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日中战争史研究的现状及我见(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抗日战争研究》 菊池一隆 参加讨论

(二)中国大陆和台湾的研究
    关于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的研究,我只是根据自己的见解作一下简单的归纳。在中国大陆,历史时期的划分是以中共党史为基准的,叫作中国革命史,进而分为中国近现代史。(注:在中国,中国革命博物馆研究室《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重要战役介绍》(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一书承认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和解放区的战场是相互呼应、相互支援的,因此承认国民党也参加了战斗。持这种观点的人正日益增多。我个人也认为,虽然存在着地区差和时间差的问题,但国共两党确实都参加了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但是,该书的政治意图在于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和"祖国统一",为此才对国民党的战斗意义予以评价。本人认为不应事先准备好结论,而是应该首先面对史料。)关于战争史,是把1937年七七事变到1945年8月中国胜利、 日本战败这段时期叫做"抗日战争时期"、"八年抗战",即八年战争论。(注:例如,中国有龚古今、唐培吉主编的《中国抗日战争史稿》上下册(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何理的《抗日战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等。中国概论方面的著作有魏宏运主编的《中国现代史稿》上下册(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1981年版)、《中国现代史》上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前者是以第一次国共合作分裂时期的武汉国民政府的崩溃进行时期划分的。把1927年8月到1937年7月这段时期看作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即国共内战时期,把1937年7 月七七事变到1945年8月战争胜利的这段时期叫作抗日战争时期。后者也把1927年8 月到1937年7月看作是"树立国民党统治、加强工农革命武装和抗日民主运动"时期,把这之后的时期叫作抗日战争时期。双方都提到了东北义勇军的活动是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尤其是后者,提及九一八事变时,虽然说"中国人民的局部的抗日战争是由此开始的"(297页), 但是实际上只是把它视作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一个环节。1987年7月在京大人文科学研究所本馆召开的"七七事变50周年日中学术讨论会"上,王汝丰提出卢沟桥事变是抗日战争的起点报告内容收录在井上清、卫藤渖吉《日中战争和日中关系》(原书房1988年版)中,虽然他是站在"八年抗战"的立场上的,但是在答疑时他却说八年战争和十五年战争是一回事。王所说的一回事,意思大概指是八年也好十五年也好,在认定日本的侵略这一点上是没什么两样的,而并不是说在中国如何对付日本的侵略、何时转入战争时期的问题上是"一回事"。)虽然以中国东北地区为主的其他各地也逐渐出现了十五年战争论的观点(注:例如,1.何英的《抗日战争究竟应从何时算起》(《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2期)一文提出,九一八事变是抗日战争的起点, 自此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他举例说,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以及一部分国民党爱国官兵就立即投入了抗日斗争"。但事实上中共对付国民政府军的围剿就已是竭尽全力。再说,仅大城市的民众不能算是"全国人民";2.王维礼(东北师大历史系)的《"九一八事变"后的主要矛盾和二战史研究》一文认为,九一八事变不是地方事件,而是全国性的事件。他从国共两党对"民族解放战争"和"阶级斗争"的措施进行论述,主张十五年战争论。但是,我也并没有把九一八事变仅看作是地方事件,而且从国共两党以"阶级斗争"为优先的态度来看,我认为八年战争论的观点更有力;3.胡德坤的《中日战争史--1931-1945》(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明确提出了十五年战争论。该文条理清晰,而且根据中日双方的史料来进行分析的方式也能获得好评。但是其引用日本方面的资料多出于中国方面,还引用了许多回忆录,所以并非没有问题。),但是八年战争论依然占主流。中国把从1927年8 月武汉革命政府崩溃、第一次国共合作分裂到七七事变这段时期叫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注:可以认为给中国的历史分期以决定性影响的是胡华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人民出版社1950年版),他是这样划分时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时期-"五四运动"(1919- 1921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1-1927年)、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年, 这一时期中九一八事变后的"蒋介石反动卖国集团的不抵抗主义"与中共和人民的"抗日战争"是相对峙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时期(1937-1945 年)。)这是国共两党激烈斗争的时期,解决国共之间的矛盾优先于解决对日矛盾,因此,九一八事变虽说是及其重要,但是也包括在这一时期内。
    中国台湾是以孙文的军政、训政、宪政3个阶段及国民政府、 国民党党史为划分基准的。北伐完成后,从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到1937年七七事变为"训政建国时期",七七事变爆发后为"抗战建国"时期,开始进入战争状态。(注:台湾张其呁主编的《抗日战史》(1966年版)在目录中把九一八事变等作为"序战",后文却又写到:"日本蓄意侵略我国,为在其明治维新以后之一贯国策,九一八事变以后,我感于战争之无可避免,乃积极准备抗战。"(13页)另外,王平的《抗战八年》(琥珀出版社1968年版)、薛光前编著的《八年对日抗战中之国民政府--1937年至1945年》(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中收录的李云汉的《战争的起源--七七卢沟桥事变的背景》等等,主要都是站在八年战争论立场上的。除此之外,国民党党史委员会编的《革命文献》及中国文化建设协会的《抗战前十年之中国》(香港龙门书店1965年影印本)等也都把1937年7月以前叫作"抗战前"或"战争前夜"。 几乎所有的史料集都是相同的。不过终究没能摆脱以国民党为中心的史观,看来并没有发展到对中共及中国青年党以外的第三势力进行重新评价的地步。)例如,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的《至公至诚的中国国民党》(1991年)是这样进行划分的:1."党的改组与全国统一"(1919年五四运动-1928年6月北伐完成以及12月张学良东北易帜);2. "训政时期的忧患与建设"(1928年10月采纳"训政大纲"、成立南京国民政府以后的10年),艰苦建设的结果、尤其是国防力量的增强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3."抗战建国"是全民参加的"自卫圣战",主要对七七事变以后进行了论述。张玉法主编的《中国现代史论集》第8 辑(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年版)把《十年建国》(1928-1937年)称为"国家建设"时期,第9辑把1937-1945年称作"八年抗战"。 而支持十五年抗战论的研究者几乎没有,但是对其表示理解的研究者却渐渐出现了。有人折衷地认为:广义的抗战始于九一八事变,狭义的始于七七事变。(注:比较折衷的是刘凤翰的《抗日战史论集--纪念抗战50周年》(东大图书公司1987年版),该文一方面把七七事变定为"抗战开始",一方面又在《序》中写到,广义的抗战始于"九一八",狭义的始于"七七"。)这有对国民政府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一直不抗日、不抵抗意见的反驳之意,反映了现在的国共对立及大陆与台湾的对立,可以说是把政治现状带入了历史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