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天平究竟在向何方倾斜(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军事历史》 孟照辉 参加讨论

“运动战,不见成效”说
    认为第二次战役后“天平”便向敌方倾斜的人,在贬低第三、第四、第五次战役的同时,也对志愿军实施的运动战采取了否定态度。认为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打运动战未能取得成效。其具体说法是,志愿军“因为打运动战打不下去了才改成打阵地战”,是“认识到无法用运动战歼敌,才实行了战略转变”,同时还给志愿军在装备劣势条件下打运动战,做出了“插不进、攻不克、追不上、后撤难、供不足”的结论。并自解说“话虽然说的直接了点,但是事实。”然而,这恰恰不是事实,它只能说是对史实不够了解的主观臆断。
    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进行运动战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这主要是由于装备条件和地理条件的关系,在时间空间上受到很大限制,使志愿军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战效能。但是,运动战仍然是人民军队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有效战法。否则,又怎能解释志愿军经过五次战役就把敌人从鸭绿江边赶回到38度线,并把战线稳定在38度线地区,歼灭了23万敌人呢!这个推不倒的事实足以说明一切。从运动战具体实施来讲,也不是所说的那样“插不进、攻不克、追不上、后撤难……”毫无成效作为。志愿军连续进行的五次战役都采取了穿插分割、迂回包围战术,每次都为在运动中歼敌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是由于志愿军武器装备落后,火力弱,机动不如敌人快速,影响了预期效果。如有时尚未穿插迂回到位,敌人凭借其机械化装备跑掉了;有时穿插、迂回到位,构成了对敌包围,而不能有效地粉碎敌人在大量飞机、坦克和炮兵掩护下的突围。即使这样,志愿军还是歼灭了不少被围之敌,也在追击作战中歼灭了不少敌人,决非一概“插不进、追不上”。志愿军对被围之敌“攻不克”难以歼灭的情况是有的,这主要是对驻止的美军(也不完全如此,云山和新兴里战斗就各歼美军1个团),对南朝鲜军则无这种情况。志愿军的转移或后撤,则完全是属于胜利后的主动行为,无所谓难与不难。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每次取胜收兵,敌要乘机反扑,志愿军需以运动防御掩护主力转移休整,这已成规律,而今,需要研究的是应该采取的对策,怎能依此就否定运动战、认为运动战不可行呢?
    至于说志愿军实行战略转变,是由于“认识到无法以运动战歼敌”,这更属荒谬。因为它完全脱离了当时的战场形势,也忽略了从技术同战术的关系、从武器装备同战略战术的关系方面作细致考察。历史的经验告诉多们:打阵地战是不利于武器装备落后之军的。志愿军向阵地战转变,在一定意义上讲是形势使然,带有被迫性质。
    当时,战争双方经过连续五次战役的较量,已势均力敌。双方都已认识到单纯凭借军事手段不能解决朝鲜问题。于是,第五次战役结束不久便开始了停战谈判,进入边打边谈阶段。这一转折性质的变化,无疑会影响到战争双方的战略决策。具体说,决策中必然会加入停战谈判的因素:既要体现停战谈判的需求,又要接受停战谈判的约束。特别是巩固或发展自己的阵线已提到重要日程。志愿军由运动战向阵地战转变,以及作战指导思想的转变,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开始的,它同运动战中出现的问题无关,而且这时敌方战略也开始转变:缩小作战规模,转为战略防御。总之,战争双方的战略转变都是为了适应停战谈判的需要,并非是由于某种战法不力而采取的抉择。那种否定运动战、认为志愿军无法以运动战歼敌才实行战略转变的说法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停战谈判,屈从于敌”说
    停战谈判是抗美援朝战争的另一个战场。在这个战场上,中、朝同样取得了胜利。当然,敌方是不会承认的。战后,美国的一些军政要员为标榜自己,掩盖失败,曾作了不少歪曲事实的文章。如说:中、朝最后同意停战,是因为美国“实施核威胁”要扩大战争的结果;是和美国一样,“对战争和毫无意义的流血感到厌烦了”。美国方面这样说不足为奇,因为有他们的需要。然而,在我们内部也竟有人相信对手的说法,对中期方面进行的谈判斗争表示怀疑。如说中、朝“在谈判中总是让步后退,这是为什么?”说白了,就是认为中、朝不敌,而不得不屈从于敌。
    我们知道,历时两年多的停战谈判,斗争曲折复杂,其中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关于军事分界线和遣返战俘的谈判。这两个问题是谈判中最关重要的实质性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