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主义对“史学革命”的一次反拨(4)
三、从教材内容上看历史主义的影响 正如前面提及,六十年代初,历史教材的编撰是对1958年“史学革命”的一次否定。 而1958年的“史学革命”具体而言有三大问题:打破中国通史中的“王朝体系”,要写 劳动人民的历史;“厚今薄古”;政治挂帅。(第327页)[4]而王学典先生归结为:“就 是打破王朝体系,打倒一切帝王将相,打倒所有历史上的剥削阶级的‘革命’,是‘见 封建就反,见地主就骂’的革命。”(第95页)[6]对于“史学革命”的否定,除翦老一 系列论文中进行批驳外,在教材编选内容上亦有相当具体的体现。而就《中国通史参考 资料》和《中国史学名著选》而言,则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以唯物史观对“王朝史体系”的重新塑造。 “打破王朝体系”是“史学革命”的一个根本的观点。他们提出,“在教材中把帝王 将相的活动,统治阶级内部狗咬狗的斗争,以及传统视为十分重要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沿 革都予以删减。”甚至连王朝的称号和王朝本身的历史也要从中国通史中削减或删去, 以“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突出人民群众的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7]翦老在 《关于打破王朝体系问题》的文章中,对这种极左的历史虚无主义进行了批判,他提出 所谓“打破王朝体系”,“要打破的是以王朝为体系的封建正统主义的历史观点,不是 王朝的称号。”因为王朝的称号是一种客观的历史存在,是时代的符号。而且“王朝的 称号和公元与世纪一样,并不妨碍我们去发现历史规律性”,而对于要将帝王将相的活 动及传统中十分重要的政治制度沿革都予以删减的说法也进行了批驳,指出所谓打破王 朝体系,“不是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如去掉王朝称号和它的始末等等所能解决的,而是 要求史学家对中国历史上的某些带有关键性的问题进行细致的、深入的研究,并且在这 种基础上再对中国历史进行全面的、综合的研究。”这样“才能写出一部不是按照王朝 断代而是按照社会性质分期的中国通史”。(翦伯赞《关于打破王朝体系问题》)[8](24 )可见,对于“史学革命”所提出的观点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判。 在翦老主编的《中国史纲要》和郑老主编的《中国通史参考资料》中,就很好地贯彻 了翦老的思想。作为编选的主导思想当然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 ,但有很好地契合中国历史。前面五册是以一个时代的历史为单位,将相关的史料编排 一起,后面三册元、明、清则是一个朝代一册。从每册的目录看,可以说是每个断代史 的提纲,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多方面的内容,在翦老看来“经济是历史的骨 骼,政治是历史的血肉,文化艺术是历史的灵魂”,故而书中将方方面面的资料都搜罗 进去,以给学生提供全方位的知识。所以从形式到内容上都是对“打破王朝体系”的一 种否定。 其二,对“以论带史”的否定:将经典著作的内容蕴涵在史实的陈述中。 1958年的“史学革命”中,“以论带史”是其中叫得最响的口号之一。在所谓的“拔 白旗、插红旗”的运动中,史料被看成是无足轻重的东西,甚至等同于资产阶级的史学 ,史料与“白旗”几乎成了代名词,后来干脆宣称“以论代史”。 翦老虽然也反对“唯史料论”、“史料即史学”的观点,但对于“以论带史”的提法 ,翦老“非常厌恶,他到处讲话,作报告”[1](18),反对这个口号。他认为“‘以论 带史’这个口号带有很大的片面性,……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因为‘以论带史’的提 法,意味着研究历史要从理论或概念出发,不从具体史实出发。这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 作上的提法是不符合的。”同时批驳了把史料与资产阶级史学等同起来的观点,认为“ 史料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品”,他认为“材料是知识的源泉,作为一个历史研究者,不 应该拒绝历史资料,拒绝历史资料就是拒绝历史知识”。(翦伯赞《目前史学研究中存 在的几个问题》)[8](84-85) 郑老在编选教材的过程中,也发表了《历史科学是从争鸣发展起来的》,指出“理论 和史料必须都要第一手的,不能辗转抄录”[9](306),并且借在北京高校历史系讲课和 做报告的机会,大讲史料的重要性,读书的重要性。而郑老对史料的重视与精通,在史 学界则是有口皆碑的。白寿彝先生评价郑老对史料的重视如是说: 他对于历史资料,提供广泛阅读,力求全面。他提出研究历史,要做到“深、广、新 、严、通”五个字。所谓“广”,就是要求详细地占有材料,以尽可能多的资料为前提 ,提出对历史的看法。要掌握资料就必须大量读书。他在读书时力求把握书中的精华, 反对“浅尝辄止”,或者华而不实的读书态度。(白寿彝《爱国、进步、谨严、笃实》) [10][3] 郑老主张读书要精读,在《自传》中对于如何精读、如何读史料,有详细的论述: 精读要一字不遗,即一个字,一个名词,一个人名、地名,一件事的原委都清楚;精 读是细读,反复地读,要详细作札记;精读一书不是只读一书,是同一时间只精读一本 ,精了一书再精一书。[2](709) 如何读书,如何读史料,是对史料高度重视的一种体现。历史教材以郑老作为《中国 通史参考资料》和《中国史学名著选》的主编,是对郑老熟知中国史籍的一种肯定。而 这两套书正是给学生提供史籍的阅读材料,以加强他们的基本功。《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前言曰: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是全国高等学校分工编选的,主要的目的是围绕中国通史教学 中提出的问题,系统地选择比较完整的原始资料,供高等学校历史系学生阅读,以充实 历史知识,训练阅读能力。(《前言》)[11]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