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关于知青口述史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 刘小萌 参加讨论

关于口述史的缘起,有的学者“言必称希腊”,说那是由希罗多德《历史》衍生出来 的方法,也有学者明言,孔子做《春秋》,将时间上限断在唐、尧、虞、舜,那一段远 古的历史只能得自传闻,也就是口述;司马迁《史记》记荆轲刺秦王、秦国灭魏国等史 事,也都利用了口述史料。所以,口述史不是什么舶来品,而是地道的国粹。其实,口 述史作为历史学的最早形式,无论对中国还是对外国,都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根本没 有必要厚此薄彼。不管怎么说,近些年来口述史在海内外方兴未艾,在人类学、史学、 妇女学等领域都推出了不少成功之作,乃是不争的事实。(注:在这方面的介绍性文章 有《光明日报》2002年7月18日《图书视点》刊登的定宜庄等《口述与文字:谁能反映 历史的真相》,钟少华《口述的历史与历史的口述》;《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2年 7月9日杨祥银《中外口述史学概述》;《纵横》2002年第8期杨立文《口述历史刍议》 。关于口述历史的规范化要求,可参考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口述历史进阶 研习营学员手册》,2000年铅印本。可供参考的成果有叶宋曼瑛《也是家乡》,三联书 店(香港)1994年本;定宜庄《最后的记忆--十六位旗人妇女的口述历史》,中国广播 电视出版社1999年本。)
    继1998年我和定宜庄写作并出版《中国知青史》以来,2002年我又作了一本《中国知 青口述史》,将在近期由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里,我想结合自己的工作,谈一谈我 在知青史的研究中,对口述这种研究方法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曾有朋友问我,现在人类学家和研究妇女史的一些学者使用口述这种方法,是假定他 们研究的对象没有文化,不能写字,需要一些学者帮助他们去记录他们的声音。可是知 青的情况不同,他们是有知识有文化的,那么,你在对知青史的研究中,为什么要选择 口述这样一种文体?
    我说,这个问题问的很好。当年中断了学业到农村去的知识青年,许多人充其量只有 初中甚至小学的水平,他们尽管被冠以“知识”的名号,其实知识少得可怜。不过,我 决定以知青为对象作口述史时,着眼点倒并不在于他们知识的有无。过去我与定宜庄做 知青史研究,主要是根据文献史料,因为当时有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知青办公室作为 国务院的一个行政机构,它在各级政府都有相应分支并形成大量档案和文献,加之相关 史料如报刊、书信、回忆录、照片实物等品类繁多,数量宏富,为在这方面运用传统史 学方法开展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写《中国知青史--大潮》,时间截止到1980年 ,因为上山下乡作为一场官方组织的运动就是在这一年基本落下帷幕的。此书于1998年 出版后,本来不想再写下去了,可是后来发现遗留的问题非常多。两年前一位上海知青 给我写了一封信,有一句话说得比较尖锐:你在书里说“上山下乡运动已经结束了”, 对你们是结束了,可是对我们这些在困境中挣扎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永远的噩梦。后来 我也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认为应该把知青返城以后这段历史继续写下去。
    随之就遇到一个问题,上山下乡运动结束后,各地的知青办已经陆续撤销,再没有大 量的文献档案可供参考。再者,当年的知青,早已融入社会的各个阶层,关于他们的现 状,政府基本上没有文献可以参考,因为它不再把知青作为一个特定的人群。它可以把 下岗女工作为关注对象,尽管里面有很多是知青,但是它不会把这部分人单独抽出来考 察。所以如果想把这项研究进行下去,就不能不考虑开发新的资料来源,于是我就考虑 ,在续写知青史之前,是否应该先作一些口述,看看可以搜集到哪些新的资料,或者还 可能发现一些新的值得关注的问题。
    关于知青口述史,过去已有一些书籍问世,时间最早的为海外梁丽芳女士所著《从红 卫兵到作家--觉醒一代的声音》,是书写于20世纪80年代,是在对26个中国年青作家 (其中多数当过知青)的采访基础上写成的学术著作,先后有英、日、繁体中文版出版, 在海外的影响较大。国内则有王江主编的“口述实录体全景式报告文学”--《劫后辉 煌》,田小野主编的《单身女性独白》,刘中陆主编的《青春方程式--五十个北京女 知青的自述》。这些书的体例、内容、风格各不相同,或着眼于女性,或侧重于作家, 或着眼在“劫后的辉煌”也就是那些成功人士身上。而我则更重于所选人物的典型性。 中国有一千七百多万知青,每一个知青,都称得上是一本书,而且内容绝不会重复。从 如此庞大的群体中选出几十个采访对象来,并不是一件难事。问题是,你要精益求精, 你要从典型中再摘出那最典型的来,就不那么容易了。怎么办?有前面写作知青史的铺 垫,选择哪些人心里还是有谱的。
    我采访的对象,第一类为当年官方树立的知青典型,他们都是不同时期官方大张旗鼓 宣传的知青样板,尽管他们在起点上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但后来的经历、目前的处境 却大相径庭。如今,典型的光环早已离他们而去,我之所以仍把他们作为采访对象,是 因为作为上山下乡运动的象征,他们的人生轨迹、身世的浮沉、观念的递嬗,在一代人 中足够典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