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翁同和略论(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档案》 李侃 参加讨论

三集内外矛盾于一身的人物
    翁同和自从1856年(咸丰六年)步入政坛到参与朝廷决策,再到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退出政坛,前后共40余年。这个时期,就清朝政府乃至中国而言,可以说是内忧外患交相侵逼。对太平天国起义和捻军,经过长期厮杀,最后倚仗“洋人”帮忙,总算镇压下去,但在此期间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咸丰皇帝仓惶出逃。由发动“辛酉政变”而执掌朝政的慈禧、奕集团,是以丧失国家大量主权和割弃大片领土为代价,才换来重返北京和“中外和好”的局面。以此为契机,开始实行所谓“自强新政”的洋务运动。接踵而来的是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戌戌变法。所有这些重大事件,都是在内外矛盾十分尖锐的形势下发生的。就国际环境而言,正如1895年9月康有为在《京师强学会序》中所说的“俄北瞰,英西睒,法南瞵,日东眈,处四强邻之中而为中国岌岌哉!况磨牙涎舌,思分其余者,尚十余国。”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已使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险境。就清朝的内政和朝局而言,有主张效法西方技艺、“求强求富”的洋务派与迂腐守旧、排斥“洋务”的顽固派之争;有以慈禧为首的一批贵族官僚与以谠论宏议、纠参权要相标榜的所谓“清流派”的矛盾;随后又演化为“后党”和“帝党”的对峙。由于统治集团内部派系纷争,政见不一,对内政外交不断发生争论和权力角逐。在如此纷繁复杂的内外矛盾中,翁同和以其特殊的身份(皇帝师傅)和重要地位(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总理衙门大臣),调和于帝后之间,周旋于各派之际。在对内对外的决策中,在统治集团内部的纷争中,他经常处于政局漩涡的中心,因此。他是集内外矛盾于一身的人物。不过,他却无法也无力解决这些矛盾。下面就简单谈谈翁同和在晚清政局中,究竟充当怎样的角色。
    许多史学家和近代史书,在说到翁同和的时候,都把他称为“帝党”首领,而“帝党”与“后党”又是水火不容、誓难两立的政治集团。说他是“帝党”首领,如果指的是甲午及其以后,确是事实。然而不可忘记,这位“帝党”首领,却是因缘于“后党”的宠信和倚重而飞黄腾达的。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后党”的宠信,他也不会成为“帝党”的首领。
    翁氏于同治四年就奉“两宫皇太后谕旨”,继承他父亲翁心存的“帝师”职务,在“弘德殿行走”,充当同治皇帝的师傅。所谓“两宫皇太后谕旨”,实际上是慈禧的个人意旨。而翁氏之所以能获此殊荣,膺此重任,固然有其父翁心存曾遭受过肃顺集团的打击,“辛酉政变”复出后,受到慈禧重用的原因,以及他本人的品学受到慈禧青睐的原因,但除此之外,也还有恭亲王奕、醇亲王奕譞等推荐和支持的原因。翁氏虽为同治师傅,但是群臣、师生之间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情和特殊的政治关系。同治是很不受慈禧喜欢的无权皇帝,翁同和在弘德殿行走,也不过尽心教读、恪守其职而已。同治死后,翁氏对慈禧再次垂帘听政,出过大力,立过大功,因此更得到“太后”的信任和重用。而他于1876年(光绪元年)再奉“懿旨”,为毓庆宫行走,充当光绪皇帝的师傅,就更是慈禧对他特别宠信的表现了。
    翁氏与“后党”的重要人物奕譞的关系,也相当亲密。奕譞是光绪的生父,他的福晋又是慈禧的妹妹。立载湉为皇帝,显然是慈禧的蓄意安排。奕譞在咸丰皇帝的诸弟之中,其才能虽远不及奕,但始终受到慈禧的信任,在晚清皇室亲王之中,可谓位高权重,恩宠不衰。他虽然始终不敢有半点得罪慈禧,但毕竟是皇帝的本生父亲。而且在帝后矛盾发生和加剧以前,他对光绪的命运和前途也自然会关心备至,在选择“帝师”问题上,他当然也不能轻率从事。当初翁氏为弘德殿行走,教读同治皇帝的任命,奕譞就曾参与商议。1875年1月(同治十三年十二月),翁氏又与奕譞、魁龄、荣禄等四人同被慈禧指派勘定同治的陵墓惠陵的陵基,而翁同和得以参与皇室内部此项重大事务,也是由于奕譞的推荐。奕譞对翁氏赏识备至,奖掖有加;翁氏对奕譞也十分敬重,竭力报效。而与另一位“后党”的重要人物荣禄,也在这次勘察确定惠陵的活动中,建立了亲密关系,并且结拜为兄弟。至于后来翁氏与奕譞、荣禄之间由于帝后矛盾加深,发生政治分歧,那就不全是个人恩怨,而是最高统治权力的角逐争夺了。
    由于帝后分党,两派对立,有些论者以翁氏为代表的“帝党”与以倭仁等为代表的顽固派嫌隙甚深,互不相容。其实情况也并非如此。顽固派在早期是相对于洋务派而言的一派守旧大臣如倭仁、徐桐等等。但是在同光之际,翁氏在开始被任为弘德殿行走时,就与倭仁、李鸿藻、徐桐同为帝师。他虽然对倭、徐二人的学问和讲授方法并不佩服,但是在政治思想上也并没有什么恶感。即使在1867年(同治六年)关于在同文馆开设天文算学馆、聘请外国教习问题的那场争论中,当倭仁等极力反对此项措施的时候,翁氏还和徐桐一起帮助倭仁修改奏稿,并且向倭仁建议,不要去总理衙门任职,以免出丑。他虽然并未卷入这场争论的漩涡的中心,但是对奕等人的主张也持有异议,相对而言,与其说他保持“中间”立场,勿宁说他是比较倾向于保守和顽固派的。至于他和顽固派在政治上的对立,那是甲午以后,戊戌变法时期的事了。
    由于翁氏与李鸿章在对外政策上分歧很大,争论甚烈,也有人认为他是洋务派的政敌。其实,翁氏虽然坚决反对李鸿章对外国侵略采取退让妥协政策,但是由于他对世界的形势和中国的处境逐渐有所了解,不但不反对洋务,而且十分关心洋务。他原来就曾受到奕的赏识,后来又同洋务派的一些重要人物如文祥、左宗棠、张树声、丁日昌、郭嵩焘等相交甚密,对他们的洋务主张和洋务事业,表示关心和支持。特别是对丁日昌和郭嵩焘,更是引为知己,关怀备至。同时对一些洋务思想家如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的思想主张也深为赞赏。而且在轮船招商局由于受到外国航运业的竞争和排挤,遇到严重困难的时候,他以户部尚书的职权,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然拨出款项,并且将南方漕运的大量赈灾仓米,交招商局承运,使招商局的困境暂时得以舒解。而在支持招商局的活动中,他与李鸿章也是互相合作、互相配合的。
    在翁氏立朝时期,外患频仍,朝局纷争,他为了使幼主光绪重振朝纲,挽回危局,可谓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他面对极端复杂的局面和盘根错节的重重内外矛盾,虽然费尽心力,试图缓解和解决这些矛盾,但是,结果不但没有解决这些矛盾,而且在矛盾的冲突中跌落下来,造成了终身的遗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