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历史主义对“史学革命”的一次反拨(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 孙卫国 参加讨论

参加历史组会议的有翦伯赞、郑天挺、周一良、齐思和、邓广铭、杨向奎、黎澍、陈 翰笙、白寿彝、杨生茂等,历史组除以上学者外,尚有唐长儒、方国瑜、蒙思明、金应 熙、何兹全、傅衣凌、黄云眉、韩儒林、尹达、马长寿、冉昭德等等参加。会议以翦伯 赞为历史组组长,郑天挺、周一良为副组长,田珏为秘书。会议拟定了历史系大学生的 中国史与世界史的读书目录,印发全国高校。并决定了一系列历史教材的编写计划。具 体项目有:黎澍主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历史科学》、《史学概论》,郭沫若主编 《中国史稿》、范文澜主编《中国通史简编》、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周一良、 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周予同主编《中国历史文选》、郑天挺主编《中国史学名著 选》、吴于廑主编《外国史学名著选》、白寿彝、吴泽主编《中国史学史》、翦伯赞、 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参考资料》和《外 国史学史》等等。(田珏《翦老活在我心中》,第120页)[1]会议以后,各项工作就相继 启动,一直到“文革”开始前的五年时间里,编选出来许多教材,对于中国高校教学与 学术研究,都产生了相当重要的影响。使得建国以后关于教材的编写终于得到部分落实 ,而且历史学的教材比较好的贯彻了翦伯赞等宣扬的历史主义思想,因而可以说是历史 主义对“史学革命”一次成功的否定,尽管“文革”开始以后,历史主义又再次被打倒 ,但通过教材的编写,在中国史学界已经生根。而这次教材的编写,是“文革”前中国 史学界少有的几次建设性的合作,因为建国以后,中国的学术界一直倡导“破旧立新” ,但更多地在“破旧”,大批判性的学术活动席卷全国,“批胡适”、“批胡风”、“ 反右”、“大跃进”,都重在推倒学术界既有的一些传统与思想,而真正“立”的东西 很少,尽管当时也出版过一些史料,(注:如1952年到1961年出版《中国近代史资料丛 刊》,1956年由吴晗组织标点中华书局出版了《资治通鉴》等等。)但这些东西都淹没 在学术界一浪接一浪的大批判之中,六十年代初教材的编写,则是“立新”的一次很好 的尝试。
    翦老在这次教科书编写中,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组织上都功不可没。计划制定不久, 翦老就写了《对处理若干历史问题的初步意见》,从理论上清除1958年以来“史学革命 ”在思想上造成的混乱。文章分八个部分,分别探讨了历史上的阶级关系、民族关系、 国际关系的原理,主张历史研究要用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同时对如何处理人民群 众与个别历史人物的关系、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史与论的关系等一直困扰史学界的 问题进行了梳理。1961年7月最初发表于《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内部刊物)上,11 月《文科教材编选工作通讯》(内部刊物)刊出,12月22日《光明日报》公开发表。23日 ,在吴晗主持下,北京历史学会对此文进行了大讨论。(张传玺《一代史学家与出版家 的革命情谊--记翦伯赞与金灿然的交往》)[1](208)这篇文章刊出以后,立即在史学 界引起极大反响,被称为“史学界的‘高校六十条’”。(田珏《翦老活在我心中》, 第121页)[1]这自然是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的纲领性文件,当然也是其他历史教 材编选指导性的文件。文章中,翦老对1958年以来的“史学革命”一些混乱的说法,一 一清理,很好地阐述了他的历史主义的思想。当然也是《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和《中国 史学名著选》编选的原则。郑老学风一向以务实求真著称,对于翦老的观点,郑老自然 是心有所肯的。下面就以《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和《中国史学名著选》为中心,具体探 讨相关的问题。
    二、组织结构:翦老总其责,郑老专其事
    六十年代初,历史教材的编撰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翦老除主编《中国史纲要》 外,还统筹其他的计划。郑老则具体负责《中国通史参考资料》与《中国史学名著选》 的编选工作。郑老在教材会议后,为了工作方便,就一直住在北京,直到1963年夏,工 作基本结束,才返回天津。1961年4月教材会议指示和分配任务后,各段负责人于七月 六日和七月十九日开了两次小组会议,彼此交换意见。8月,郑老草拟了《关于编辑<中>之意见》,对于《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编选之对象、原则、目的作了 说明与规定。指出此套书主要是给历史系本科生作参考教学用的。内容选择上有四条要 求:
    1,系统地选择比较完整(具有首尾)的原始资料,(不选论文,可以加考古报告、调查 报告);2,只有在缺乏完整资料时,如古代的、隋以前的、经济的,才纠集零散片断的 资料;3,尽量多选时代较早的文献,不用转手资料;4,资料只许删节,不许改动(除 了某些少数族名称如獠、猡、猺)(《关于编辑<中国通史参考资料>之意见》,1961年8 月14日)[1](505)
    可见,核心原则是尽量用原始材料,而且要保持原样,不作人为删节,而选择的原则 是“注意资料的阶级性、真实性和典型性”,这个原则并非一定得执行,所以又特别加 了一句“只是提注意,而不是贯彻,不是统治阶级的资料不收”。而目的是两个:“一 ,充实历史知识,接触更多的文献;二,训练阅读能力,不断地阅读文言文。”(《关 于编辑<中国通史参考资料>之意见》,1961年8月14日)[5](505)
    郑老起草这个《意见》以后,与翦老商量,翦老1962年3月,在苏州编写《中国史纲要 》时,写信给郑老,其中有言: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是为讲授和学习中国通史教科书作参考用的。要针对教科书中 提出的历史事件、人物和典章制度选录资料;但不要受教科书的限制。可以超越教科书 的范围,选录一些足以说明重大历史问题的资料。这些重大历史问题是应该写进教科书 而没有写进教科书的。通史资料不只是消极地注释通史,最好能发挥积极的启发作用, 帮助学生从具体史实去认识规律和特点,让他们不仅知道得出结论,并且知道如何得出 结论。[4](337)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