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拜占庭(1081~1453年),是帝国的衰落时期。导致这个一度强盛的中世纪帝国衰落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由于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和地方割据势力的兴起削弱了中央政府和国家的军事力量。小农,尤其是自由军农的大批破产,导致国家税收锐减,军力不足,对外防御能力明显减弱。为了对付来自多方面的敌人,拜占庭国家不得不动用大批金钱去收买雇佣军人,并以牺牲帝国海关税收特权的下策,使意大利各航海城市(以威尼斯、热那亚为主)以海军帮助帝国维持其在亚得里亚海和东地中海域的"秩序"。从此拜占庭国家丧失了控制东、西地中海交通和贸易的优势,国家财政也陷于深深的危机之中。最后,来自东方的新兴游牧部族塞尔柱突厥人在小亚细亚的渗透,导致了拜占庭皇帝向西方封建势力求救的"引狼入室"之举。随着西方十字军一次又一次地进入近东和拜占庭领土,加速了拜占庭的衰落。虽然,拜占庭这个古典时期遗存下来的"百足之虫",顽强地战胜了1204年拉丁帝国统治时期西方封建骑士对它的皇权专制体系和统一概念的肢解,一度励精图治,"恢复"了"希腊人"在这一古代东方帝国的统治地位(1261年),出现了一个"回光返照"的时期(1261~1453年),但却挽救不了它最后灭亡的命运。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进入君士坦丁堡,标志着拜占庭的灭亡。但是,土耳其人的入侵,只是促使拜占庭灭亡的一个外因,其内部的衰落和瓦解过程早在11世纪中后期已经开始了。 |