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罗马世界"思想的存在,使得罗马-地中海世界的各族人民,无论处于什么地位,是受压迫者还是统治者,都执着地相信地中海罗马世界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地中海罗马世界的皇帝是唯一有权力统治他们的最高领主。因此,西方各蛮族国家在建立相对自治的统治时,无一例外地要求得到东方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堡皇帝的承认,即使在476年, 西方首都的蛮族首都领奥多阿克在废除了最后一位"西罗马"皇帝--罗慕洛·奥古斯都后,也请求东方皇帝芝诺"批准"自己成为意大利的合法统治者(注:J. B.伯里:《剑桥中世纪史》(Cambridge Medieval History),剑桥大学出版社1975年版(重印本),第1卷,第一章;第435~436页。)。罗马教区的教宗即后来的教皇,直到8~9世纪在法兰克王国找到了自己的政治靠山之后,才不再听命于东方帝国的皇帝。此前,他们时有冲突,但是,所谓"罗马皇帝"对教会的严格控制一直存在,而且在查士丁尼时期似乎达到顶点。直到公元800年, 罗马教皇为查理大帝加冕时,仍然只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而不是"法兰克人"的皇帝。这种历史现象,在中世纪中期又得以重演,如德意志王奥托一世在教皇支持下称帝时,也自称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而不是"德意志人的皇帝"。因此,所谓"地中海统一世界"的观念在整个中世纪(甚至在近代)都保持了强大的影响,并一直是一些想称霸于地中海世界的野心家梦寐以求的目标。纵然罗马-地中海帝国东西方的分离在罗马帝国的早期时代已经开始,但是,人们在心目中并没有接受这一现实。任何时代的人们,即使其中最出众者,也只能感觉到时代前进的脉搏,却很少能真正站在时代的前列。这种情况,也正发生在4~6世纪的罗马-地中海世界。这种统一观念的存在,几乎成为拜占庭历代皇帝对外政策的全部依据,尤其是早期拜占庭最后一位皇帝查士丁尼的对外政策的全部依据。 因此,以324 年君士坦丁皇帝重新统一地中海世界为拜占庭史的开端,能够突出自罗马到拜占庭时期历史的延续和发展,有利于摸清罗马-拜占庭时期历史演变的基本轨迹,有利于将其经济、文化、宗教、军事发展演变的过程放到地中海文明区的大环境中加以考察,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拜占庭这一"古董国家"(注:J.W.巴克尔:《查士丁尼与晚期罗马帝国》(J.W.Barker, Justinian and the Later Roman Empire),威斯康星大学出版社1966年版,第209页。 )在"罗马帝国"西半部被蛮族占领之后,能够继续生存下来的基本原因和条件。需要强调的是,在人类文明史中,任何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新的事物都是在旧的传统事物的胚胎中发育成熟的,历史的演变犹如江河汇流的过程,总是在渐变中发展,永不止息。所谓的"突变",只是一系列渐变达到一定程度的一个临界点,或曰座标点,而不是终极。因为,从这一临界点上,又开始发生新的变化。 君士坦丁统一了罗马-地中海世界之后,采取了两项重大决策,即:接受基督教为罗马帝国的合法宗教;把帝国首都迁至东方希腊化中心城市君士坦丁堡。这决定了罗马-地中海世界此后1000余年的命运,使晚期罗马帝国的历史发展脱离了它原来的发展轨迹,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从此,古典的罗马-地中海奴隶制帝国开始向中世纪的"封建性"的拜占庭-东地中海帝国转变。 虽然,历代中外史学家和神学家们对于君士坦丁为什么会容忍和接受基督教这个问题,时常争论不休,而且,君士坦丁本人在位期间也一直没有真正放弃罗马异教赋予皇权持有者的特殊头衔"最高祭司"的称号,没有放弃对罗马传统异教的保护,直到他去世前才接受了基督教的洗礼。但是,君士坦丁承认基督教的举措,却使基督教处于与旧时罗马异教平等竞争的地位,从而使基督教以它自身所拥有的明显的超阶级、超民族、超种族的普世性,战胜了带有浓厚民族风格和落后的古典时期传统的罗马多神教,成为统一的罗马世界帝国的统一宗教。从此,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宣告了一个新时期的到来。其次,君士坦丁迁都于罗马帝国东部,即地中海东岸、亚欧大陆交接处的举措,则使帝国的上层统治集团成员脱离了古典异教文化发展的中心罗马城和意大利半岛,进入了希腊文化的腹地,处于东方古典文化传统的包围之中。从此,他们能更多地接受东方希腊文化,在语言、文化、宗教和价值观念方面不断地摆脱拉丁异教文化的影响。于是,曾被罗马人征服的东地中海地区希腊化人民,在文化上战胜了他们的征服者,从此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与此同时,西地中海地区也以罗马和意大利半岛为中心,发展了自己的文明,并在蛮族进入西欧以后,使拉丁文明与日耳曼文明、基督教文明相结合,发展了西方中世纪文明。东、西地中海世界的分离,即从这一时期开始。当然,在东方帝国政治经济生活中发生的变化,自早期帝国统治时期和3世纪危机时期已经远比西方表现得突出, 这就为拜占庭东方帝国历史的发展提供了更新的起点。 为了研究的方便,学者们根据拜占庭历史兴衰发展的规律,把1453年之前长达1000余年的拜占庭历史划分为三个主要的历史时期:早期(324~565年)、中期(565~1081年)和晚期(1081~1453年)。 所谓早期拜占庭,即自罗马时期向拜占庭时期的过渡时期。如上所述,我们既已确定君士坦丁时期是拜占庭历史的开端,那么,君士坦丁重新统一罗马-地中海帝国之时(324年), 自然是早期拜占庭的开端。而所谓早期拜占庭的下限,中外史学界意见颇不一致,有相当一部分学者把这一过渡时期的结束推至7 世纪初(希拉克略时代)(注:(日)井上浩一:《拜占庭帝国》,载《世界历史研究动态》,1985 年第3期,第60页。)或8世纪初(伊苏里亚时代)。 英国学者范莱在《希腊史》中强调,希腊化的拜占庭帝国的形成是在717 年伊苏里亚的利奥三世统治时期。但是,以查士丁尼统治时期(527~565年),作为这一过渡时期的结束比较合适。理由如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