态,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通过宗教仪式和对律法的遵守,加路特状态就会结束,犹太人终将获得解放。该词语最早在《圣经》中出现,指的就是被掳往巴比伦成为阶下囚的犹太人。由于在不到50年的时间内,巴比伦囚虏获得返乡,加路特的观点得到了验证。它的思想开始为犹太民众广为接受。公元70年,圣殿再次被毁,圣地再次遭蹂躏,人民再次遭放逐,加路特思想更是得到流传。第二圣殿被毁后发展起来的拉比犹太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加路特观念的新诠释。加路特观念作为犹太民族神学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长期处于离乡背井、屈辱无助逆境中的犹太人起到了精神上的慰籍作用,也为犹太人的复国救世思想奠定了颇具影响的理论基础。从这一意义上说,巴比伦囚虏事件的影响"功不可抹",自然在这里应记上一笔。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