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三百年明史的经验教训(2)
官吏是否廉洁,对于政权的兴亡,往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是回顾明朝的兴衰史时 ,令人得到的又一个极为深刻的感受。在封建社会里,官吏贪污受贿是一个不可治愈的 痼疾,最好的情况是受到抑制,贪污受贿现象不过分猖狂。但即使这样,对于社会安定 发展也有明显的作用。明初朱元璋时期就是这样。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极力抑制贪污, 为此不惜采用剥皮实草之类酷刑。朱元璋的这类举措,对于改变元末贪官污吏恣意横行 的局面,发生了明显的作用。当时虽然贪婪的赃吏仍不乏其人,而对老百姓“招徕拊循 ”的循吏也为数不少,这一时期成为封建社会里吏治相对清廉的时期。如所周知,朱元 璋当政的明初三十余年,是社会生产得到恢复发展的“清明”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究 其原因,官吏贪污之受到抑制,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明朝末年的情况与朱元璋当政时期 是一个鲜明的对照。明中期以后,政治渐趋腐败,贪污受贿的现象日渐抬头,当时兴起 的改革运动虽然曾经将抑制贪污列为改革的内容之一,但并未能把这一问题较好地解决 掉。到了明朝末年,吏治空前败坏,甚至由于贪风太盛导致无钱即不能办事,从而使得 个别官吏想独自成为清廉君子也办不到。当时贪污最厉害、影响最大的是军官。军官的 营私中饱,使得明王朝筹措来镇压农民起义、抵御后金的军费,大部落入他们的私囊。 为了解决问题,应付时局的需要,明王朝只好再次筹措,但接踵而来的是军官的再次乾 没。于是便形成了无休止的恶性循环。在这一次次的恶性循环中,劳动人民的赋役负担 随之而一次次加重。这时所谓的三饷加派,便是由此而产生的。说到明朝灭亡的原因, 谁都知道赋役剥削的极端沉重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而由上述情况来看,追根究底来讲 ,则不能不将之归结在吏治的败坏、贪风的盛行上。综观明初和明末的情况,一个发人 深省的规律清清楚楚地摆在人们面前:官吏廉,国可兴;文武贪,国必亡。这一血的教 训,后人实应牢牢记取。 明朝中后期,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开始出现资本 主义萌芽。当时,江南地区的丝织业等行业中,存在着明显的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劳动 ,甚至在思想文化领域中也出现了与资本主义萌芽相适应的离经叛道思想、强调“人必 有私”的观念,以及提倡“独抒性灵”的文学主张等。在大约同时,西欧自地中海沿岸 开始,也陆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是,西欧的资本主义萌芽很快发展起来,在17世 纪中叶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又出现了工业革命,从而进入资本主义社会阶 段。而中国却是资本主义萌芽一直没有发展起来。17世纪中叶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之 时,中国发生的是旧式的农民战争。到了18世纪,资本主义萌芽虽以明清之际战乱后的 残余为基础,重新进入恢复期,但始终没有壮大起来。19世纪中叶后中国的社会更因外 力入侵而中断了正常发展,跌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为什么中国与西欧的资本主义 萌芽遇到两种不同的命运呢?回顾明朝的历史以及同期的西欧史可知,刚刚出世的资本 主义萌芽,力量十分弱小,单靠自己是不能茁壮成长的,它需要得到国家政权的支持, 才能战胜封建势力,壮大自己,并最终取代封建生产方式的统治地位;这种支持,资本 主义萌芽在西欧得到了,而在明清时期的中国没能得到,相反在这里还受到了种种压制 和摧残,如在明代的中国受到了重征迭税的剥夺和矿监税吏的肆虐。可见,中国和西欧 的资本主义萌芽之遇到两种不同的命运,实非偶然。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这段历史给后 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担当国家重任的后来人,当新的先进的社会因素出现时,千万不 可忘记爱之、扶之,否则将酿成大错,成为历史的罪人。 中华民族是由多个兄弟民族组成的民族大家庭,各个民族之间优势互补,相依而存, 在互相学习、帮助中共同为中国的文明发达作出贡献。各个民族之间,由于这样或那样 的原因,难免偶而产生矛盾,甚至发展至冲突和战争,而冲突和战争的结果是两败俱伤 、皆受损害,这从反面教育了双方,最终会捐弃前嫌,重归于好。因而在历史上,中华 民族大家庭中的兄弟民族相互间友好相处、亲密交往是常态,矛盾冲突是偶或存在的变 态,而且大家越来越认识到相互间避免冲突、友好相处的重要,相互间的关系呈日益密 切的总趋势。回顾明朝的历史,对于这一点,可以十分清楚地观察出来。如当时的蒙汉 关系即是如此。由于明朝是在推翻以蒙古贵族为核心的元朝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退 到漠北的蒙古贵族又不甘心这一失败,因而自明初以来明朝与蒙古贵族之间发生了不少 武装冲突。但尽管如此,蒙古族与内地汉族之间的民间交往,在有明一代一直未断。并 且因双方为了应付武装冲突,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仅从修筑万里长城一项,就可 以想象出明朝为此而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至于蒙古方面则“分番夜守”、日防明兵之 “赶马捣巢”、“未遂安生”等记载,史不绝书),导致“华夷交困”,终于使明、蒙 双方决定弃战言好,从而出现了隆庆年间的“俺答封贡”。自此,明朝解除了北方的边 患,大省军费;蒙古则得到了在沿边开设互市市场的好处,使之可以很方便地以其畜产 品换回内地的布匹、铁锅等生活必需品。蒙古族和汉族由此亲密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加深 。明代及历史上各代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相互关系日益亲密的总趋势及其形成原因 ,为后人正确处理这类关系、努力发展平等和睦互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